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孕前BMI、妊娠期糖尿病(GDM)与儿童脂肪重积聚(AR)时相提前的关联。方法 基于已经建立的马鞍山优生优育队列,本研究共纳入2 896对母子对,收集孕妇孕前身高、体重、24~28周GDM情况,在婴儿42天、3月龄、6月龄、9月龄以及1岁后每6个月进行1次随访,连续追踪随访至6岁,获得其身长/高、体重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前BMI、GDM与儿童AR时相提前的关联强度,并通过相乘、相加模型分析孕前BMI及GDM对于儿童AR时相提前的发生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果 母亲孕前体重不足、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者分别占23.2%(672例)、66.4%(1 923例)、8.7%(251例)和1.7%(50例);GDM患病率为12.4%。儿童AR年龄为(4.38±1.08)岁,AR时相提前的儿童占3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孕前超重(OR=1.67,95%CI:1.27~2.19)、肥胖(OR=3.05,95%CI:1.66~5.56)以及孕期患有GDM(OR=1.40,95%CI:1.11~1.76)是AR时相提前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孕前体重不足(OR=0.60,95%CI:0.49~0.73)是AR时相提前发生的保护因素。与仅孕前超重/肥胖或孕期患有GDM相比,孕前超重/肥胖与孕期患有GDM并存,AR时相提前的发生风险更高,OR值(95%CI)分别为2.03(1.20~3.44)、3.43(1.06~11.12)。相乘模型和相加模型分析显示,孕前BMI和孕期患有GDM对儿童AR时相提前无交互作用。结论 母亲孕前较高的BMI和孕期患有GDM是儿童AR时相提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并存的风险更高,但无统计学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制并应用阴囊兜带,提高阴囊疾病术后患者的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方法成立质量控制小组,通过现状调查和文献查阅,根据患者的不同体型设计并制作各种型号的阴囊兜带。结果70患者临床应用后的满意度调查显示:舒适程度满意度为96%;方便程度满意度为95%;牢固程度满意度为97%;应用阴囊兜带的前后对照比较,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依托质量控制小组成功研制的阴囊兜带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激发了护士的创新性和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母乳喂养儿6月龄铁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监测的足月、出生体重≥2 500g的健康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定期随访,调查其4月龄喂养方式,6月龄时进行末梢血常规和血清铁蛋白检测。结果母乳喂养6月龄婴幼儿铁缺乏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人工喂养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隐性铁缺乏的检出率高达23.2%;调整婴儿喂养方式、性别、孕周、母亲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生体重≤3 100g(OR=2.09,95%CI:1.20~3.61)和0~6月龄体重增长偏快(OR=2.03,95%CI:1.14~3.63)是纯母乳喂养儿铁缺乏的影响因素。结论对6月龄婴儿采取铁缺乏的普遍性筛查,及时评估铁缺乏危险因素,及早干预,对改善婴幼儿铁营养状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视屏暴露和户外活动与幼儿睡眠的相关性,为预防和干预儿童睡眠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已建立的马鞍山市母婴健康出生队列,对2015年6月—2016年6月出生的单胎活产儿,随访至2岁,收集社会人口统计学、视屏暴露、户外活动和睡眠情况的资料。共获得有效问卷1 575份,男童833人,女童742人。使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幼儿睡眠质量差的发生率为26.16%;电视打开时间(不一定在看)≥2 h/d、看电视≥1 h/d、玩手机≥30 min/d分别占50.73%、45.21%和26.03%,户外活动≥2 h/d的比例为71.30%;去户外场所的频率≥2次/周和在户外场所≥1 h/次的比例分别为76.31%和37.71%。调整人口统计学等混杂因素后,打开电视时间(不一定在看电视)≥2 h/d(OR=1.40,95%CI:1.11~1.77)、看电视时间≥1 h/d(OR=1.39,95%CI:1.11~1.75)、玩手机时间≥30 min/d(OR=1.55,95%CI:1.21~1.99)均会增加幼儿睡眠质量差发生的风险;去户外场所的频率≥2次/周(OR=0.72,95%CI:0.55~0.93)和在户外场所时间≥1 h/次(OR=0.78,95%CI:0.62~0.99)则能降低发生幼儿睡眠质量差的风险。结论 幼儿睡眠问题存在一定比例,视屏暴露和户外活动均与幼儿睡眠相关,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应对家长进行科学指导,减少视屏暴露时间,增加户外活动,以减少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脂肪重积聚(adiposity rebound,AR)提前与5岁儿童肥胖和代谢各指标的关联。方法研究基于已经建立的"马鞍山市优生优育(MABC)",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出生的单胎活产儿,连续追踪随访至5岁时的儿童,截至2019年8月份共获得有连续性儿童测量数据≥8次及代谢指标的有720例。采用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测的方法,获得儿童出生情况、身长/身高、体重、腰围、人体成分、代谢指标等信息。使用χ2检验、F检验、t检验、非参数检验、一般线性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已有43.47%学龄前儿童界定为AR提前(AR≤4岁)。控制性别后,AR提前组5岁儿童超重/肥胖(OR=2.71,95%CI:1.81~4.05)、腰围超标(OR=1.88,95%CI:1.25~2.82)、体脂肪百分比≥P90(OR=2.09,95%CI:1.26~3.48)的发生风险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提前组5岁儿童胰岛素抵抗和代谢风险因子得分虽高于未提前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岁儿童肥胖和超重的发生率分别为6.0%和12.8%,且超重肥胖儿童、腰围超标、腰高比超标和体脂百分比≥P90者,胰岛素抵抗和代谢风险因子得分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AR提前能增加5岁超重/肥胖、腰围超标和体脂肪百分比超标的风险,且5岁儿童肥胖各指标超标与胰岛素抵抗和代谢风险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市区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现况。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在该院儿保科参加体检进行DDH B超筛查的9 930名婴幼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 930名婴幼儿中筛查出髋关节发育异常儿童28例,检出率2.82‰,其中男童8例(1.56‰),女童20例(4.17‰),女童DDH检出率显著高于男童(P<0.001);不同医师、月龄、检测季节DDH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侧DDH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婴幼儿中开展DDH早期筛查,对实现DDH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HPLC法测定六昧安消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六味安消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 HPLC 方法对制剂中大黄中所含的大黄素和大黄酚进行含量测定研究。采用 Inertsil ODS-3(5μm,250mm×4.6mm)柱,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大黄素在0.0144~0.072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7,n=5),平均回收率为97.24%;大黄酚在0.035~0.175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3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可靠,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六味安消片的内在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健康宣教对剖宫产产妇院内纯母乳喂养的影响,为更好地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 以824名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收集一般情况、院内纯母乳喂养情况、健康宣教及母乳喂养认知水平。结果 剖宫产产妇院内纯母乳喂养率为64.7%。分别有80.3%和93.8%在入院前、后接受了宣教,但仅有32.9%的剖宫产产妇对母乳喂养认知水平达到熟悉。调整社会人口统计学等信息后,入院前接受宣传次数≥4次、入院后接受宣教的次数≥4次的剖宫产产妇院内纯母乳喂养的比例较高,其OR值(95%CI)分别为2.27(1.50~3.42)和3.75(2.02~6.97);母乳喂养认知水平达到熟悉的剖宫产产妇院内纯母乳喂养的可能性较大(OR=3.39,95%CI:2.17~5.28)。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全面系统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及指导,加强对母乳喂养认知水平的提高将是促进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行为生活方式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症状的关联,以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方法 2014年选择马鞍山市区91所幼儿园16 439名3~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学龄前儿童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并采用《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评估儿童的ADHD症状。将参加户外运动情况、学习日和周末看电视、学习日和周末玩电子产品的时间、挑食、喜欢的口味、睡眠时间、学习日和周末入睡的时间10个变量组成行为生活方式指数。使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行为生活方式指数总分为10分,平均值为(2.64±1.78)分。调整了人口统计学信息以及户外运动时间、进餐时间、喜欢吃的食物类型及午睡习惯后,行为生活方式指数中分组(2~3分)和高分组(≥4分)是ADHD症状的危险因素,其OR值(95%CI)分别为1.78(1.50~2.12)和2.82(2.37~3.35)。结论 学龄前儿童ADHD症状的发生与日常行为生活方式有一定关系,提示开展促进积极生活和健康饮食的干预项目,对预防和减少学龄前儿童ADHD症状的发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喂养方式和早期BMI增量与1岁婴幼儿超重和肥胖的关联。方法选取出生日期在2012年1-6月,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出生、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身高、体重进行测量,同时在《儿童保健管理健康检查表》上记录社会人口统计学和喂养情况等信息。最终,有完整资料的共1 113份,其中男孩590名,女孩523名。使用χ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岁婴儿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22.80%和6.20%。巨大儿、父母文化程度高、人工喂养、0-3个月和3-6个月BMI增量大的1岁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了多种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是1岁时婴儿超重和肥胖的保护因素(OR=0.62,95%CI:0.42-0.92),较大的0-3个月BMI增量(OR=1.52,95%CI:1.39-1.67)和3-6个月BMI增量(OR=1.43,95%CI:1.27-1.61)是1岁婴儿超重和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纯母乳喂养对婴幼儿超重及肥胖的发生有保护作用,而早期快速的增长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