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9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238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31篇
预防医学   390篇
药学   138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冬梅  马真银  李群  刘海波  何芳  郭续文 《临床荟萃》2006,21(22):1635-1635
2004年1~12月某部共发生副伤寒甲101例,患者数量超过该单位近10年发病人数的总和,严重危害了部队官兵的健康,影响了部队的正常训练和生活。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6岁,因胸痛、咳嗽、气喘、高热半个月,于2002年3月5日入院.病前有静脉吸毒史.体检:体温39.2℃,脉搏94次/min,呼吸40次/min,双肺可闻及少许啰音,左上腹轻压痛,肝脾肋下未及.  相似文献   
3.
2003年6月26日,宁海县城关大桥李村"外口之家"发生副伤寒爆发,经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后,到6月29日疫情得到控制,7月15日隔离解除,现就应对方案处理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4.
1994~2002年广西甲型副伤寒和伤寒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了解1994~2002年接种伤寒Vi疫苗后的7年间伤寒和副伤寒流行变化,评价Vi疫苗对控制伤寒流行的效果并分析甲型副伤寒的特征及影响其爆发流行的因素。方法对自治区疾病控制中心实验室记录、伤寒副伤寒爆发调查报告、监测系统资料、全区伤寒流行地区伤寒Vi疫苗供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血培养证实甲型副伤寒病例为1200例、伤寒为285例;甲型副伤寒与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十分相似;饮用污染水是引起甲型副伤寒爆发的主要原因;从1999年起,甲型副伤寒杆菌开始超过伤寒菌为优势流行菌株。结论 在广泛使用伤寒Vi疫苗后,伤寒基本得到控制,但因为引起副伤寒发病的危险因素依然存在,甲型副伤寒已取代寒,成为广西农村地区的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为控制甲型副伤寒的流行,在安全饮用水供应状况得到全面改善之前,应尽快研制出副伤寒疫苗。  相似文献   
5.
2003年10月30~31日,和田县职业技术高中发生一起沙门氏菌属甲型副伤寒食物中毒。该校共有931名学生,均系住校生,教职工43名,发病42人均系学生.总罹患率为4.34%(42/968),其中男性3l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者11岁,最大18岁。该校只有一所学生食堂,仅能供150名学生就餐,其余781名学生只能在校外附近餐馆就餐。经调查.在此次中毒暴发前曾有78人在校外某餐馆就餐,随后有42人出现不同症状的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其中有6人出现发热症状,有1人体温达39℃,就餐者的发病率为53.85%。  相似文献   
6.
1病例介绍 患者,女,19a,因发热、腹泻1d,昏迷3h于2003年11月23日住我院神经内科.1d前出现发热,腹泻,在院外输液过程中出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昏迷3h而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找快速、简便,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甲型副伤寒血清学诊断方法;方法:采用胶乳凝集试验(LPS-Latex)及脂多糖-被动血凝试验(LPS-PHA)检测甲型副伤寒、伤寒患者血清,并同期检测非伤寒患者血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项低滴度脂多糖-被动血凝试验及联合试验诊断甲型副伤寒符合分别为86.95%和84.78%,且分别与伤寒及非伤寒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P<0.001)。两项试验假阳性率分别为12.50%及0(P<0.001);结论:胶乳凝集联合低滴度脂多糖-被动血凝试验诊断甲型副伤寒简便、快速,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9.
34例甲型副伤寒的临床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1年9月至2003年9月我院收治的衡阳地区经血培养阳性的34例甲型副伤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12岁,因发烧.腹痛,腹泻,解柏油便10天,10天前开始发烧,体温在38℃~39℃之间,并感腹痛,第二天出现腹泻,初为粘液稀便带血,每日大使6~8次,后解柏油样大便,在院外拟“急性菌痢”治疗一周后腹泻及血便稍有好转,但仍发烧,腹痛,于第10日患者突然腹痛加剧,呈满腹疼痛,急来我院住院治疗,既往身体健康。入院查体:T38.9℃,P104次/分,BP10.5/8kPa,急性痛苦面容.精神差,神志清楚,全身皮肤未见黄染、出血点及皮疹,表浅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粱,扁桃除不大,颈软,心肺未见异常,腹部饱满,未见肠型及蠕动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