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5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2岁,于2013-09-16我院体检颈部B超提示:甲状腺右侧叶内见一低回声结节,大小1.9 cm ×1.3 cm,境界清,内部回声欠均匀(图1A、B).无不适症状,否认高血压病史,直系亲属中无甲状腺病史.体格检查:右侧甲状腺饱满,腺体可触及一枚2 cm×1 cm大小结节,质中,无明显触痛,随吞咽上下活动,颈部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辅助检查: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旁腺素、降钙素正常.颈部增强CT提示:右叶甲状腺外形增大,内可见形态不规则的低密度病灶,呈分叶状,边界清楚,增强后轻度强化.于2013-09-30行手术探查,术中见右侧甲状腺上极背侧肿块1枚,与喉肌粘连明显,约1.5 cm大小,质中,界尚清,无明显钙化,行右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术中冰冻病理诊断考虑副神经节瘤、甲状腺髓样癌、小梁状肿瘤等可能,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切除术.病理报告:(右侧甲状腺后方)副神经节瘤.肿瘤累及周围骨骼肌,紧贴切缘,瘤体个别脉管内见肿瘤组织,见少许肿瘤细胞核大、畸形,可见个别核分裂象.免疫组化:CK(-),TTF1(-), CgA(+),Syn(+),CD56(+),Calcitonin(-),S-100支持细胞(+),CD31血管(+),HBME1 部分(+),Ki-67(+) 5%~10%(图1C、D).患者术后无相关并发症,且未行进一步治疗,随访2年,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  相似文献   
2.
沙敏  李勇  李静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4):663-666
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常常表现为鼻腔及鼻窦黏膜长达3个月以上的的慢性持续性炎症,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健康问题。其患病率高,经过规范化药物治疗后的复发及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使其临床疗效未令人满意。长期慢性炎症的刺激下,CRS组织重塑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并最终导致了黏膜组织结构及功能的改变。组织结构改变往往难以逆转,给疾病治疗增加难度,与此同时导致疾病进一步慢性化及难治化。CRS组织重塑的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被认为是多因素共同调控产生的结果。细胞因子在慢性鼻窦炎炎症及重塑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目前很多细胞因子被证实与CRS组织重塑存在密切相关性,其中转化生长因子-beta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研究最火热,其被公认为致纤维化最强的因子,参与调控多器官组织重塑。TGF-β1已被证实在慢性鼻窦炎炎症及重塑机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通过与其受体c-Met结合在多个细胞及组织中发挥各种生物学效应,已被证实能影响TGF-β1的表达以及具有抗纤维化作用,HGF/TGF-beta1的平衡在CRS组织重塑中有着关键的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2个因子及其平衡在CRS组织重塑机制中所起作用和现有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中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转录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对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 运用甲基化特异性FCR和半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54例鼻咽癌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转录表达水平,分析鼻咽癌组织中hMLH1甲基化与临床资料的关系,以及hMLH1甲基化对转录表达的影响.结果 54例鼻咽癌组织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为42.59%(23/54),鼻咽癌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资料无关.23例甲基化鼻咽癌组织hMLH1基因相对转录表达水平为0.939 6±0.037 5,31例非甲基化鼻咽癌组织hMLH1基因相对转录表达水平为0.951 3±0.055 1,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资料及转录表达水平均无关,表明其转录表达可能不受甲基化调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RUNX3基因甲基化与鼻咽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对54例鼻咽癌组织、18例慢性鼻咽炎症组织和20例正常鼻咽上皮组织的RUNX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结果 RUNX3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启动子甲基化频率为59%(32/54);而在慢性鼻咽炎症组织和正常鼻咽上皮组织中均未检测到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RUNX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生物学行为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 RUNX3基因甲基化具有肿瘤特异性,RUNX3基因甲基化参与鼻咽癌发生发展,但目前尚不能作为判断鼻咽癌临床预后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正儿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病率呈持续增加趋势,发达国家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中的患病率甚至高达40%;国内的调查结果差异较大,儿童AR的患病率波动在3.3%~43.0%之间~([1,2])。儿童AR常常伴发其他呼吸道疾病如哮喘、咳嗽综合征、分泌性中耳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和慢性鼻窦炎等~([3])。另外,AR可影响患儿的在校表现与学业,还与儿童期精神抑郁和自杀倾向等心理  相似文献   
6.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specific immunotherapy,AIT)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来,其在基础研究、脱敏制剂(变应原疫苗)标准化、适应证、给药方式以及安全性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最初的专家意见到以循证医学研究为依据的指南,涉及AIT的国内外指南、共识等指导性文件不断更新,特别是国内从事变应性疾病临床诊治的医务工作者,与时俱进,开展诸多由中国学者主持的循证医学研究,从而不断改版、更新符合我国国情的AIT相关指导性文件,且步伐越来越快.  相似文献   
7.
鼻部炎症性疾病临床主要包括变应性鼻炎(AR)、非变应性鼻炎(NAR)和慢性鼻窦炎(CRS),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涉及遗传学、免疫调节、炎症介质、环境因素、微生物群状态等多方面,传统药物治疗后部分患者症状仍无法缓解或出现不必要的副作用,且容易反复发作或呈慢性持续状态,因其发病多与免疫失衡相关,免疫调节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免疫调节剂的品种和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包括化学合成制剂、生物制剂、人和动物免疫系统的产物、中药及其制剂等。但免疫调节剂治疗鼻部炎症疾病缺乏高水平的循证医学证据,使用尚不规范,因此,我们特组织该领域有经验的中青年鼻科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免疫调节剂治疗鼻部炎症性疾病专家共识,本共识从鼻部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角度出发,系统总结了鼻炎及CRS常用免疫调节剂的免疫作用机制、临床研究证据、适应证、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以供临床医生在选择和应用免疫调节剂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疫情世界大流行的严峻局面,全社会接种疫苗构建完整的免疫屏障已经成为抗击疫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截至2021年11月初,我国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3亿剂次。近来全国多地已经陆续开始为3~11岁的儿童接种新冠疫苗。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病变,需要鼻喷或口服抗过敏药(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等)进行对症治疗,和/或进行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建立免疫耐受。为了顺利推进和实施新冠病毒疫苗在AR儿童的接种工作,东方过敏联盟牵头组织了国内知名的耳鼻咽喉科、变态反应科和儿科专家,在系统复习国内外文献证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的临床经验制订了本共识,旨在指导儿童AR患者,特别是接受AIT的患者,进行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接种,构建群体免疫的屏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27基因甲基化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对5个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TWO3、HNE1、HONE1)和1个正常鼻咽上皮细胞株(NP69),54例鼻咽癌组织和20例正常鼻咽上皮组织的P27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半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加入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后CNE1和CNE2中P27基因转录表达的变化,分析鼻咽癌组织中P27基因甲基化与临床因素的关系以及去甲基化对P27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结果正常鼻咽上皮细胞株NP69及20例正常鼻咽上皮组织中均未检测到P27基因甲基化;5个鼻咽癌细胞株中P27基因甲基化频率为80%(4/5),54例鼻咽癌组织中P27基因甲基化频率为63%(34/54),二者与正常鼻咽上皮细胞株及正常鼻咽上皮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P27基因甲基化状态与患者年龄、性别、T分期、N分期、TNM分期、病理类型等临床因素均无相关性(P>0.05),经5-氮-2-脱氧胞苷处理后CNE1和CNE2中P27基因的转录表达增加。结论P27基因甲基化与...  相似文献   
10.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specific immunotherapy,AIT)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来,其在基础研究、脱敏制剂(变应原疫苗)标准化、适应证、给药方式以及安全性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最初的专家意见到以循证医学研究为依据的指南,涉及AIT的国内外指南、共识等指导性文件不断更新,特别是国内从事变应性疾病临床诊治的医务工作者,与时俱进,开展诸多由中国学者主持的循证医学研究,从而不断改版、更新符合我国国情的AIT相关指导性文件,且步伐越来越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