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研究汉族老年人微笑特征的增龄性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帮助恢复老年人笑容美观。方法 2013年3—9月间通过免费口腔检查筛选出56名60岁以上(男女各半)个别正常牙合汉族老年人为实验组,50名18~35岁(男女各半)个别正常牙合汉族青年人为对照组,拍摄其姿势位微笑照片,使用微笑美学特征测评系统CoSmileMAA1.0版软件对有关微笑美学指标进行测量。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汉族男性老年人微笑位口角宽度、微笑位唇间隙、微笑时下唇上缘与上切牙切缘距、微笑线比率为[(65.73±4.98)、(12.85±2.93)、(2.72±1.55)mm、(0.79±0.54)],青年人为[(66.02±4.27)、(13.22±2.88)、(2.05±1.76)mm、(0.94±0.36)],汉族男性老年人与青年人相比,微笑位口角宽度、微笑位唇间隙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微笑时下唇上缘与上切牙切缘距增大,微笑线比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汉族女性老年人微笑位口角宽度、微笑位唇间隙、微笑时下唇上缘与上切牙切缘距、微笑线比率为[(62.26±4.96)、(11.67±2.46)、(1.34±1.07)mm、(1.20±0.86)],青年人为[(60.63±7.57)、(12.44±3.92)、(1.10±0.96)mm、(1.09±0.64)],汉族女性老年人与青年人相比,微笑位口角宽度、微笑时下唇上缘与上切牙切缘距、微笑线比率增大,微笑位唇间隙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汉族老年人微笑特征有增龄性变化,且此变化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正常牙合的汉族老年人微笑美学特征的性别差异. 方法 筛选56名60~66岁(男女各28名)正常牙合汉族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拍摄其正面息止位及姿势位微笑照片,使用微笑美学特征测评系统CoSmileMAA1.0版软件对有关微笑美学特征的指标进行测量. 结果 老年人的息止位鼻翼宽度、微笑位鼻翼宽度、息止位上唇长度、微笑位上唇长度、息止位唇间隙、微笑位唇间隙、唇间隙变化值、息止位口角宽度、微笑位口角宽度、口角宽度变化值、上唇下缘与上切牙切缘距、下唇上缘与上切牙切缘距、微笑线比率及微笑类型存在性别差异(P<0.05);微笑时,老年女性唇间隙变化(10.7±1.9)mm较男性(11.3±1.6)mm明显,男性口角宽度变化(14.1±1.6)mm较女性(1 3.4±1.3)mm明显,男性微笑线比率0.9±0.2较女性1.1±0.5小(均P<0.05),老年女性拥有更加美观的微笑;老年女性微笑以高位微笑为主[15例(53.6%)],男性以中位微笑为主[17例(60.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3,P<0.05). 结论 正常牙合的汉族老年人微笑美学特征有性别差异,可通过改变上颌切牙长度和微笑线比率帮助老年人拥有更美观的微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人类β-防御素2(HBD-2)在口腔上皮细胞中表达的影响,为口腔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分成3组,分别为孢子、菌丝及灭活的白色假丝酵母菌组;将KB细胞与孢子相、菌丝相及灭活的白色假丝酵母菌培养3、6、12、24h后,采用ELISA试验检测各组KB细胞培养液中HBD-2的表达,重复检测3次,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黏附KB细胞的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总数由(1.83±0.64)CFU/cm2下降至(0.18±0.09)CFU/cm2,但活力未发生改变,菌丝转换率由(28.16±5.14)%增高至(80.18±10.14)%;感染24h后孢子相、菌丝相及灭活的白色假丝酵母菌组HBD-2分别为(60.08±6.47)pg/ml、(81.52±8.20)pg/ml、(64.81±7.35)pg/ml,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在特定时间内可使口腔上皮细胞上调HBD-2表达,菌丝进一步侵袭后,HBD-2的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4.
周芳  李子夏    斌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0):2787-2788
目的探讨聚维碘酮与西砒氯铵对小鼠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小鼠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45只小鼠分为西砒氯铵组、聚维碘酮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分别给予西砒氯铵含漱液、聚维碘酮溶液和生理盐水。比较三组小鼠口腔黏膜萎缩、红斑评分、菌落数及镜检阳性率的差异。结果西砒氯铵组小鼠口腔黏膜萎缩和红斑评分由0 d时(2.42±0.80)和(2.78±0.94)降低到12 d的(0.63±0.24)和(0.95±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7 d和12 d时黏膜萎缩评分低于聚维碘酮组和对照组(P<0.05)。西砒氯铵组小鼠口腔真菌培养菌落数由0 d时(6.53±1.58)cfu/ml降低到12 d的(0.81±0.43)cf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7 d和12 d时菌落数低于聚维碘酮组和对照组(P<0.05)。西砒氯铵组小鼠口腔真菌镜检阳性率由100%降低到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7 d和12 d时,西砒氯铵组和聚维碘酮组真菌镜检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聚维碘酮比较,西砒氯铵含漱液对小鼠口腔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黏膜萎缩、红斑等症状的缓解效果更好,清除真菌的作用更强,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4,(8):942-944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模型免疫功能与血清因子的变化,为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与发展机制提供参考。方法:SD清洁级大鼠60只平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左旋咪唑组各20只,模型组和左旋咪唑组都建立了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均给予正常饮食水,左旋咪唑组采用20mg/kg剂量灌胃,应用30d。结果:所有大鼠模型均出现口腔溃疡,正常对照组大鼠口腔未发现明显变化。左旋咪唑组大鼠发生溃疡的数目明显少于模型组,同时溃疡持续时间缩短、间隔时间延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大鼠外周血中的CD4+细胞比例明显降低,而左旋咪唑组的大鼠外周血中的CD4+细胞比例高于模型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旋咪唑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血清中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衡和血清相关因子在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左旋咪唑可以有效的治疗大鼠复发性口腔溃疡,具体机制在于调节免疫功能与细胞因子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