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14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37篇
预防医学   67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36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由于岭南地区独特的气候和个体素质,笔者临证常选取甘类中药组合成方,祛病而不伤正,尤适用于儿童.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岭南文化的多元性、实用性和创新性为依据,试图分析岭南医学发育有异于中原医学发展的地域性特点,从而探讨岭南医学发展的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靳士英  靳朴 《现代医院》2007,7(12):66-69
17清末民初广东伤寒学与温病学之发展(上) 清代至民国时期,广东伤寒学与温病学有长足的发展,表现为著名的医家与著作的林立,由师徒相授而举办学校,应对传染病能力的增强等等。考其原因,主要:一是病谱的变化,海外传来许多新的疫病如霍乱,烂喉痧等,老传染病如鼠疫,天花等的不断爆发流行。二是西医传人,废止中医之举屡起,中医危亡不能不起而抗争,研究理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举办学校、出版著作与刊物都势在必行,实际是寻求奋发图强、发展中医之路。现就清末民初有代表性的几位伤寒学家与温病学家略加介绍,以见一般。  相似文献   
4.
2007年6月3日,本刊编委会在广州召开杂志未来发展研讨会,杂志主编曾凡钦教授,杂志法人代表、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主任杨斌教授等22位编委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陈永锋常务副主编主持。曾凡钦主编汇报近年杂志的工作情况,编辑部郑道城副主任汇报近年杂志的财务状况,各位编委围绕今后杂志的发展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会上,增补杨斌同志为杂志副主编,章星琪、陆春、杨立刚三位同志为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5.
岭南地区因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特殊性,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性,人群体质对疾病的反应性与其他地区也有所不同。因此岭南温病的发病、证候表现与防治方法亦有其特色和经验。总结与研究岭南温病学说,不但有力地说明温病具有地域性特点,而且有利揭示温病的本质。岭南温病的防治措施,对该地区及地理气候环境类同的国家和地区均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岭南温病学说产生的理论基础源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基于其因时、固地、因人制宜思想,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为岭南温病学术体系的形成作出了很欠贡献。1978年以来,对岭南温病历代著作、医案医话、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的资料整理,总结出了岭南常见温病,发病季节、内外病因、诊治方法以及药物运用等特点,对继承与发扬温病学说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1岭南医学、中医药文献、医著情况岭南医学和岭南医著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当努力发掘和发展。岭南文化既承袭了中原文化的流风遗泽,同时又融入了自身的创造,有其地域的特色,而岭南中医则源远流长。从历史来看,岭南医学是从晋代起步的,此时期的岭南名医支法存,葛洪、鲍姑,仰道人等,已将外来医术与岭南医学相结  相似文献   
7.
湿热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的一种证候类型,病程缠绵反复,贯穿于众多疾病的发展始终,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健康。研究人员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对疾病展开更深入的探讨,目前湿热证动物模型研究较多,以中医病因病机为原理造模,方法较为成熟,操作性强,重复性好;但存在制备方法单一,制备标准模糊,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呈扎堆式发展等不足。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PubMed数据库建库以来有关湿热证动物模型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温病湿热证、脏腑湿热证及病证结合湿热证的角度出发,对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以及现存优缺点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期为湿热证动物模型的优化及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岭南地区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中医遣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自制流感患者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于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两次流感流行期间对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和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急诊科的流感患者进行调查,采集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建立数据库,运用描述性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探讨岭南地区流感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结果】 852例流感患者按甲型流感、乙型流感分别进行四诊聚类分析,其中 304 例甲型流感患者聚类结果为:湿热证 107 例(35.20%),表寒里热证 121 例(39.80%),风热犯卫证 54 例(17.76%);548 例乙型流感患者聚类结果为:湿热证 141 例(25.73%),表寒里热证 240 例(43.80%),风热犯卫证139 例(25.36%);两种流感的中医证型构成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岭南地区流感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以多湿、多热为特点,单纯风寒证比较少。甲乙两型流感患者的中医证型构成存在差异,甲型流感患者湿热证多于乙型流感患者,乙型流感患者表寒里热证多于甲型流感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岭南火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分析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番禺区中医院2017年4月~2018年8月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应用岭南火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CD4~+T、CD4~+T/CD8~+T、IL-10高于对照组,CD8~+T低于对照组,皮疹消退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岭南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可调节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反应,有效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医临床证候探讨该病在岭南地区的疫性特点,更好地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方法:收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输入病例20例,本地病例16例,分析全部病例、输入病例和本地病例的临床资料和证候特点。结果:新冠肺炎患者年龄分布较广,平均年龄45岁,以男性居多,55.56%的患者为外地输入病例,44.44%的患者为本地感染病例。全部病例证型以湿邪郁肺型和邪热壅肺型为主,分别占44.44%和38.89%;91.67%的患者呈现“湿”的病理特点,72.22%的患者呈现“热”的病理特点。其中输入病例证型以湿邪郁肺型为主,占65.00%,100%的患者呈现“湿”的病理特点,55.00%呈现“热”的病理特点;本地病例证型以邪热壅肺为主,占56.25%,93.75%的患者呈现“热”的病理特点,81.25%呈现“湿”的病理特点。结论:本次疫病在岭南地区的疫性属于以湿邪和热邪为主导的“湿热疫”,病机特点为湿热并重;输入性病例多表现为以湿邪为患的“湿疫”,有化热的趋势和倾向,病机特点为湿重于热;本地病例多表现为以热邪为主的“温热疫”,病机特点为热重于湿。此次新冠肺炎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疫性的可能,辨证和治疗要遵守三因制宜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