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下合穴排刺法治疗术后肠麻痹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肠麻痹为临床常见病,临床上用下合穴排刺法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0例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在13岁~78岁之间;50例均为住院之腹部手术病人,其中胆囊手术8例,阑尾手术38例,其他4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子法指导下的辰时电针胃肠下合穴治疗脾胃虚弱型结肠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患者胃肠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和HIPEC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辰时电针胃肠下合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治疗,疗程为5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的变化情况及治疗后患者消化道指标[总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和食欲恢复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胃肠反应和KPS评分的改善疗效。【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胃肠反应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76.67%、86.67%,对照组分别为50.00%、53.33%、86.67%,观察组改善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的总有效率及总体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食欲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P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观察组对KPS评分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PS评分改善率为56.67%,对照组为23.33%,观察组对KPS评分的改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B、ALT、AL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子法指导下的辰时电针胃肠下合穴治疗脾胃虚弱型结肠癌术后HIPEC患者胃肠反应,疗效确切,可明显减轻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发生程度,提高食欲恢复程度,改善KPS评分,从而有利于术后HIPEC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柳玉丽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1):178-180
目的:观察艾盐包热熨足阳明胃经下合穴减轻溃疡性结肠炎腹泻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选取浙江省中医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100例脾胃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仅采用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及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艾盐包热熨穴位护理,1个月后评价治疗后腹泻次数及性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结论:艾盐包热熨足阳明胃经下合穴能减轻溃疡性结肠炎腹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灵枢》看六腑病的取穴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腑病亦即胃、大肠、小肠、膀胱、胆、三焦六腑出现传化失常,通降失调而为病,又因六腑与五脏相为表里,其生理功能多相互联系,故在病机变化方面亦常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5.
肠麻痹是由于肠壁肌肉因神经反射障碍而失去蠕动能力 ,以致肠管无力 ,肠腔内容物通过障碍的疾病。此病常发生于腹部大手术后 ,笔者在近年治疗此病 46例中 ,均采用针刺下合穴足三里、上巨虚 ,疗效显著 ,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46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例。年龄 6~ 67岁 ,其中 ,男性 30例 ;女性 1 6例 ,46例患者中 ,胃切除术后 7例 ,胆囊摘除术后 9例 ,直肠癌术后 1 1例 ,结肠癌术后 8例 ,子宫肌瘤剥离术后 3例 ,脑瘫 5例 ,截瘫 3例。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取双侧足三里、上巨虚。2 .2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所选取的穴位处用75 %的酒精常规消毒 …  相似文献   
6.
1 概要  针灸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五千年的劳动历史过程中,靠一点点的劳动经验总结,然后形成的独自理论体系的一门医术。腧穴学是针灸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针灸术的理论基础。我们前人规定取用的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也是随着对疾病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中而定出的。在取穴的范围上更为广泛,定位上更为准确,疗效上更为显著。笔者也正与前人一样,不拘泥于前人理论经验认识,根据现代疾病的发病规律,结合现代医学理论体系,独创了一个治疗十二指肠疾患的穴位。定名为“十二指肠下合穴”。在临床上治疗十二指肠疾患,疗效明显。2 …  相似文献   
7.
下合穴为针灸特定穴之一,指手三阳经在下肢所设的三个合穴,结合足三阳经的三个合穴,共称下合六穴。根据《灵枢,四时气》篇:“邪在腑,取之合”而立论。《素问,咳论》篇指出:“治脏者,取其俞,治腑者,取其合”。《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荥腧治外经,合治内腑”。进一步明确了合穴的治疗作用。诚然,下合六穴对腑病确有显著的疗效,故特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齐刺胆的下合穴对实验性胆绞痛豚鼠血浆β-内啡肽(β-EP )和八肽胆囊收缩素( CCK-8)的影响以及镇痛效果,为临床治疗胆绞痛选择新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60只成年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药物组(20只)和齐刺组(20只)。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置正常饲养,模型组、药物组、齐刺组均造模。造模成功后,药物组予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腹腔注射;齐刺组取双侧阳陵泉穴进行齐刺,每日1次,连续治疗5天。治疗结束后15 min内处死各组豚鼠,腹主动脉采取新鲜血液,匀浆、离心后分离血浆,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β-EP和CCK-8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浆中β-EP和CCK-8含量显著升高( P<0.01);药物组和齐刺组血浆中β-EP和CCK-8含量均比模型组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组、齐刺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齐刺法刺激阳陵泉穴对实验性胆绞痛豚鼠有镇痛作用,可能与改善豚鼠血浆β-EP和CCK-8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针灸学》教材在十四经穴以外,都有一个特殊的、被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特定穴"。其实,特定穴是现代人总结的命题,古代文献没有特定穴一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