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宣威昆明两地区肺腺癌中survivin表达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urvivin在宣威肺腺癌患者和昆明肺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探索宣威肺腺癌高发的原因。方法以宣威肺腺癌23例和昆明肺腺癌26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肺癌组织survivin蛋白水平的表达,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每组病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宣威肺腺癌、非宣威肺腺癌中survivin表达的阳性率和平均灰度,两组之间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宣威肺腺癌中survivin的表达明显高于昆明肺腺癌,宣威地区肺腺癌的发病机制与昆明地区有所不同。survivin蛋白的高表达可能是宣威地区肺癌高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肺癌的发病率在常见肿瘤中占首位,非小细胞肺癌已占到肺癌80%左右,且发病率仍在增长。绝大部分患者确诊非小细胞肺癌时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化疗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经验性化疗方案或不规范的化疗易导致患者耐药性的产生,以至化疗客观有效率低。随着新型抗肿瘤药物问世及分子生物学/基因遗传学的快速发展,已发现β-tubulinⅢ基因的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及预后密切相关,将可能成为指导个体化治疗、预测预后的重要生物标志物。根据β-tubulinⅢ基因表达水平、药物敏感情况及以β-tubulinⅢ为介导调控其上下游基因等针对个体化的基因治疗、生物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将是肿瘤学研究和临床肿瘤药物治疗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ERCCI是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NER)途径的限速酶,在NER中起到限速或调节作用,ERCCl还是人体重要的DNA修复基因家族重要成员,DNA损伤修复系统在维持基因组功能完整性、修复致癌因素所致的损伤以及抗癌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与肿瘤治疗和预后都有密切的关系.现综述ERCCl与肺癌的诊治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转移瘤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的适应证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79例经VATS治疗的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肺楔形切除47例,肺段切除15例,肺叶切除14例,肺叶切除联合胸壁部分切除3例。结果无住院死亡,术后呼吸功能不全2例,肺部感染4例,肺部漏气2例,经积极治疗予以治愈。结论VATS是治疗有手术指征的肺转移瘤首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用于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化疗的效果及耐受性。方法:67例Ⅲ期NSCLC手术患者,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其中,GT组32例,接受gemcitabine+docetaxel方案,与同期接受长春瑞滨(NVB)+DDP方案(NP组)35例作比较。结果:GT组,CR1例,PR14例,总有效率46.88%;NP组,CR2侧,PR16例,总有效率51.43%,两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后肿瘤分期下降两组分别为:GT组43.75%(14/32),NP组45.71%(16/3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用于NSCLC术前新辅助化疗效果肯定,该方案可作为NSCLC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可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6.
可吸收缝线皮内缝合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可吸收缝线在胸科手术切口,皮内缝合中应用的优越性与可靠性。方法将2007年01月至2009年04月施行的肺癌根治术438例,按缝合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可吸收缝线皮内缝合组和普通缝皮内缝合线组。针对切口液化、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切口愈合后外观、住院天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脂肪液化:可吸收缝线皮内缝合组(试验组)发生3例,普通缝线皮内缝合组(对照组)发生13例。切口感染:可吸收缝线组(试验组)发生5例,普通缝线组(对照组)发生21例,两组术后均未发现切口裂开。结论可吸收缝线在肺癌根治术切口皮内缝合中是安全可靠的,并且在处理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缩短术后平均住院日等方面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ERCC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首军  郭刚  陈楠  李高峰 《医学综述》2011,17(3):460-462
目的探讨DNA修复因子ERCC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NSCLC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17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石蜡标本制成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RCC1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各因素的关系。结果 117例NSCLC组织中ERCC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9.3%,ERCC1在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1)。ERCC1的表达与肺癌分化程度和组织学分型密切相关(P<0.05),ERCC1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41.6%)高于阴性表达组(28.0%)(P<0.05),ERCC1表达与NSCLC的预后相关。结论 ERCC1阳性者预后较好,提示其表达对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肿瘤组织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的阳性表达与铂类耐药的相关性.本研究探讨ERCC1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手术切除的113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的表达水平,其中58例接受含铂方案的新辅助化疗.采用x2检验、Logrank分析和COX风险模型等分析ERCC1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对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结果 ERCC1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ERCCI的阳性率在新辅助化疔组为46.7%要高于对照组21.05%,(x2=3.770,P=0.048).ERCC1阳性表达患者39例,有效率为53.85%.ERCC1阴性表达患者74例,有效率为51.35%.新辅助化疗后ERCC1(-)患者中位生存期(MST)为53个月,ERCC1(+)患者MST为37个月,ERCC1(-)和ERCC1(+)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8.3%和44.4%,(x2=0.033,P=0.856);5年生存率分别为为22.5%和18.5%,(x2=.096,P=0.757),它们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中ERCC1表达水平和TNM分期是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诱导NSCLC表达ERCC1,ERC1高表达患者新辅助化疗客观缓解率低,ERCC1是影响该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