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淋球菌外膜蛋白NspA基因重组子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构建淋球菌标准株外膜蛋白NspA基因重组子,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外膜蛋白NspA。方法提取淋球菌标准株基因组DNA,PCR扩增其NspA基因,插入表达质粒载体pET-30c(+)中,构建pET-NspA重组子,转化表达宿主大肠杆菌BL21(DE3),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表达蛋白。结果成功构建了淋球菌标准株的pET-NspA大肠杆菌表达重组子,经IPTG诱导表达后,该蛋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结论淋球菌外膜蛋白NspA在大肠杆菌中的成功表达,为研究该蛋白的免疫学性能、制备抗体和研制预防淋病的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体外评价Β-半乳糖苷酶基因工程乳酸菌缓解乳糖对细胞毒性作用的效果。方法建立乳糖细胞毒性作用CACO-2细胞模型,采用形态学观察及细胞增殖活性等指标检测该菌对乳糖细胞毒性的作用效果。结果成功建立乳糖细胞毒性作用CACO-2体外模型,所构建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工程乳酸菌能够保护细胞耐受乳糖毒性而呈现正常形态,并能提高乳糖作用下的细胞活性(P<0.01)。结论Β-半乳糖苷酶基因工程乳酸菌在体外可显著的降低乳糖的细胞毒性作用,为进行其食品级改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8种有机酸和双歧杆菌有机酸代谢产物的方法。[方法]优化色谱分离和检测条件,以甲醇-0.01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pH2.8)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用C18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于215nm处检测8种有机酸及双歧杆菌培养基中的乙酸和乳酸。[结果]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草酸、抗坏血酸的线性范围为0.001~0.2g/L,酒石酸、苹果酸、乳酸、乙酸、柠檬酸和丁二酸的线性范围为0.01~2.5g/L(r﹥0.9996),细菌培养基中乳酸和乙酸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4%~104.3%,92.8%~98.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3%和1.00%。[结论]本方法灵敏快速,可为了解细菌的生长状况和优化培养条件提供参考,并能够通过检测培养基中有机酸的种类和相互比例,用于细菌的分类鉴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汶川大地震后绵竹灾民集中安置点流行性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es,Nm)带菌状况,为预测疫情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绵竹灾区二号桥灾民集中安置点和体育场灾民集中安置点进行单纯随机抽样,采取咽拭子样品887份,采用TaqMan-MGB探针RT-PCR技术以及试剂盒RT-PCR法进行检测.结果 887份咽拭子检出3例阳性.结论 灾区与四川省及全国其它地区往年带菌率相比流脑带菌率较低,发生流脑疫情的可能性不大,说明灾后卫生防疫等相关部实施的防御措施积极有效,但针对灾区实际环境,进一步的卫生防疫工作不可懈怠.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出消毒实验中评价消毒因子对病毒灭活效果的指示噬茵体。方法比较研究噬菌体T4、ψX174D和f2对戊二醛消毒剂的抵抗力。消毒剂对噬菌体的灭活效果采用悬液定量灭活试验、中和剂鉴定试验、噬菌体的检测采用双层琼脂法。结果①3000mg/L的戊二醛对噬菌体T4作用20min,或6000mg/L的戊二醛对噬菌体T4作用5min即可达到消毒水平(对噬菌体T4的灭活对数值(LIV)或噬菌体T4的对数减少值CLRV)(log10No-log10Nt)≥4.00log10];②2500mg/L的戊二醛对噬菌体似174D作用20iln,或5000mg/L的戊二醛对噬菌体ψX174D作用5min达到消毒水平;③4000mg/L的戊二醛对噬菌体力作用40min,或8000mg/L的戊二醛对噬菌体,2作用10min达到消毒水平。结论上述三种噬菌体对戊二醛的抵抗力由强到弱为。噬菌体f2〉噬茵体T4〉噬菌体以ψX174D。  相似文献   
6.
目的 扩增四株淋球菌外膜蛋白PI基因,构建pET30b-PI-NG重组子,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外膜蛋白PI.方法 采集临床淋球菌四株,提取细菌基因组DNA,PCR扩增外膜蛋白PI基因,与克隆载体pBS-T连接,构建pBS-T-PI-NG重组子,测序,目的基因插入表达质粒载体pET30h中,构建pET30h-PING重组子,转化表达宿主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蛋白质表达,SDS-PAGE初步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了四株淋球菌的pET30b-PI大肠杆菌表达重组子,经IPTG诱导表达后,其中三株获得表达的目的蛋白PI。结论 本研究为PI蛋白免疫学特性的研究、抗体制备、以及预防淋病疫苗的研制莫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成都市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成都市6个社区卫生服务试点社区的所有COPD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逐户走访填写问卷并结合查阅病案的方法对446名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患者的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疾病相关内容,对待疾病的态度,卫生服务利用信息以及相关卫生费用等.结果 成都市社区COPD患者门诊利用率为53.04%,年均门诊次数为6.04±4.05.COPD患者住院就诊率为18.22%,年均住院次数为6.10±2.61,年均住院时间为(51.65±15.91) d.COPD患者对综合性医院和较大的医院的利用率为45.33%,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率为18.22%.影响COPD患者门诊就诊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患者种类、对疾病的态度、病情严重程度和医疗负担形式.影响COPD患者住院与否的主要因素有职业、患者种类、病情严重程度、医疗费用负担形式与家人态度.文化水平、收入、职业、对疾病的态度以及医疗费用负担形式则是影响COPD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主要因素.结论 成都市社区COPD患者对卫生服务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较低;有较多的因素影响患者对卫生服务的利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沙门菌侵袭蛋白A,并对表达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方法提取沙门菌基因组模板,PCR扩增侵袭因子invA基因目的片段,插入表达质粒载体pET-30c(+)中,构建pET—invA重组子,经双酶切和测序证实后,转化表达宿主大肠杆菌BL21(DE3),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镍琼脂糖凝胶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鉴定表达蛋白。结果成功构建了沙门菌pET—invA大肠杆菌表达重组子,实现了该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分离纯化的表达产物纯度达到电泳纯。结论沙门菌侵袭蛋白A的成功表达和分离纯化,为该蛋白的免疫学性能研究、相应抗体的制备以及沙门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致感染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致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 s)情况 ,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性疾病。方法 采用 Miroscan Walk Away4 0全自动细菌分析仪 ,对临床分离的 10 0株致感染大肠埃希菌进行细菌鉴定、抗生素敏感性测定和产 ESBL s判定。结果 所测抗生素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在 5 0 %以上的占 14种 ,耐药率最高的为氨苄青霉素 ,亚胺硫霉素最为敏感 ,耐药菌株耐受抗生素种类从 1到 19种 ,多重耐药菌株占 93% ,产 ESBL s菌株为 4 9% ,产 ESBL s株对绝大部分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非产 ESBL s株。结论 致感染大肠埃希菌普遍耐药 ,尤其多重耐药广泛流行 ,临床医师须高度重视本医院和本地区大肠埃希菌的药物敏感模式与流行分布 ,合理使用各种抗生素以减缓细菌耐药对其的筛选压力 ,控制耐药菌株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连续消毒中大肠杆菌O 157∶H 7对消毒剂抗力的变化及抗力与质粒pO 157、染色体DNA的关系。方法用四种消毒剂连续消毒5株大肠杆菌O 157∶H 7 50代,对比消毒前后试验菌对四种消毒剂的抗力、pO 157酶切图谱和染色体DNA酶切图谱。结果连续消毒50代后,试验菌对二氯异氢尿酸钠、碘伏、季铵盐的抗力增加,对洗必泰的抗力不变。经二氯异氢尿酸钠、季铵盐消毒后的pO 157酶切图谱和原始菌不同,经碘伏、洗必泰消毒后的pO 157酶切图谱与原始菌相同;经二氯异氢尿酸钠、碘伏、季铵盐消毒后细菌染色体DNA X baⅠPFGE酶切图谱均发生条带数目和位置的改变;经洗必泰消毒后细菌染色体DNA X baⅠPFGE酶切图谱不变。结论连续消毒会使试验菌对二氯异氢尿酸钠、碘伏、季铵盐的抗力增加。对二氯异氢尿酸钠、季铵盐抵抗力增加的原因可能与质粒pO 157和染色体DNA的结构改变有关;抵抗碘伏的基因则位于染色体DNA上,对碘伏抗力增加与染色体DNA结构改变有关而与质粒pO 157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