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预防医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头部MRI影像筛查,探讨大脑中动脉管壁改变与大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及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对它们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经DW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并应用头部MRI T_2、FLAIR及大脑中动脉管壁HRMR成像,记录患者病史资料、大脑中动脉管壁改变情况及脑白质高信号程度。依据有无大脑中动脉管壁改变以及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分别分析两者危险因素,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两者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排除3例图像质量不佳者,83例纳入研究。T_2FLAIR像中存在显著WMH(2分、3分)37例,不存在显著WMH(0分、1分)46例。WMH与年龄、mRs评分、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管壁改变呈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中,高血压病、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管壁改变与WMH密切相关。本研究组中存在严重的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管壁改变(2分、3分)38例,不存在(0分、1分)45例,其与年龄、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管壁改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WMH在脑血管病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与年龄、mRs评分、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分辨下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管壁改变密切相关。早期发现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管壁改变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对于预防WMH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吉林省猩红热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订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0-2019 年吉林省报告的猩红热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吉林省猩红热三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9 年吉林省累计报告猩红热病例26 614 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 71/ 10 万。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发生,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出现在5-6 月和10-12 月。在各个市(州)均有发病,年平均发病率居前3 位的市(州)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3. 12 / 10 万) 、吉林市(16. 68/ 10 万)和松原市(10. 84/ 10 万),不同地区之间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男性报告病例数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 44 ∶ 1;男性发病率为11. 30/ 10 万,女性发病率为8. 08/ 10 万,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发病患者年龄集中在15 岁以下(占97. 87%),以5~6 岁报告发病率最高,报告发病率为230. 01/ 10 万。职业分布主要为学生(占41. 88%)、托幼儿童(占40. 67%)和散居儿童(占15. 96%)。 结论 吉林省猩红热发病呈周期性波动,学生和托幼儿童是发病的高危人群,冬春季是猩红热高发季节,应加强冬春季学校和托幼机构以及高发病地区猩红热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控制猩红热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长春市儿童医院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症状。方法对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检测结果和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共采集标本387份,其中轮状病毒(HRV)阳性225份,阳性率为58.14%,其中HRV合并其他致腹泻性病毒感染29份;HRV血清型G分型以G9型为主,P分型以P8型为主;13~18月龄之间检出率较高,男女性别比为1.59∶1,HRV检出高峰在10-12月。结论HRV是引起长春市儿童医院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做好病毒性腹泻的监测工作有利于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制定防控措施和方法,降低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12年吉林省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吉林省2012年上报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吉林省9市(州)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2种,发病率325.30/10万,与2011年比下降10.32%。甲、乙类传染病中呼吸道传染病占总数的34.47%,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总数的54.79%。报告发病率性别比1.59∶1。10岁以下人群中,6岁以下各年龄组发病率在1 000/10万以上;10岁以上人群中,60~85岁以下各年龄组发病率在300/10万以上。农民所占比例32.06%。结论 2012年吉林省法定传染病发病率较2011年下降,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肠道传染病居多;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6岁以下、60~85岁组发病率较高。农民所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吉林省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疫情,掌握本省出血热流行特征。方法采用Excel 2003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绘图、分析。结果 1999-2010年本省出血热发病率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病死率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其中,2004-2010年发病率位次位居全国前列。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工人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6.83%。2000-2010年,男女性别比例为4∶1;年龄分布以16~60岁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1.30%。1998-2010年,季节分布以秋冬季为主,11月份达到最高峰。1955-2010年,地区分布以东部山区和中部半山区、丘陵地带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8.7%。2005-2010年,本省出血热实验室诊断病例占总报告病例平均百分比为14.27%。本省疫源地由单纯的姬鼠型疫区发展到以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病例分布由东部山区逐渐向中西部地区发展,呈现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向城市发展的态势。结论有关部门应根据本省出血热疫情制定切合实际的科学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6.
了解2013-2015年吉林省托幼儿童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为制定托幼机构法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15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吉林省托幼儿童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吉林省托幼儿童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15种14 650例,年均发病率为1 065.87/10万.发病前3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累计发病数分别为9 876,2 916,1 429例,占报告总病数的97.09%,其中免疫规划类传染病报告病例(1 537例)占报告总病例数的10.49%.报告发病高峰为6-7月,占报告总发病数的43.32%;高发地区为延边州(1 738.44/10万)、通化市(1 626.89//10万)、白山市(766.75/10万).结论 手足口病、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为吉林省托幼儿童传染病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实验动物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吉林省实验动物鼠类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的情况。方法直接免疫荧光法(FAT)检测病毒携带情况,并做分型检测;RT—PCR方法测序、分型;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检测密切接触者隐性感染情况。结果1999年检测实验大白鼠平均携带病毒率为32%,分型检测为家鼠型;小白鼠、豚鼠均未检测到HFRS病毒。2001年检测实验大白鼠、小白鼠均为阴性;密切接触者平均隐性感染率为34.1%。2006年,大白鼠携带病毒率为16.59%,并且分离到4株HFRS病毒。结论吉林省实验大白鼠存在HFRS病毒感染,密切接触者存在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07-2016年吉林省淋病与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吉林省2007-201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淋病、梅毒的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吉林省2007-2016年淋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05-2011年,吉林省梅毒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2011年形成发病高峰,达到29.43/10万,2011年后呈下降趋势。2012-2016年,一期梅毒的发病数逐渐降低,二期、三期、胎传和隐性梅毒的发病数逐渐增加。 结论 吉林省仍要重视加强对淋病和梅毒的监测,尤其是要对近几年淋病、梅毒的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的市(州)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广东省、安徽省和吉林省(3个省份)共46个城市体感温度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关系、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手足口病早期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东省2009-2018年、安徽省2009-2015年和吉林省2013-2018年的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及同期气象数据。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46个城市体感温度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关系,通过Meta分析合并不同城市的结果,采用Meta回归方法分析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因素。结果3个省份46个城市的每日体感温度与手足口病发病总体上呈非线性关系,广东省和吉林省的发病风险关系相似,即随体感温度升高而增加,而安徽省的发病风险随体感温度上升先增加,在18.1℃达峰值后下降。不同体感温度的滞后作用不同,较高体感温度的影响更大、持续时间更久。经纬度、平均气温和平均日照时数可能是体感温度与手足口病关系存在空间异质性的原因。结论体感温度是一个同时评估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3种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发病关系的综合指标,其升高会增加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体感温度与手足口病关系的空间异质性与所处地理位置和当地气象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Al-Li合金热轧后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热变形中晶粒形成典型的胞块结构,并且显微组织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含有一组或二组几何必须位错界面(GNBs)的形变组织,另一种是由较大的胞状结构组成的回复组织。本文还总结了几种重构EBSD取向图的方法,并在表征合金组织时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样品坐标系中的取向差角轴法取向图衬度更高,能够清楚地显示显微组织的内部结构和位错界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