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14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26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IntroductionA >25% increase in daily insulin dosing is suggestive of possible sepsis in burn patients, however, no conclusive evidence is available regarding the time point at which insulin dosing begins to increa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the exact time point at which the insulin requirement increases among non-diabetic burn patients with sepsis.MethodsA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 in non-diabetic burn patients with ≥20% total body surface area burned (TBSA) during 2010–2018 who received a blood culture for suspected sepsis. Absolute insulin dosing at intervals (0, 24, 48, 72, and 96 h prior to blood culture) were Box–Cox transformed and compared vs.?96 h reference using mixed-effects models accounting for within-patient dependencies.ResultsFifty-eight patients (84% males, age 44 ± 17 years, TBSA% 49 ± 17.5) were included. When cube root of daily insulin dosing was regressed on each time point in a mixed-effects mode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insulin dosing compared to baseline was observed for ?48 (p = 0.018), ?24 (p = 0.011), and 0 h (p = 0.008).ConclusionDaily insulin dosing increases 48 h prior to development of other clinical signs of sepsis and can be used as a sensitive early marker.  相似文献   
4.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3):743-748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acute transverse myelitis,ATM)病因不明,目前多认为与感染后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相关,部分患者于疫苗接种后发病。脊髓炎可引起脊髓水肿变软,导致病变平面以下运动、感觉等功能障碍。ATM患者的预后不一,从完全康复到致残,甚至死亡。大约1/3的患者恢复良好,1/3的患者恢复尚可,剩下1/3的患者病情很少或基本没有好转。ATM的预后取决于病变的严重程度及合并症的情况,但更精确的预测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5.
6.
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最为凶险。及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急性STEMI患者最主流的再灌注策略。而部分患者在PCI术后仍不能得到充分的血液灌注,即出现无复流现象(NRP),与随后的不良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为了有效恢复再灌注后冠状动脉微循环的血流,防治冠状动脉NRP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回顾NRP的定义、诊断和临床表现,以病理生理机制为桥梁,提出通过相关预测因子来选择防治策略从而提高PCI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NMIBC)患者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膀胱灌注治疗的疗效,预后因素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2014年4月至2021年4月长海医院收治的149名接受BCG灌注的中、高危NMIBC患者的临床数据。随访时间中位数为25个月(4~85个月),其中男性130例(87.2%),女性19例(12.8%)。平均年龄(66.6±10.6)岁。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术后进行规律BCG膀胱灌注。采用累计复发率、累计进展率、1年无复发生存率、平均无复发及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评估BCG灌注治疗的疗效,单因素和多因素Cox生存分析探究危险因素,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5.0版(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Vesion5.0, CTCAE Vesion5.0)评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年无复发生存率80.8%(105/130)、累计复发率22.1%(33/149),平均无复发生存时间49.64(45.18-54.11)个月;累计进展率9.40%(14/149)、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48.95(44.23-53.67)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膀胱癌复发病史(P=0.003)和临床分期(P=0.058)与灌注预后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膀胱癌复发病史(P=0.003,HR=3.50)是BCG灌注后肿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86.8%(112/129)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1级不良反应38例(29.5%),2级不良反应71例(55.0%),3级不良反应3例(2.3%),无4及5级不良反应。17例无任何不良反应,8.05%(12/149)的患者因不耐受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结论 中、高危NMIBC患者TURBT术后BCG膀胱灌注治疗效果显著,膀胱癌复发病史是中、高危NMIBC患者BCG灌注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BCG膀胱灌注存在一定不良反应,但大部分不良反应等级较低,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发生躯体暴力的预测线索。方法对四川省和重庆市5所医院的急诊科进行观察性研究,由专人观察和记录患方的行为线索,并根据行为变化是否转化为躯体暴力分为躯体暴力组和非躯体暴力组,统计分析两组行为变化的例数和躯体暴力的行为方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护士发生躯体暴力的特定预测线索。结果共观察287例患者,非躯体暴力组219例,转化为躯体暴力组68例,躯体暴力发生率23.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当患方出现紧握双拳(OR=6.334)、挑衅(OR=5.672)、抵制护理措施(OR=5.164)、大声争吵(OR=4.651)、紧跟护理人员(OR=3.334)或鲁莽(OR=3.172)是发生躯体暴力的最强预测线索(P0.05,P0.01)。结论急诊科发生躯体暴力比较普遍,应快速、方便、有效地评估患方潜在的躯体暴力风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减少躯体暴力风险的发生,避免急诊科护士受到身体和心理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