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预防医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索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方法。方法利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方法,对器械、物体表面、手卫生进行常规检测以及在突发公共事件现场进行采样检测。收集2014年1-12月数据,根据不同采样部位检测合格率评价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管理过程中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后,检测项目平均合格率由1月份的33.3%逐渐上升至12月份的80.76%,Pearson线性相关系数为0.864(P<0.01),消洗效果改善明显。结论利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开展相关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清洁度监测进行清洁效果评价,能明显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了解某儿童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方法〓采取细菌分离鉴定技术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儿童医院2016—2018年住院患儿送检标本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该儿童医院2016—2018年MDRO检出率依次为20.72%、14.42%和8.98%,有逐年下降趋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比逐年上升,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肠杆科细菌占比逐年下降,而耐碳青酶烯类肠杆科细菌(CRE)占比先上升、后下降。MDRO感染病例中大部分为社区感染,4.7%~5.7%为医院感染。MDRO发现率最高的科室依次为重症医学科、心胸外科、新生儿外科和新生儿内科。MDRO的标本主要是痰液和分泌物,其次为尿液和血液。结论该儿童医院MDRO菌谱不断迁移,针对MDRO感染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加强耐药菌株监测和抗菌药物监管,对于降低儿童MDRO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电话回访及档案资料的总结,分析25例患儿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终止的原因,认为药物起效慢、病情反复、家长缺乏治疗信心;注射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疗程长,治疗时间安排困难;家长对患儿经过短期特异性免疫治疗后专科症状改善情况的认知程度等,是导致患儿终止治疗最主要的原因。提示应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完成全阶段的脱敏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新生儿CRE感染防控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病区2016-2018年CRE感染新生儿68例(CRE组),随机选取同期同病房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CSE)感染新生儿50例(CSE组),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CRE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CRE组新生儿68例,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感染60例(88.24%),大肠埃希菌感染7例(10.29%),产酸肺炎克雷伯菌感染1例(1.47%)。CRE组医院感染38例(55.88%),CSE组医院感染6例(1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均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小胎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PICC置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种类≥ 3种、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史、糖皮质激素使用史、住院时间长均为新生儿感染CRE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低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日数、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史为CRE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生儿CRE感染以医院感染为主,应针对新生儿CRE感染危险因素制定综合性防控措施,以减少CRE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了解儿童专科医院住院患儿医院感染情况, 为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儿童医院2016年9月1日的住院患儿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结果 调查当日实际调查住院患儿1 020例,发生医院感染15例、16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47%,例次感染现患率为1.57%。现患率居前三位的科室依次为血液肿瘤科、中西医结合科和综合重症监护病房,现患率依次为9.09%、4.17%和3.70%。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肠道感染率较高,分别为 43.75%和25.00%。调查当日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0.10%,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标本送检率为69.49%。结论 该医院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现患率以血液肿瘤科为高发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应强重点科室感染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新生儿CRE感染防控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病区2016-2018年CRE感染新生儿68例(CRE组),随机选取同期同病房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CSE)感染新生儿50例(CSE组),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CRE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CRE组新生儿68例,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感染60例(88.24%),大肠埃希菌感染7例(10.29%),产酸肺炎克雷伯菌感染1例(1.47%)。CRE组医院感染38例(55.88%),CSE组医院感染6例(1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均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小胎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PICC置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种类≥ 3种、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史、糖皮质激素使用史、住院时间长均为新生儿感染CRE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低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日数、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史为CRE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生儿CRE感染以医院感染为主,应针对新生儿CRE感染危险因素制定综合性防控措施,以减少CRE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DUWLs)的污染控制的有效方法。方法 于2021年7月分别使用多酶联合20 mg/L微酸次氯酸水(A组)、20 mg/L微酸次氯酸水(B组)、3%过氧化氢(C组)及直接冲洗(D组)对武汉儿童医院口腔科12台DUWLs进行干预,A组和B组消毒剂置于外置消毒机内对管路自动消毒,C组消毒剂置于储水瓶中对管路手工消毒。比较各组在消毒前、消毒后0 h、12 h、24 h和48 h高速手机水和三用枪水培养菌落数,记录手工消毒与自动消毒的人力操作时间。结果 A组消毒后12 h水样菌落总数在生活饮用水标准范围内(100 CFU/ml),而B组、C组及D组处理后水样菌落总数均超过生活饮用水标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一台DUWLs的消毒,手工消毒需要人工操作30分钟,自动消毒需要人工操作2分钟。结论 每日2次多酶联合微酸次氯酸水加入自动消毒机消毒DUWLs可有效清除水路中的微生物。自动消毒机相比手工消毒节约了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为确保消化内镜消毒时邻苯二甲醛的消毒效果,探索该消毒剂合理的更换频率。方法 分别监测邻苯二甲醛使用中的浓度、染菌量和消毒后消化内镜微生物学指标,通过初步及确证试验,确定邻苯二甲醛有效使用频数。结果 邻苯二甲醛用于胃镜消毒时有效频数为102次,用于肠镜消毒时有效频数为85次。结论 将使用时间与使用频率作为更换邻苯二甲醛的依据更具科学性,且临床实践操作性较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心肌损害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湖北省武汉儿童医院心内科住院的MPP患儿25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是否发生心肌损害分为心肌损害组(n=54)和非心肌损害组(n=204),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MPP患儿心肌损害的影响因素。结果心肌损害组高热、发热持续时间>7 d、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使用起始时间>7 d、合并其他肺外并发症比例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抗体滴度>1∶80、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NP,NT-proBN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c modified albumin,IMA)、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水平均高于非心肌损害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热程度、发热持续时间、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使用起始时间、CRP、IMA、RDW是MPP患儿并发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MPP患儿治疗期间应行心脏标志物检查及心电图检查,结合这些因素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肌损害并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了解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特点,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儿童医院PICU 2015-2016年住院患儿进行目标性监测和分析。结果 共监测患儿2 921例,医院感染率及例次感染率分别为1.78%和1.95%;2016年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例次感染率分别为1.35% 和1.47%,均明显低于2015年的感染率(2.33%)和例次感染率(2.56%)。2015年及2016年医院感染均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其次为口腔及胃肠道感染;呼吸机、中央导管及导尿管使用率分别为14.26%、20.92%和9.16%;呼吸机相关肺炎、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20‰、0.50‰和0.57‰。2015年共检出病原菌18株,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50.0%),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3.3%),2016年检出病原菌13株,仍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46.1%),其次为白假丝酵母菌(30.8%)。结论 PICU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器械相关感染以呼吸机相关肺炎为主,真菌感染增多,需加强重点部位的感染管理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