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目的 对我国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分离株进行多间隔序列分型(MST)分型。方法 根据GenBank收录的4株无形体全基因组序列,利用Mauve 2.3.1软件行种内基因组比对,选择具有变异间隔区进行引物设计,通过引物特异性及扩增效率等预实验筛选引物,并对实验菌株进行PCR扩增,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将每株菌间隔序列拼接后进行分型分析并构建进化树,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动物种类来源菌株遗传变异关系。结果 共筛选出22对引物,用于我国11株无形体分离株 MST 分型,SNPs 分析显示,碱基转换发生率最高(60.2%,251/417),其中 A-G 转换居首(18.9%,79/417),颠换占23.0%(96/417),插入及缺失发生率占16.7%(70/417)。11株菌22条间隔序列拼接后(约11 047 bp)均为独立变异型。进化分析发现山东省莱州地区重症患者分离株(LZ-H1、H2、H3、H4、H5)及当地长角血蜱分离株 LZ-T1 与美国 Webster 株及 HZ 株聚为一簇,而北京分离株BJ-H1 与新疆分离株 XJ-H1 和 XJ-H3 聚为一类。莱州地区另一蜱分离株 LZ-T2 与新疆另外一人源分离株聚为一类,与莱州重症患者分离株遗传关系密切。结论 我国无形体分离株间隔序列存在明显的遗传多态性,MST分型技术可用于无形体疫情暴发时的快速诊断和疫情追踪。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云南省勐海县恙虫病流行状况。方法 2011年6 9月,在勐海县采集恙虫病临床诊断和疑似病例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液标本,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对患者凝血块进行恙虫病东方体(Ot)热休克蛋白(groEL)基因扩增和测序分析。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患者血清中Ot-IgG抗体。结果 36例急性期患者凝血块标本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Ot核酸阳性25份,其中14份阳性标本被克隆和测序。同源性和进化分析显示,勐海县14株Ot的groEL区核苷酸同源性为99%~100%,氨基酸同源性均为100%,它们与来自GenBank的BJTZ-OT-O39、AH-GD-OT-S6、UT213、Kato和SH205株之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和较近的亲缘关系。17例病例双份血清经IFA检测,其中11例病例的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滴度大于急性期血清4倍及以上。根据检测结果,26例病例被诊断为恙虫病(分子诊断15例和血清学诊断11例)。结论首次经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证实勐海县存在恙虫病流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表明,勐海县Ot流行株具有稳定的遗传特点和明显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3.
炎症性肺部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间质纤维化、尘肺等,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与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免疫调节和纤维化等密切相关。维生素D是脂溶性类固醇激素,在钙稳态和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维生素D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发挥抗炎、抗感染、抗纤维化、免疫调节等重要作用。细胞焦亡作为新型的细胞死亡方式,在哮喘及肺纤维化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维生素D和细胞焦亡在炎症性肺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并探寻两者的交联作用,以期为炎症性肺部疾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异甘草素(ISL)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肺泡Ⅱ型上皮A549细胞所构建的体外肺纤维化模型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TGF-β1刺激A549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构建体外肺纤维化模型;加入ISL干预后,噻唑蓝(MTT)法检测TGF-β1刺激A549细胞后,ISL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云南省昆明某医院临床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耐药特征及耐药基因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治疗与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6 9月共收集全院不同病区感染患者28株铜绿假单胞菌。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菌株及耐药分析。PCR扩增及序列分析β-内酰胺酶bla基因、氟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及IS插入元件及整合子。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析菌株间遗传变异关系。结果全部菌株呈现多重耐药且存在有广泛耐药性(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XDR)及泛耐药性(pendrug-resistant,PDR)菌。100%(28/28)菌株对一代/二代及大部分三代/四代头孢霉素、磺胺类及叶酸代谢途径抑制剂耐药。85.7%(24/28)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MEM)、亚胺培南(IMP)耐药,50.0%(14/28)菌株对厄他培南(ETP)耐药。92.9%(26/28)菌株同时携带β-内酰胺酶基因、氟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且菌株间基因谱存在较大不同。blaFOX/qnr B/aac A4为主要耐药基因谱(21.4%,6/28)。57.1%(16/28)菌株携带int1整合酶基因,21.4%(6/28)菌株携带ISCR1插入元件,35.7%(10/28)菌株携带ISEcp1插入元件。PFGE显示14株菌株分为8个克隆群。结论本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存在较高耐药率,多种耐药基因存在不同克隆菌株中,提示耐药基因在菌株间及不同菌种间存在快速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6.
胰炎清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胰炎清灌肠剂的主要药效学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1)制备牛黄胆酸钠致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大鼠模型,观察胰炎清减轻胰腺损害及降低血清淀粉酶的作用; (2)通过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试验,观察胰炎清的镇痛作用; (3)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观察胰炎清的抗炎作用.结果胰炎清可减轻牛黄胆酸钠所造成的大鼠胰腺组织出血、坏死性损伤,缩小坏死面积,并能抑制血清淀粉酶活性的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高剂量胰炎清组在给药后 90及 120min对热板法小鼠的痛阈值有提高作用;胰炎清高、低剂量组均有抑制小鼠扭体反应次数的作用,并能够抑制小鼠耳廓肿胀率.结论胰炎清具有减轻急性胰腺炎所致胰腺组织出血和坏死性损伤的作用,并能抑制血清淀粉酶活性的升高,同时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
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简称,其迅猛发展对传统教学模式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本文对慕课在中医院校病理学教学的应用做了初步的探讨,阐述了慕课给中医院校病理学教学改革带来的机遇,认为通过慕课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科学的教学设计,可以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更加突出学习中的重难点、增强师生的交流与沟通、加强与临床各学科的联系,更好的培养医学综合性人才。但如何更好地在中医院校病理学教学中开展慕课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阐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鼠型斑疹伤寒的流行状况。方法 收集云南省鼠型斑疹伤寒病例资料。于2011年6-9月在西双版纳地区采集鼠型斑疹伤寒临床诊断病例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并在发病地区的居民区捕鼠,采集鼠血液和脾脏标本。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患者和鼠血清中的鼠型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的IgM和IgG抗体,用实时荧光PCR试验检测急性期病人血块和鼠脾脏中的鼠型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热休克蛋白基因(groEL gene)。结果 2004-2011年,云南省共报告鼠型斑疹伤寒病例8 361例,所有州(市)均有病例报告,其中西双版纳州发病数和发病率最高(86.6/10万),占全省总病例数的73.1%(6 111/8 361)。发病数具有逐年上升之势,全年均有病例发生,6-10月为主要流行期。2011年云南省共报告鼠型斑疹伤寒1 369例,其中西双版纳州报告病例1 157例,发病率为102.10/10万,病例数占云南省病例数的84.51%。勐海县、勐腊县和景洪市分别占全州病例数的79.95%(n=925, 278.74/10万)、18.06%(n=209,74.10/10万)和1.99%(n=23,4.42/10万),勐海县发病率显著高于勐腊县(χ2=346.3, P<0.001)和景洪市(χ2=1369, P<0.001)。对2011年的80例病人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在80例急性期病人血清标本中有 63例为IgM抗体阳性;75例病人双份血清标本中有61例的恢复期血清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及以上;80例患者急性期血块中有8例为PCR阳性。依据实验室诊断标准,74例被确诊为鼠型斑疹伤寒,其中血清学诊断73例(包含7例同时为分子诊断),分子诊断1例,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符合率为92.50%(74/80)。黄胸鼠血清鼠型斑疹伤寒立克次体IgG抗体阳性率为14.0% (14/100),脾脏的PCR阳性率为9.0% (9/100)。结论 西双版纳州存在较为严重的鼠型斑疹伤寒流行,其中勐海县流行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中医研究生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中医研究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实验课程如何适应中医科研的需要进行了研究。明确了研究生实验课程应注重突出学科交叉性、先进性、实用性和研究性的理念。据此理念建立了融物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等多学科系列化、综合性、研究性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2013年6-9月,分离该院不同重症监护室(ICU)院内感染患者鲍曼不动杆菌28株,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分类鉴定及耐药分析.PCR扩增及测序-内酰胺酶、氟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等抗性基因及IS插入元件及整合子等. 结果 78.6%菌株为多药耐药菌,14.3%菌株为广泛耐药菌,7.1%的菌株为泛耐药菌. 100%菌株不仅对一代/二代头孢类抗生素耐药,且对三代/四代抗生素CRO、CAZ、 FEP及单环-内酰胺类(ATM)、氟喹诺酮类(CIP、LEV)、氨基糖苷类(AN)及磺胺类(FD)耐药.特别是92.9%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质粒介导的D类-内酰胺类抗性基因blaOXA、氟喹诺酮类[aac(6')-Ib-cr、qnrA及qnrD]及氨基糖苷类(aacA4、 aadA1及 aacC2)为主要基因型.100%菌株复合携带blaOXA、aac(6')-Ib-cr及aacA4等抗性基因及整合酶int1基因.85.7%菌株携带ISCR1.全部菌株为同一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克隆群,且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优势基因型为ST2. 结论 云南昆明第三人民医院ICU病房可能存在ST2多耐产碳青霉烯酶A. baumanni院内感染流行,有必要进行进一步流行病学及临床深入调查.防控措施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当地医院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