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03篇
  免费   2354篇
  国内免费   979篇
耳鼻咽喉   76篇
儿科学   250篇
妇产科学   143篇
基础医学   796篇
口腔科学   205篇
临床医学   5774篇
内科学   4262篇
皮肤病学   99篇
神经病学   1035篇
特种医学   9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1617篇
综合类   15408篇
预防医学   2652篇
眼科学   446篇
药学   15295篇
  125篇
中国医学   3581篇
肿瘤学   49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795篇
  2022年   882篇
  2021年   1135篇
  2020年   1806篇
  2019年   2066篇
  2018年   815篇
  2017年   1957篇
  2016年   1786篇
  2015年   2122篇
  2014年   3536篇
  2013年   3431篇
  2012年   4048篇
  2011年   3869篇
  2010年   3468篇
  2009年   2951篇
  2008年   2626篇
  2007年   2390篇
  2006年   2114篇
  2005年   2050篇
  2004年   1583篇
  2003年   1461篇
  2002年   1092篇
  2001年   958篇
  2000年   781篇
  1999年   630篇
  1998年   533篇
  1997年   490篇
  1996年   360篇
  1995年   324篇
  1994年   230篇
  1993年   164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68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58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军 《当代医学》2022,28(7):4-6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嚼服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嚼服阿司匹林治疗)和研究组(嚼服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及出血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常规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嚼服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出血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丙戊酸钠对小儿癫痫患儿脑电活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绍兴第二医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2例小儿癫痫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小剂量丙戊酸钠治疗(用药剂量为2 mg/d),对照组患儿给予大剂量丙戊酸钠治疗(用药剂量为5 mg/d)。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脑电图检测的结果差异,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改善情况,最后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脑电图控制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记忆、语言、执行功能、注意与集中、计算、抽象思维、视结构技能与定向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记忆、语言、执行功能、注意与集中、计算、抽象思维、视结构技能与定向力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3.7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丙戊酸钠与大剂量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相当、认知功能改善效果相当,但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大剂量组,说明小剂量丙戊酸钠用于小儿癫痫安全性更高,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上海某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以2022年4月9日—5月5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对感染者年龄、性别、地区、疫苗接种等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122 15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2或BA.2.2亚型感染,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显示:患者男女比例为1.51:1;平均年龄为(44.91±15.38)岁;0~17岁、18~30岁、31~60岁和≥61岁感染者分别占4.74%、20.80%、62.52%和11.94%;无症状感染者占80.80%,轻型患者占19.20%;平均住院时间为(7.00±2.77)d;未接种和完成1、2和3次疫苗接种的感染者分别占20.30%、3.18%、31.30%和45.22%,其中≥61岁且完成3次疫苗接种的感染者仅占10.10%。结论 各个年龄段人群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普遍易感。无症状感染者是本次疫情的主体人群,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隐匿传播,积极加强核酸检测是早期发现疫情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ST2(sST2)、激活素A(ACT-A)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表达及在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病情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49例CHF病人为CHF组,以50名健康查体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sST2、ACT-A、NT-proBNP的组间表达差异及三指标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分析血清sST2、ACT-A、NT-proBNP对CHF病人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F组病人血清sST2、ACT-A、NT-proBNP水平较高,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较低(P < 0.01)。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的CHF病人血清sST2、ACT-A、NT-proBNP高于Ⅲ级,且Ⅲ级高于Ⅱ级(P < 0.05)。CHF组病人血清sST2、ACT-A、NT-proBNP水平与NYHA分级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 < 0.05),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 < 0.05),与年龄、TC、TG、hsCRP、HDL-C、LDL-C、hs-CRP、HbA1c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ST2、ACT-A、NT-proBN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3、0.715、0.692,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91,预测价值高于任一单一指标。结论CHF病人血清sST2、ACT-A、NT-proBNP的表达升高,并且三者的表达水平与NYHA分级呈明显正相关关系,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关系,三者联合检测检测对CHF病人心血管事件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探讨布洛芬加喜炎平辅助苯巴比妥钠对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热性惊厥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布洛芬加喜炎平辅助苯巴比妥钠,对照组采用苯巴比妥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观察惊厥发作、停止时间以及完全退热时间,分析治疗前、治疗1h、治疗3h、治疗6h的体温变化情况,比较血清学指标[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统计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其次,观察组治疗后惊厥发作、停止时间以及完全退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1h、3h、6h的体温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BDNF、S-100β蛋白、NSE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随访统计发现,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 在热性惊厥患儿中采用布洛芬加喜炎平辅助苯巴比妥钠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控制患儿惊厥症状,强化退热作用,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观察常规抗心衰药物基础上换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Sacubitril/Valsartan,LCZ696)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心内科治疗的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19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指南导向药物治疗(GDMT),患者在抗心衰标准药物治疗基础上将ACEI/ARB替换为LCZ696治疗,平均观察(9.3±3.6)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eGFR及血钾的变化。结果:治疗后LVEF较治疗前显著升高,LVED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NYHA分级明显改善(P<0.001); NT-ProBN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治疗后躯体、情绪、其他领域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诊室日间收缩压和家庭自测夜间收缩压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P<0.01),eGFR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血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HFrEF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在标准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换用LCZ696能明显改善NYHA分级、肾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降低NT-ProBNP,对血钾无明显影响。符合适应症的慢性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钠(Na)对急性阑尾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2月在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并行阑尾切除术的27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将患者分为单纯性阑尾炎组(228例)和复杂性阑尾炎组(43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各项检测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复杂性阑尾炎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血清TBIL和N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复杂性阑尾炎的预测价值。结果复杂性阑尾炎组的术前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清TBIL、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高于单纯性阑尾炎组(P<0.05),而淋巴细胞计数和血清Na水平均低于单纯性阑尾炎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NLR、血清TBIL和Na是复杂性阑尾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25、0.487、1.296,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急性阑尾炎患者NLR、血清TBIL水平均与血清Na呈负相关(r=-0.255、-0.207,P<0.05),NLR与血清TBIL无相关性(r=0.076,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TBIL+Na联合检测预测复杂性阑尾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954,高于TBIL、Na、NLR单独检测的0.777、0.789、0.799(P<0.05);NLR+TBIL+Na联合检测预测复杂性阑尾炎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82.50%和95.30%。结论NLR、TBIL和Na是复杂性阑尾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检测对复杂性阑尾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88例)和观察组(98例)。对照组应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应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高于对照组的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76±1.35)分低于对照组的(14.73±2.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T、APTT、FIB、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13.45±1.01)s、(28.01±1.72)s、(2.43±0.21)g/l、(0.31±0.07)mg/l,优于对照组的(12.39±1.02)s、(25.73±1.89)s、(2.80±0.42)g/L、(0.37±0.0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纯应用氯吡格雷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对促进患者康复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