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心静脉经皮下隧道留置的涤纶套导管,其涤纶套可被组织生长包绕而使导管在皮下固定并形成物理的感染屏障,在一部分病人中已作为长期血管通路使用,通常我们称其为长期血透导管。导管出口处一般均敷贴无菌纱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出口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以便掌握其动态,制定相应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6月医院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出口处分泌物培养阳性者,进行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结果共分离出76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70株占92.1%,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棒杆菌属,占48.7%、31.6%,革兰阴性菌5株占6.6%,真菌1株占1.3%;37株表皮葡萄球菌中,28株为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为75.7%;检出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结论引起出口处感染的多为条件致病菌,感染患者多为免疫力低下人群;建立分泌物细菌监测机制,必要时开展主动筛查,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多药耐药菌感染或定植,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同血管通路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存在的情况,比较两组不同的透析通路(内瘘、深静脉置管)进行透析治疗时微炎症状态的差别。方法:选择透析患者146例,其中内瘘患者110例,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患者36例;健康对照组选自本院健康体检中心122例,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各组数值的情况。结果:血液透析组hs-CR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瘘组与深静脉置管组比较,内瘘组hs-CRP明显低于深静脉置管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较高的微炎症状态,而不同血管通路其微炎症状态有明显差异。内瘘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明显低于深静脉置管(外瘘)组,提示临床上在血透患者建立通路时,应该首选内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重症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入选患者均采用深静脉置管建立临时血液通路,置换总量1 800~2 200 ml/次,每周治疗1~2次根据患者皮损及症状改善情况连续4~6次不等。结果:9例患者经45例次血浆置换治疗后,血液中TNF-α、IL-1β、IL-6、IL-8、IgG、IgA促炎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呈显著降低趋势。皮损明显好转,脓疱结痂、脱落,关节红、肿、疼痛消失,经药物使用逐渐减量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血浆置换对重症银屑病是一种疗效快、疗程短的治疗方法,它能迅速清除体内的炎症介质及免疫复合物,有效地控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的一种替代治疗手段,而常规的透析方法经常出现一些心血管并发症,透析中高血压就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3.01%。透析中高血压所引起患者的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严重干扰了正常血液透析的进行。为减少常规透析过程中所发生的高血压,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社会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对于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或人造血管搭桥受到限制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带涤纶环的长期血液透析导管是较好的补充形式,但导管功能不良是其主要的并发症,是降低其使用寿命,影响透析充分性的主要因素.尿激酶(UK)治疗导管功能不良已有较多报道,但对其溶栓治疗的具体方案并无共识.为了较好的控制导管功能不良,延长导管使用寿命,我科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两种溶栓方案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妊娠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是一种发生于妊娠末期的妊娠合并症,主要特点是肝细胞在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脂肪变性,急性肝功能衰竭,多伴有多脏器功能损害。血浆置换是通过膜式血浆分离器,分离出血浆并弃去,清除血中增高的胆红素、脂质及肿瘤坏死因子、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永久性双腔透析导管栓塞后用尿激酶导管内微泵注射溶栓的效果。方法 56例永久性双腔透析导管栓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为尿激酶5万u+生理盐水4mL各取2mL分别进行单针双腔管两头封管。26例治疗组为尿激酶10万u+生理盐水20mL各取10mL分别从单针双腔管两头微泵注入,30分钟推注完毕,通过每次透析的血流量和上机前抽吸导管通畅例次,比较它们的溶栓疗效。结果永久性双腔透析导管栓塞后导管内微泵缓慢推注尿激酶溶栓与尿激酶封管溶栓比较,透析的血流量和导管的通畅率明显增高。结论永久性双腔透析导管栓塞后导管内微泵缓慢注射尿激酶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患者对健康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准确评估患者学习需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 ,我们对我院干部病房的住院患者进行了学习要求内容调查及学习需求排序 ,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病房患者基本状况 :年龄50~60岁4例 (5 % ) ,61~70岁22例 (44% ) ,71~80岁24例 (48% ) ,性别 ,男43例 (86% ) ,女7例 (14% )。文化程度 :小学2例 (4% ) ,初中7例 (14 % ) ,高中20例 (40 % ) ,大学18例 (36% )。最近我们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从1999年1月~1999年10月期间在我院干部病房住院的50名患者进行了健…  相似文献   
10.
程亚菲  潘恬  王晓梅 《海峡药学》2009,21(7):143-144
目的 探讨马铃薯贴片与湿热敷治疗动静脉内瘘(interhal arteriovenous fistula,IAVF)使用过程中出现皮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血液透析患者(均建立了动静脉内痪)在使用内瘘穿刺过程中出现皮下血肿的护理治疗,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40例通过局部止血处理24h后予湿热敷。治疗组血肿形成后立即用新鲜马铃薯薄片贴敷,24h后用湿毛巾热敷10~20min后再用马铃薯片贴敷,每日2次。结果 治疗组:1周内血肿完全吸收消退。无1例出现局部皮下硬结。对照组:1周以后血肿消退。有6例出现局部皮下硬结(P〈0.05)。结论 马铃薯联合湿热敷对IAVF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皮下血肿具有明显的消肿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