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2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学龄儿童跌伤现状,探讨其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跌伤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4所小学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为26.24%;跌伤发生率为15.05%,平均1.41次/人。男性学龄儿童跌伤发生率(16.50%)高于女性(13.55%)(P<0.05);5~8岁年龄组跌伤发生率(10.26%)低于9~13岁组(18.28%)(P<0.05)。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年龄、伤害知晓、骑自行车、骑自行车竞速、趴阳台、翻围墙和楼道玩耍是跌伤发生的影响因素,其OR值分别是1.187、1.867、1.540、1.053/1.305、1.195/4.153、1.331/1.400、1.518和1.141。结论广州市学龄儿童中跌伤有一定的发生率,学龄儿童跌伤的预防应特别针对9~13岁男性儿童以及有跌伤相关危险行为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及时发现霍乱病例,早期识别暴发疫情,掌握疫情动态,分析流行因素,为制订和调整霍乱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腹泻病人、外环境以及海产品的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5年监测采样数129 927例,阳性53例。其中检索腹泻病人86 394例和重点人群监测6 652例,确诊13例;外环境监测17 673例、检出阳性20例;食品类监测19 208例,检出阳性20例。结论病例由属地监测点医院和区疾控中心监测发现,区级疾控中心监测系统敏感,监测点医院腹泻病门诊规范,病例的发现、报告和处理较及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广州市2005-2010年霍乱流行特征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市2005-2010年共发生霍乱病例8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24/10万,带菌者21例,无死亡病例,无二代病例,以暴发疫情为主(61例),感染来源主要是受污染的食物和水。优势菌株为稻叶1f(54.4%)和小川2f(40.5%),O139群也有检出。监测分离到的菌株主要来自水产品(鱼类、贝类、青蛙和甲鱼等)、腹泻病人和水体。结论加强腹泻病人和外环境的监测,掌握菌型变迁,及时发现并管理好传染源,是控制霍乱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4.
陶霞  张晶  魏跃红  周勇  白志军  吴新伟 《疾病监测》2018,33(11):902-907
目的 了解广州市2012 — 2016年人感染恙虫病东方体的基因分型与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收集2012 — 2016年广州市临床诊断恙虫病患者全血,利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56 kDa型特异性抗原基因并测序,通过MEGA 5.0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并进行同源性分析。 结果 共收集到临床诊断恙虫病患者标本906份,其中220份经巢式PCR检测阳性(阳性率24.3%),包括Karp型138株、Kato型29株、Gilliam型39株和TA763型13株,另有1株未确定型别。 两个发病高峰期为5 — 6月和9 — 10月,发病区域集中在从化区、增城区等农村地区。 结论 近年来广州市恙虫病东方体基因型呈现多样性,但以Karp型为主要流行型,需要加强对恙虫病东方体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州市5岁以下儿童4种主要腹泻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广州市2008年哨点医院门诊腹泻患儿粪便686份,采用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抗原,用RIDASCREEN ELISA试剂盒进行诺如病毒抗原检测,并对以上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86份标本中,4种病毒的阳性率:轮状病毒为34.0%、诺如病毒为20.7%、腺病毒为6.0%、星状病毒为1.2%,其中有混合感染的病例数占5.1%.以轮状病毒混合其他病毒感染为主,占85.7%。4种病毒阳性率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有关,均以2岁以下患儿为主,分别占阳性总数的93.1%、92.3%、87.8%和100%。轮状病毒有明显的季节特征,10~12月份为发病高峰,诺如病毒等常年均有发病,无特殊的时间分布。混合感染的患儿腹泻症状较重(P〈0.05)。结论4种病毒均有检出,以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主,秋冬季为发病高峰,2岁以下为发病高危人群,同时混合感染现象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2009年广州地区轮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引起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Rotavirus,RV)的血清型特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及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RT—PCR),对2009—01/12来自广州地区5间监测医院的5岁以下腹泻门诊患儿粪便标本,进行RV抗原检测和血清型分型。结果检测腹泻门诊患儿粪便361份,男性228份,女性133份,经ELISA法检测RV抗原阳性的标本146份(阳性率为40.44%),男性阳性率39.04%,女性阳性率42.86%;7~12月龄RV腹泻患儿最多,占45.21%;秋冬季为(1月,10~12月)为发病高峰季节,占76.71%;对132份ELISA阳性标本进行G、P分型,G分型中主要为G1型(43.94%),其他依次为G3型(28.03%),G1+G3混合型(24.24%),G9型(1.52%),G1+G9型、G1+G3+G9型及未分型均为(0.76%);P分型中主要为P[8]型(47.73%),其他依次为P[4]型(25.76%),P[4]+P[8]混合型(23.48%),未分型(1.52%),P[6]+P[8]混合型(0.76%);G型和P型组合情况以G1P[8]型多见,33株,G3P[8]次之,18株。结论RV是广州地区2009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RV腹泻阳性率男女无差异,主要高发于秋冬季,RV发病以7~12月龄人数最多,G、P分型分别以G1和P[8]为主要流行毒株,组合型G3P[8]为流行优势株,混合感染亦很常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07-2008年广州市监测点医院门诊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散发病例中诺如病毒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别。方法收集广州市2007-2008年监测点医院门诊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腹泻的患儿临床资料及粪便标本954份,采用ELISA方法检测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将诺如病毒抗原阳性的标本用RT-PCR方法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扩增,将阳性产物回收、纯化并测序,结合GenBank中的相关序列进行型别流行特点分析。结果 954份标本中,ELISA方法检测各种病毒的抗原阳性率为诺如病毒18.8%(179/954),其中07年12.2%(32/262),08年21.2%(147/692),轮状病毒30.8%。诺如病毒腹泻病例发病高峰在8~11月份,2岁以下病例数占全部病例的91.6%,病例集中在6~23月龄。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率为80.4%(144/179),144份诺如病毒核酸阳性标本经测序及与GenBank中的相关序列比对证实有1份是GⅡ2型,其余全部为GⅡ4型。结论诺如病毒是广州市门诊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之一,仅次于轮状病毒,常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2007-2008年流行优势株基因型为GⅡ4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及时发现霍乱病例,早期识别暴发疫情,掌握疫情动态,分析流行因素,为制定和调整霍乱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腹泻病人、外环境以及海产品的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监测采样数19 286例,阳性7例。其中检索腹泻病人11 494例和重点人群监测635例,确诊1例;外环境监测3 533例、检出阳性2例;食品类监测3 624例,检出阳性4例。结论病例由属地监测点医院和区疾控中心监测发现,区级疾控中心监测系统敏感,监测点医院腹泻病门诊规范,病例的发现、报告和处理及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对比采取不同采血方法下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2年07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检验科接受血常规检验的受检人员116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两种取血方式对受检人员进行血常规检验,取血方式分别为手指末梢采血和静脉取血,观察和对比两种不同取血方式下,血常规检查各项结果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本组116例选取对象中,两种取血方式下进行血常规检验发现,静脉取血下PLT、MCHC、MCV、Hct、Hb、RBC各项检验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梢取血检验结果;而末梢取血下检验WBC水平明显高于静脉血,而两种检验方式下上述各项指标检验结果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MCH项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末梢血中CV值明显高于静脉血,对比差异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采取静脉采血方式收集检验血样,其检验结果较末梢取血稳定,且检测数值准确,因此血常规检查应采取静脉取血,这有助于医师正确对患者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建设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疾控机构的人员、设备及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为疾控中心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国疾控系统三年建设状况调查广州地区数据,对疾控机构资源配置、检验能力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等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市CDC、城9区和2个县级市CDC共有在岗人员1162人,按2005年户籍人口计算,城9区每万人口拥有预防工作人员数1.06,县级市为1.43;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集中在市CDC,而高中及以下和无职称的人员在城9区和县级市CDC所占比例较高,分别达42.66%、53.68%和22.91%、33.68%。全市疾控财政拨款共24240万元,人均拥有财政费用15.29元。市CDC人均建筑面积最低,仅30.95m2。三级疾控平均拥有实验仪器分别为366台,84.56台和59.5台;有能力开展的检验项目累计分别达226项、1178项和271项;处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次数累计分别为104次、315次和10次。结论疾控机构经过三年建设,资源配置有了明显改善,检验能力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专业人员总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人员经费和防病经费投入不足;工作用房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