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眼科学   2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赖燕  刘稳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9):1158-1160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淋巴瘤临床误诊的常见原因。方法:分析8例有多次误诊经历的鼻腔鼻窦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误诊时间2~12个月,误诊次数2~5次,误诊病种有鼻炎、鼻窦炎、坏死性肉芽肿、风湿热、霉菌性鼻窦炎、干燥性鼻炎、上颌窦癌、鼻窦神经内分泌肿瘤、鼻息肉、鼻前庭炎、鼻中隔偏曲。最终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K/T细胞型7例,B细胞型1例。误诊原因包括医生认识不足、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活检取材不当、病理表现缺乏特异性。结论:鼻腔鼻窦淋巴瘤临床易误诊,提高认识、恰当取材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减少误诊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PRDM1基因在喉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为研究对象,探讨抑癌基因PRDM1对喉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8例喉癌组织及同期12例患者声带息肉组织中PRDM1蛋白的表达,对喉癌中PRDM1在不同原发部位、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RDM1在声带息肉中的阳性表达率(10/12,83.3%)明显高于喉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17/38,44.7%),经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癌组织中PRDM1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与原发部位及病理分级无相关性(P〉0.05)。结论喉癌的发生与抑癌基因PRDM1的失活有关,因此PRDM1可能成为喉癌早期诊断、研究基因治疗及判断预后的重要靶基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程负压浅部吸痰联合气管内滴药在喉癌患者术后吸痰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喉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并同时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按全程负压浅部吸痰联合气管内滴药的个性化吸痰法进行气道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气道黏膜损伤率、痰痂形成率、肺部感染率、患者吸痰依从性及其家属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气道黏膜损伤率、痰痂形成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依从性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全程负压浅部吸痰联合气管内滴药对喉癌患者术后进行气道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降低气道黏膜损伤、痰痂形成率等并发症,不会增加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小型猪肌源性诱发前庭电位(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VEMP)的最佳检测方法。方法选取正常成年的雌性小型巴马香猪,以3%戊巴比妥钠+速眠新Ⅱ进行麻醉之后,用自制装置进行固定,1000Hz强短声诱发颈部伸肌肌源性电位和咬肌肌源性电位,并记录其波形;结果颈部伸肌诱发肌源性电位,第一个正向波P的潜伏期7.65±0.64ms,振幅1.66±0.34uv,80dBSPL的引出率为75%;咬肌诱发肌源性电位,第一个正向波P的潜伏期7.60±0.78ms,振幅1.31±0.28uv,80dBSPL的引出率为66%。结论小型猪颈部伸肌和咬肌在强声下诱发的肌源性电位潜伏期和阈值均一致;颈部伸肌部位所记录到的VEMF波幅稍高于咬肌部位记录到波幅;但相比之下,咬肌位置表浅,便于定位,肌肉组织发达,肌紧张性强,更易于肌源性诱发电位的记录。  相似文献   
6.
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piral ganglion cells,SGCs)为双极神经节细胞,是听觉传导通路的第一级神经元,其周围突与毛细胞相连,中枢突则参与组成听神经。螺旋神经节细胞在声音信号的传递与编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容易在接触耳毒性药物、强噪声、神经营养因子(NTFs)缺乏、衰老、缺血-再灌注等因素而导致不可逆的损伤,并且引起听力损失。由于螺旋神经节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终末细胞,损伤后难以修复,使得神经性耳聋的治疗更加困难。研究发现神经营养因子和干细胞可以诱导死亡的螺旋神经节细胞再生(Regeneration)。本文将从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损伤机制和螺旋神经节细胞再生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正常小型猪不同记录部位(颈部伸肌、咬肌)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VEMP)波形图,并与大鼠的VEMP波形图进行比较;方法各选取12只前庭功能正常的大鼠和小型猪,进行麻醉之后,用自制装置进行固定,1000Hz强短声诱发颈部伸肌、咬肌肌源性电位,并记录其波形;结果大鼠颈部伸肌诱发的肌源性电位,第一个正向波P的潜伏期为6.45±0.23ms,振幅约1.45±0.49uv,80dB SPL引出率为58%;咬肌诱发肌源性电位,第一个正向波P的潜伏期为6.38±0.34ms,振幅约1.57±0.35uv,阈值80dB SPL引出率为50%。小型猪颈部伸肌诱发肌源性电位,第一个正向波P的潜伏期7.65±0.64ms,振幅1.66±0.34uv,80dBSPL的引出率为58%;咬肌诱发肌源性电位,第一个正向波P的潜伏期7.60±0.78ms,振幅1.31±0.28uv,80dBSPL的引出率为50%。结论小型猪和大鼠不同部位记录得到的VEMP,只有振幅和引出率的差异,而潜伏期没有统计学意义;从波形的重复性、波幅的大小、引出率以及潜伏期的综合考虑,小型猪咬肌部位记录的VEMP波形优于颈部伸肌,大鼠颈部伸肌记录得到的VEMP波形优于咬肌;在相同部位记录到VEMP第一个正向P波的潜伏期时间、波幅的大小方面小型猪较大鼠的稍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沉默Gankyrin基因对喉鳞癌Hep-2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影响?方法:用siRNA沉默喉鳞癌Hep-2细胞中的Gankyrin基因,运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及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转染前后Ganky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细胞划痕损伤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Matrige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Gankyrin下调后p53蛋白的表达?结果: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ankyrin siRNA组Gankyrin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siRNA组和未处理组(P < 0.001)?CCK-8法显示Gankyrin siRNA组细胞增殖速度明显下降(P < 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Gankyrin siRNA组细胞凋亡率[(7.70 ± 1.12)%]明显高于对照siRNA组[(2.34 ± 0.32)%]和未处理组[(1.82 ± 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与两对照组相比,Gankyrin siRNA组G1期比例增加,S期比例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01)?细胞划痕损伤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Gankyrin siRNA组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减弱(P < 0.01);Matrigel侵袭实验显示Gankyrin siRNA组细胞侵袭能力与对照siRNA组和未处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Gankyrin表达下调增加了Hep-2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论:Gankyrin表达下调能抑制Hep-2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可能与细胞凋亡?细胞周期改变及p53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双侧杓状软骨固定(ACF)与喉返神经麻痹(RLNP)引起的声带麻痹非常相似.本文的目的寻找两组病变的不同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骨髓间质细胞植入变性骨骼肌修复面神经缺损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骨髓间质细胞植入微波变性骨骼肌桥接大鼠面神经缺损,研究骨髓间质细胞在面神经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骨髓间质细胞培养;大鼠面神经10mm缺损模型制备、手术修复及细胞移植;对大鼠移植段再生神经电生理测试并进行轴突计数。结果术后二周,细胞植入组轴突再生明显;术后八周,细胞移植组再生轴突计数、神经传导速度及动作电位振幅均高于单纯变性骨骼肌组。结论骨髓间质细胞植入可以促进面神经损伤的修复。然而,骨髓间质细胞移植的确切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