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的自然病程中血清表面抗原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血清中HBV DNA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HBV感染自然病程的不同阶段,收集205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其中免疫耐受期(IT)组53例,免疫清除期(IC)组60例,低复制期(LR)组52例,HBeAg阴性肝炎组(ENH)组40例.应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中的HBsAg,采用FQ-PCR法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中的HBV DNA,用IFCC检测患者血清中的ALT和AST.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同时期的患者血清中HBsAg的中位数各不相同.免疫耐受期(IT)为1079IU/ml,免疫清除期(IC)为2005.5IU/ml,低复制期(LR)为5276IU/ml,HBeAg阴性肝炎期(ENH)为5923IUml,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BsAg与HBV DNA在免疫免受期及免疫清除期两者存在相关性,且呈负相关(IT r=-0.452,P=0.001;IC r=-0.455,P<0.001),在低复制期与HBeAg阴性肝炎期两者无明显相关性(LR r =0.241,P=0.086;ENHr=-0.069,P=0.633).结论 HBV慢性感染的不同阶段,患者血清中HBsAg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从免疫耐受期到HBeAg阴性肝炎期,患者血清中HBsAg浓度呈递增的趋势,而HBV DNA的浓度则呈递减的趋势.虽然在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清除期HBsAg与HBV DNA之间存在负相关,但低复制期及HBeAg阴性肝炎期两者之间则无明显的相关性.所以在临床实践中HBsAg的定量检测能否代替HBV DNA作为监测慢性乙肝患者病情变化的指标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HBeAg对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表型及功能的影响。 方法 以rmGM-CSF和rmIL-4定向体外诱导C57BL/6小鼠骨髓细胞分化成未成熟DC,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HBeAg刺激组、脂多糖(LPS)刺激组和HBeAg+LPS刺激组。以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变化,混合淋巴反应(MLR)检测DC促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2的分泌水平,CCK-8法检测HBeAg对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活力影响。 结果 HBeAg刺激后,CD11c阳性细胞百分数下降。 HBeAg可抑制DC表面MHC-Ⅱ、CD86的表达和DC促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且HBeAg可抑制LPS诱导的树突状细胞IL-12的分泌,细胞活力检测显示HBeAg对细胞没有明显毒性作用。 结论 HBeAg对树突状细胞的成熟有一定的负性调节作用,这可能是HBV的持续感染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对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s)细胞因子分泌及其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分离C57BL/6小鼠骨髓细胞,体外诱导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DCs),经CD11c磁珠分选纯化并用LPS刺激成熟后,分成3组:空白组、OVA组和HBe Ag组。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培养上清中IL-12p70和IL-10的分泌,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DCs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及细胞内Akt磷酸化水平。结果:HBe Ag组上清液中IL-12p70分泌水平以及DCs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较空白组和OVA组明显降低(P<0.05),而IL-10分泌水平及DCs细胞内Akt的磷酸化水平较其余2组明显升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e Ag能够减弱DCs的免疫功能,抑制后者分泌IL-12的同时,增加IL-10的分泌。这些改变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HBcAg和HBeAg对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离C57BL/6小鼠骨髓细胞,用rmGM-CSF和rmIL-4体外诱导为树突状细胞(DCs)后,按照干预条件分为对照组、HBcAg组和HBeAg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DCs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L-12、IL-10和IDO的分泌水平, Western blot法检测Akt 磷酸化水平,设置LY294002组为阳性对照探讨细胞因子分泌的可能调节机制.结果 HBcAg组上清液中IL-12水平以及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HBeAg组上清液中IL-12水平以及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IL-10和IDO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HBeAg组Akt的磷酸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LY294002组Akt的磷酸化水平较HBeAg组明显降低(P<0.05),并且上清液中IL-12水平较HBeAg组明显升高(P<0.01),IL-10和IDO的水平较HBeAg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相对于HBcAg的正性作用,HBeAg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DCs细胞因子分泌,减弱DCs的免疫功能,这可能是乙型肝炎慢性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HBe Ag对LPS诱导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影响。方法 体外诱导C57BL/6小鼠骨髓细胞分化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经CD11c磁珠分选纯化后将DCs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刺激组、HBe Ag+LPS刺激组。流式检测DC表型变化,混合淋巴反应(MLR)检测DC促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2的分泌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38磷酸化水平,并设置SB203580组为阳性对照探讨细胞IL-12分泌的可能调节机制。结果 LPS刺激未成熟DC引起细胞表面MHC-Ⅱ、CD86表达升高,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IL-12分泌量增高。HBe Ag可抑制LPS促进DC表面MHC-Ⅱ、CD86表达升高和促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的作用。LPS刺激DC可引起p38磷酸化水平升高,并呈时间依赖性;HBe Ag或SB203580预处理细胞再予LPS刺激,磷酸化p38表达和IL-12分泌较单纯LPS刺激组明显下降。结论 HBe Ag对LPS引起的树突状细胞的成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HBe Ag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下调LPS诱导的树突状细胞IL-12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小鼠模型疫苗HBVS—ecdCD40L融合基因表达载体并采用软件预测其所表达蛋白的合理性及生物活性。方法首先从质粒中扩增HBVS基因,并从小鼠淋巴细胞中扩增CD40L胞外段(extracellulardomain,ECD)基因。然后通过RT—PCR法将其串联并与载体相连接,完成构建后采用软件分析其所表达蛋白是否与预期一致。结果构建小鼠模型表达载体并通过软件分析HBVS、ecdCD40L两个基因连接之后其蛋白的疏水性和亲水性无改变,也没有出现新的表位。连接链(1in—ker)不影响融合蛋白的二级结构。结论该载体的设计符合预期,其表达的融合蛋白保留了HBVS和小鼠CD40E胞外段的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