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甘草活性成分抗幽门螺杆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常用中药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甘草酸、甘草黄酮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抑杀作用。方法采用kirby—bauer法对55例Hp临床分离株及标准株均分别行甘草酸、甘草黄酮抗Hp药敏实验;实验中甘草酸、甘草黄酮药敏纸片制成50μg、100μg、1mg、10mg四个梯度含量,每株菌药敏实验时均同步设克拉霉素和甘草时照。结果甘草酸50μg、100μg、1mg、10mg组的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91±0.438)、(4.064±0.692)、(7.836±0.788)、(10.800±0.892)mm(P〈0.05),有效率依次为5.0%、23.6%、49.0%、69.0%(P〈0.05);甘草黄酮50μg、100μg、1mg、10mg组的平均抑菌圈直接分别为(1.664±0.491)、(4.609±0.723)、(8.736±0.823)、(11.309±0.936)mm(P〈0.05),有效率依次为7.2%、25.4%、53.0%、74.5%(P〈0.05);克拉霉素对照组及甘草10mg组的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800±1.098)、(14.464±0.985)mm(P〉0.05),有效率分别为76.3%、78.1%(P〉0.05);甘草酸、甘草黄酮10mg组与克拉霉素对照组、甘草10mg组相比较,有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抑菌圈直径相比较,两者与克拉霉素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与甘草10mg组相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甘草酸、甘草黄酮、克拉霉素及甘草药敏纸片对Hp标准对照株均具有一定的抑杀效果。结论甘草酸和甘草黄酮微克量级水平即具有一定的Hp抑杀作用,以各自10mg含量抗Hp效果与克拉霉素抗菌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2.
甘草配伍应用减毒增效、调和诸药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多组分物质基础体外相互影响以及药效学/毒效学方面,而且表现在对药物体内过程的相互影响上。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研究、分析与总结,针对甘草皂苷、甘草黄酮两类主要活性成分,探究甘草吸收和代谢的特征,及其在复方配伍时对其他活性成分吸收与代谢的影响,揭示甘草复方配伍的合理性和科学内涵,为甘草配伍研究提供生物药剂学及药物动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醋酸致小鼠扭体、血管通透性、血栓形成实验考查红花和甘草黄酮的抗炎镇痛作用。发现单独应用红花或甘草,无明显抗炎镇痛活性,两者联合应用抗炎镇痛活性明显增强,表明两种联用,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且两者按1:1比例组方时活性最强。此外还初步研究了其优选组方制备成凝胶剂的抗炎镇痛活性。  相似文献   
4.
崔美娜  钟凌云  兰泽伦  张大永  杨明 《中草药》2021,52(24):7428-7437
目的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定性分析多物料多流程炮制半夏Pinellia ternata的化学成分,分阶段探究不同物料和流程对其成分的影响。比较成分差异性,为阐明多物料多流程炮制对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提供参考。方法 将通过不同物料和炮制流程得到的半夏阶段产物分为4组,分别为浸漂半夏、石灰制半夏、甘草制半夏、法半夏,以生半夏作为对照。以5种样品醇提液为供试品溶液,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二元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源(ESI),正、负离子全扫描的一级和二级质谱信息。结果 通过一级精确质荷比和二级的碎片数据,参考文献、数据库以及质谱裂解规律,对5组样品所含成分进行鉴定。鉴定了101个化学成分,分别为7个生物碱类、5个氨基酸类、5个酰胺类、14个醇胺类、26个黄酮类、6个溶血磷脂酰胆碱类、14个脂肪酸甘油脂类、6个有机酸类、7个皂苷类及11个其他类型化合物。结论 通过UPLC-Q-TOF-MS/MS对5组样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半夏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物料甘草为半夏引入了甘草黄酮、三萜皂苷类成分,而物料石灰对成分引入影响不大,推测出石灰的加入是为了在不影响药效成分的前提下减轻半夏毒性。与生品相比,浸漂后的半夏成分减少,推测浸漂的过程中,会使成分有所损失。而经过多物料多流程炮制的法半夏减少了刺激性毒性成分,增加了甘草黄酮类成分。该方法快速、准确,为探究半夏多物料多流程炮制机制提供一种新的策略,对其药效物质深入研究及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甘草配伍应用减毒增效、调和诸药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多组分物质基础体外相互影响以及药效学/毒效学方面,而且表现在对药物体内过程的相互影响上。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研究、分析与总结,针对甘草皂苷、甘草黄酮两类主要活性成分,探究甘草吸收和代谢的特征,及其在复方配伍时对其他活性成分吸收与代谢的影响,揭示甘草复方配伍的合理性和科学内涵,为甘草配伍研究提供生物药剂学及药物动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娟  孙宇  徐晓琴  卿德刚 《中国现代中药》2021,23(10):1710-1716
目的 从甘草黄酮中筛选活性亚组分及黄酮单体,考察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肠上皮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硅胶柱色谱法制备甘草黄酮亚组分;体外培养肠上皮细胞IEC-6并以TNF-α诱导炎症反应,分别以甘草黄酮亚组分(20 μg·mL–1)提前干预,CCK-8法检测正常细胞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炎症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水平,获得活性亚组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确认活性亚组分的主要成分,进而以TNF-α诱导的Caco-2单层细胞肠道屏障损伤模型分别考察活性亚组分GCH15(5、10、20 μg·mL–1)和甘草黄酮C(LicoC,5、10、20 μmol·mL–1)对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ELISA检测IL-6和IL-8分泌水平,电阻仪检测单层细胞跨上皮电阻(TEER),以异硫氰酸荧光素-右旋糖酐(FD-40)相对通过水平评估细胞旁通透性,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闭合小环蛋白-1(ZO-1)、咬合蛋白(Occludin)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表达。结果 制备得到甘草黄酮亚组分GCH1~GCH20;GCH2、GCH4、GCH8、GCH15和GCH19 20 μg·mL–1均可显著抑制IL-6分泌(P<0.05),且以GCH15的细胞毒性最小;通过HPLC确认了GCH15的主要成分是LicoC;以TNF-α刺激Caco-2细胞,可明显促进IL-6和IL-8分泌(P<0.01),降低TEER值(P<0.01),提高FD-40相对通过水平(P<0.01),下调ZO-1和Occludin表达(P<0.01),促进MLCK表达(P<0.01)。以GCH15和LicoC提前干预则可抑制IL-6和IL-8分泌(P<0.01),增加Caco-2单层细胞TEER值(P<0.01),降低FD-40相对通过水平(P<0.01),并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说明两者可以逆转TNF-α引起的炎症反应及细胞屏障功能紊乱。Western blot结果表明,GCH15 20 μg·mL–1和LicoC 20 μmol·mL–1均能促进ZO-1和Occludin表达(P<0.05,P<0.01),抑制MLCK表达(P<0.01)。结论 GCH15和LicoC均可明显缓解TNF-α引起的Caco-2细胞炎症反应及屏障功能紊乱,两者对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MLCK通路,进而促进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运动前补充甘草黄酮(MFG)对力竭运动大鼠肝组织抗氧化能力和肝细胞凋亡调控基因p53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安静对照组(NC),运动对照组(ME),运动+ig低剂量甘草黄酮组(MFGL),运动+ig中剂量甘草黄酮组(MFGM),运动+ig高剂量甘草黄酮组(MFGH)。每天在运动前半小时ig 1次,连续ig 6周,6 d/周,低、中、高3 组的ig剂量分别为4, 8, 12 g·kg-1·d-1,对照组ig等量生理盐水。6周力竭训练结束后,宰杀大鼠。根据试剂盒的方法测定大鼠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且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肝细胞调控基因p53 mRNA表达。结果: 力竭游泳训练引起大鼠肝组织MDA含量在运动对照组高于安静对照组(P <0.05),MFG各组肝组织MDA含量高于安静对照组而低于运动对照组。SOD活性在运动对照组低于安静对照组(P<0.01),MFG各组肝组织SOD活性明显高于运动对照组(P<0.05)。GSH-Px活性在运动对照组低于安静对照组(P<0.01),MFG各组肝组织GSH-Px活性明显高于运动对照组但低于安静对照组(P<0.05或P<0.01)。CAT活性在运动对照组低于安静对照组(P<0.01),MFG各组肝组织CAT活性低于安静对照组但高于运动对照组 (P<0.05)。力竭游泳训练促进大鼠肝组织细胞凋亡基因p53表达升高,力竭游泳运动前补充甘草黄酮促进肝组织细胞凋亡调控基因p53表达下调。结论: 补充甘草黄酮对力竭运动大鼠有抗自由基氧化的功能、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抑制肝细胞的凋亡,从而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杜仲皮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黄卫星  姚铁  丁丽琴  李巍 《中草药》2019,50(14):3279-3283
目的研究杜仲Eucommia ulmoides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向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HPLC等手段对杜仲皮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HR-ESI-MS、NMR等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杜仲皮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鉴定为甘草黄酮B(1)、3,5,4′-三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2)、甘草素(3)、formononetine(4)、(+)-4′-O-methylglabridin(5)、paratocarpin E(6)、龙血素C(7)、threo-1-(4-hydroxy-3-methoxyphenyl)-1-methoxy-2-{4-[1-formyl-(E)-vinyl]-2-methoxyphenoxy}-3-propanol(8)、diospyrosin(9),其中7个黄酮和2个苯丙素类。结论化合物1~9均首次从杜仲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刘莉  张璐  刘强  魏鉴宜 《中成药》2012,34(9):1670-1674
目的制备一种甘草黄酮和阿魏酸的环糊精复合包合物,将其应用于外用制剂中,并对其功效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研磨法制备甘草黄酮阿魏酸环糊精复合包合物;分别采用乳化法和溶胀法制备复合包合物的乳膏剂和凝胶剂;对4种不同组成的药物和外用制剂进行性状、功效、稳定性、经皮通透性评价。结果包合物加入基质中可改善制剂的外观;增加阿魏酸的稳定性;甘草黄酮和阿魏酸组合后可提高药物的抗氧化作用和抑菌抗炎作用。阿魏酸的加入可促进甘草苷的皮肤透过量,包合之后可以提高阿魏酸的皮肤滞留量。结论甘草黄酮和阿魏酸二者合并使用,可以增强二者的药理作用,制成环糊精包合物后更适于局部给药。  相似文献   
10.
甘草黄酮对运动大鼠体内糖及脂肪组织RBP4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本研究通过运动前补充甘草黄酮,观察力竭运动大鼠血糖、肝糖原、肌糖原及脂肪组织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表达的影响。 方法: 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运动ig低剂量甘草黄酮组(MGFL),运动ig中剂量甘草黄酮组(MGFM),运动ig高剂量甘草黄酮组(MGFH)。每天在运动前30 min ig 1次,连续ig 6周,6 d/周,低、中、高3 组的ig剂量分别为4,8,12 g·kg-1·d-1,对照组ig等量生理盐水。6周力竭训练结束后,处死大鼠。根据试剂盒的方法测定大鼠血清血糖、肝糖原、肌糖原的含量并且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大鼠附睾脂肪组织视黄醇结合蛋白4表达。 结果: 力竭游泳训练导致大鼠血糖、肌糖原和肝糖原含量在运动对照组和MGF低、中、高剂量组降低(P<0.05或P<0.01),血糖含量分别降低至(4.81±0.24),(5.31±0.12),(5.78±0.22),(5.92±0.18) mmol·L-1,但血糖含量在MGF各组高于运动对照组,MGFH组血糖含量与运动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肌糖原含量分别降低至(0.91±0.16),(0.98±0.14),(1.34±0.12),(1.46±0.23) mg·g-1,其中MGFM,MGFH组与运动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糖原含量分别降低至(6.21±1.10),(8.92±1.11),(9.18±1.13),(10.16±1.16) mg·g-1,MGF各组肝糖原含量分别高于运动对照组(P<0.05或P<0.01)。力竭游泳运动和MGF各组导致大鼠附睾脂肪组织RBP4 mRNA表达水平分别升高至(1.430±0.123),(1.101±0.103),(0.962±0.112),(0.926±0.101),其中运动对照组RBP4 mRNA表达水平与安静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MGFM和MGFH组大鼠附睾脂肪组织RBP4 mRNA表达水平降低,与运动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补充甘草黄酮后可以维持长时间运动过程中大鼠体内糖储备、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和下调RBP4 mRNA表达水平,从而有利于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