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择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5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组(n=43)和奥扎格雷钠单药对照组(n=42),治疗疗程共14天。在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the nan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和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的NIHSS、AD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临床有效率达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用药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较好,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观察及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脑出血早期血肿不均匀密度与血肿扩大的关系。方法收集深圳市数家医院发病6h内行第1次头部CT检查,48h内复查头部CT的非手术脑出血病例资料,共120例。将入院后首次头部CT所示血肿按不同的密度分级标准评级,分为血肿密度均匀组和血肿密度不均匀组,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组年龄、性别、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出血量、纤维蛋白原浓度及血肿扩大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密度均匀组和密度不均匀组的年龄、性别、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纤维蛋白原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密度不均匀组血肿比密度均匀组血肿明显大(t=-3.660,P=0.000);血肿扩大发生率显著增高(χ2=5.40,P=0.026),但两组首次头部CT出血量无显著差异t=-1.005,P=0.317)。血肿密度不均匀组发生血肿扩大和不发生血肿扩大的出血量无显著差异(t=0.843,P=0.405)。结论较大血肿的密度更不均匀,密度不均匀血肿比密度均匀血肿更易出现血肿扩大。出血量不是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密度不均匀血肿可能是血肿扩大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不规则血肿形态的量化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不规则血肿形态是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之一,用数学方法推算出血肿的不规则指数(R),尝试用R值对血肿的不规则形态进行客观和量化的评价.方法 收集深圳市5家医院发病6 h内行第1次头颅CT检杏,48 h内复查头颅CT的非手术脑出血的病例资料,共120例,分为2组:血肿扩大组31例;血肿无扩大组89例.用图像测量软件测量脑出血患者头颅cT最大血肿平面的周长(L)、面积(s)、直径(A)、横径(B),计算周K/面积比值(L/S),设为X;以边缘光滑的椭圆形作为参照物,计算出以A、B为长、短轴线的椭圆周长/面积比值(L1/S1),设为X1.用测量得出实际血肿的x值除以参照物规则椭圆的xl值(X/X1),该比值称为R值,以R值来评价血肿不规则的程度.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R值与血肿扩大的关系.结果 120例脑出血患者中有31例患者发生血肿扩大,发生率为25.8%.R值越大,血肿的形态就越不规则,当R值≥1.3时,血肿的不规则形态渐显著.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在R值≥1.3为36.7%,明显高于R值<1.3时的18.6%(χ2=4.62.P=0.032).结论 R值可作为不规则血肿的评价工具.R值≥1.3时患者更易发生血肿扩大.是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对不同胰岛素抵抗(IR)状态的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用HOMA模型计算120例T2DM患者IR值(HOMA-IR),根据HOMA-IR进行分组,>3.0者70例随机分为A、B组,A组予胰岛素、吡格列酮治疗,B组单用胰岛素治疗,<3.0者50例纳入C组,单用胰岛素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达标情况,并按照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评价3组患者胰岛功能.结果:C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A组、B组,A组短于B组(P<0.05),达标时C组胰岛素日用量低于B组和A组(P<0.05);治疗2周后3组患者HOMA-β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HOMA-IR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A、B组与C组有统计学差异,A、B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于不同IR的初诊T2DM患者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对IR较重的患者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测量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 ABI),定量评估踝肱指数对老年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共80例,正常对照组80例。采用ImexNico—let Elite 100型便携式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测量病例组及对照组的ABI,分析ABI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80例脑梗死患者的ABI为0.92±0.07;对照组的ABI为1.10±0.06,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脑梗死组ABI〈0.90的占51%,对照组的ABI〈0.90的占4%,两组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踝肱指数(ABI)对老年脑梗死有预测价值,踝肱指数(ABI)小于0.90应高度警惕脑梗死的发生,并进行早期规范的干预治疗,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不规则指数(R)量化评价不规则血肿形态,分析血肿扩大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深圳市数家医院发病6h内行第1次头部CT检查,48h内复查头部CT的非手术脑出血病例资料,共120例,分为两组:(1)血肿扩大组31例;(2)血肿无扩大组89例.计算出评价血肿不规则程度的不规则指数(R).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到入院时间、入院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出血量、出血部位、纤维蛋白原浓度、不规则指数R与血肿扩大的关系.结果 120例脑出血患者中有31例患者发生血肿扩大,发生率为2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早期就诊头部CT扫描(OR 0.342,95%CI 0.169~0.693,P=0.003)、入院时的高收缩压(OR 3.897.95%CI 1.458~10.416,P=0.007)、不规则指数R≥1.3(OR 2.974,95%CI 1.128~7.845,P=0.028)均是脑出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期就诊头部CT扫描、入院时的高收缩压(>175mmHg)、血肿不规则指数R≥1.3时的患者血肿扩大发生率高,是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CCS)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1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谱等资料结果:2l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CCS者122例(58%),脑梗死组、脑出血组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组中发生CCS者分别为47例(42.0%)、63例(76.8%)和12例(75.0%),其中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为2、4、l例,出血性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缺血性卒中(P〈0.05)。,12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CCS患者中死亡25例(20.5%),88例无CCS患者中死亡9例(1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后CC$患者的心电图中以sT.T延长最为常见,、脑梗死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患者CK、CK-MB、AST、LDH水平较脑出血组低(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易合并CCS,应加强心脏功能的监护,保护心脏功能,防止心源性猝开据高最老辟存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MRI检查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20例经临床,MRI诊断明确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MRI影像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中,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是腔隙性脑梗死主要发病因素。临床分型以感觉运动型最多(占57%),MRI检查共发现168个病灶,基底节区最多(占56%),最小病灶为2×2mm。结论 腔隙性脑梗死易多发,MRI是目前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最佳方法。积极有效地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是防止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血糖与脑梗死预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汝香 《海南医学》2004,15(7):76-76
目的 通过对 10 0例脑梗死病人预后的回顾性分析 ,研究早期血糖变化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全部病例均在发病三天内入院 ,既往有糖尿病史不包括在内 ,所有病人均于 72小时内进行空腹血糖测定 ,将病人分为高血糖组与非高血糖组 ,观察两组间脑梗死预后的关系。结果  10 0例病人中 ,高血糖组 43例 ,非高血糖组 5 7例 ,两组未见统计学差异。死亡组 15例 ,存活组 85例 ,其中死亡组血糖平均值为 8.46± 3 .71mmol L ,存活组血糖平均值为5 .81± 1.86mmol L ,两者优势检验可见统计学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高血糖与脑梗死预后存在相关性 ,早期血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脑梗死病人的预后。高血糖可加重脑组织损伤 ,使脑梗死加重  相似文献   
10.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瘫痪程度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影响低钾型周期性瘫痪(HOPP)患者肢体瘫痪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80例HOPP患者的病历.应用单因素及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肢体瘫痪程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伴发胸闷、心悸、恶心、呕吐以及肌肉酸痛患者,血清镁离子水平降低、血清钾离子水平极低、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以及伴心电图异常的患者瘫痪程度明显严重.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血清镁<0.8 mmol/L(OR 8.3, 95% CI 1.0~68.4, P<0.05)、血清肌酸激酶>200 U/L(OR 1.1,95% CI 1.0~1.1, P<0.01)及血清钾1.5~1.8 mmol/L(OR1.3,95% CI 1.1~16.0, P<0.01)是影响HOPP患者瘫痪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镁离子水平降低、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及血清钾离子水平极低是HOPP患者重度肢体瘫痪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