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摘要: 目的 采用骨小梁分数 (TBS) 这种新型的骨微结构评价指标, 探讨他汀类药物对骨小梁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回顾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 2014 年 1 月—2016 年 3 月收治的中老年患者 253 例, 根据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他汀组 (服用他汀类药物 1 年以上) 90 例和对照组 (从未服用过他汀类药物) 163 例。观察 2 组血清三酰甘油、 总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碱性磷酸酶、 空腹血糖等生化指标及 25 羟维生素 D 水平。双能 X 线骨密度仪 (DXA) 检测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 TBS iNsight ®软件分析腰椎 DXA 图像得出 TBS 值。结果 他汀组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 而 2 组其他生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他汀组较对照组具有更高的腰椎 BMD (g/cm2 : 1.04±0.19 vs. 0.96±0.14, P<0.01) 及 TBS (1.31± 0.09 vs. 1.26±0.09, P<0.01), 但 2 组股骨颈 BMD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使用可以提高中老年人群腰椎骨密度, 并改善骨小梁微结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新生小鼠颅盖骨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方法:取新生小鼠颅盖骨,采用胶原酶消化获得间充质干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及增殖情况,通过细胞周期分析细胞增殖能力,通过流式测定细胞表面标志来分析细胞纯度,对细胞进行成骨成脂诱导分化,并分别予茜素红及油红O染色定性,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标志基因Osteocalcin及成脂标志基因PPARγ?Fabp4表达情况?结果:培养出的纺锤形细胞均一性好?增殖能力强?流式测定细胞表面标志显示细胞纯度好,高表达CD29?CD44,几乎不表达CD34?CD45?诱导分化后分化率高,茜素红染色及油红O染色分别可见较多矿化结节及脂滴,荧光定量PCR显示随分化相关标志基因均明显增高?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新生小鼠颅盖骨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模型,为进一步研究间充质干细胞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组男性人群中正常范围内的甲状腺功能与骨密度及新型骨微结构评估指标骨小梁评分的相关性。方法:191例<60岁和97例≥60岁且符合入选标准的男性体检者,检测一般生化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 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 FT4)、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股骨颈、总髋部及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运用TBS iNsight 软件分析得出骨小梁评分(trabecular bone score, TBS)。结果:在两个年龄组,TBS与各部位BMD均呈正相关;在青中年男性人群中,FT3水平不仅与总髋部BMD、腰椎BMD呈负相关,而且与腰椎TBS呈负相关,且较BMD更明显;在老年男性人群中,股骨颈BMD、总髋部BMD及TBS与年龄呈负相关,而与甲状腺功能无相关性。结论:TBS和各部位BMD有良好的相关性;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青中年男性人群中,正常上限的FT3可能导致骨量下降和骨微结构破坏。而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老年男性人群中,较之于甲状腺功能,年龄对骨密度及骨微结构的不利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强化营养联合抗阻运动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躯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肌少症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强化组和普通组,每组20例。普通组仅予肌少症营养和运动宣教;强化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每日增加蛋白粉联合抗阻运动训练(相同运动每周3次,共24周)。24周后,收集患者的握力、身体活动功能评分以及ADL评分。结果 24周后强化组握力、身体活动功能得分及ADL评分显著改善,与普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强化营养联合抗阻运动训练能改善老年肌少症患者躯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甲状腺功能影响骨代谢及骨密度,但对于骨微结构的影响却鲜有研究。骨小梁评分是近年来新出现的评估骨微结构的指标,通过测定甲状腺功能正常男性人群的骨小梁评分,探讨正常范围内甲状腺功能状态与骨微结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86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我科住院男性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及一般生化指标,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运用TBS i Nsight软件分析腰椎DXA图像,得出骨小梁评分(Trabecular Bone Score,TBS),统计分析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与BMD及TBS的相关性。结果 1Pearson’s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T3,FT4及TSH与腰椎骨密度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FT3与TBS呈负相关(r=-0.193,P=0.009),FT4及TSH与TBS无相关性(P0.05);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年龄及体重指数后FT3与TBS的相关性仍然存在(β=-0.211,P=0.006),而FT4及TSH与TBS仍无明显相关性(P0.05);FT3,FT4及TSH与腰椎骨密度也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男性人群中,FT3与骨小梁评分呈负相关,正常上限水平的FT3会导致骨微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雄性C57BL/6J小鼠各部位脂肪组织的棕色化功能差异?方法:分离雄性C57BL/6J小鼠各部位脂肪组织,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组织棕色化?成脂功能的标志基因?脂肪细胞因子?炎症因子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棕色化功能蛋白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1,Ucp1)表达?结果:以肩胛间和肩胛下棕色脂肪为比较标准,其中甲状腺上?下部位脂肪的棕色化功能标志基因表达量最高,接近肩胛间和肩胛下;在肩胛间白色脂肪?腋下脂肪和肾周脂肪,上述棕色化标志基因表达量低于甲状腺周围脂肪;腹股沟皮下?附睾旁及肠系膜脂肪的上述棕色化标志基因表达最低?成脂功能的标志基因在皮下脂肪表达量明显高于附睾旁?肠系膜周围脂肪?脂肪细胞因子在白色脂肪特性的脂肪组织中表达量明显高于有棕色脂肪特性脂肪;附睾旁脂肪?肠系膜脂肪中炎症因子表达量显著升高,皮下脂肪炎症因子表达量最少?结论:甲状腺上?下部位脂肪的棕色化程度接近经典棕色脂肪?肩胛间白色脂肪?腋下脂肪和肾周脂肪较甲状腺周围脂肪的棕色化程度弱,成脂功能?脂肪细胞因子?炎症因子与肩胛间?肩胛下棕色脂肪基本一致且均较强?腹股沟皮下?附睾旁及肠系膜脂肪具有白色脂肪特性?皮下脂肪大量分泌脂肪细胞因子,炎症因子表达量小,成脂功能强?附睾旁脂肪?肠系膜周围脂肪细胞因子表达量较少,但炎症因子分泌相对较高且脂解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老龄人群中甲状腺激素与肌肉及脂肪等身体成分的内在联系。方法:74例年龄≥60岁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平均年龄(74.6±7.7)岁,测定其体重、甲状腺功能及身体成分等。结果: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与四肢肌肉质量(appendicular muscle mass , ASM)呈正相关(P=0.003),校正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后二者间仍存在正相关性(P=0.011);FT3与总肌肉量(去除头部)呈正相关(P=0.024),校正年龄、性别及BMI后仅发现女性入组者中二者仍呈正相关,而男性中未见明显相关;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与四肢脂肪含量、总脂肪量(去除头部)呈负相关(P=0.039;P=0.038),校正混杂因素后并未发现明显相关性。结论: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老龄人群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影响身体成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小鼠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 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11β?HSD1)基因敲除对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57/BL6为遗传背景的野生对照组及11β?HSD1基因敲除组各6只小鼠正常喂养至6~8周,观察小鼠及小肠组织大体变化,PCR及免疫组化确定其肠道功能及炎症变化。结果:11β?HSD1基因敲除能够显著改善肠道的炎症状态,减轻炎症,同时肠道黏膜通透性改变,肠道绒毛长度缩短,隐窝长度变长,杯状细胞数量增多,黏膜的屏障功能增强。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小鼠11β?HSD1基因敲除模型,证实了肠道在11β?HSD1基因敲除后炎症状态改善,为进一步11β?HSD1肠道组织特异性敲除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超声测量腹腔不同部位脂肪的厚度与心血管风险因子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本科住院体检的130例男性患者,测定人体指标和生化指标数据,超声测量其中腹腔脂肪、上腹腔脂肪、肠系膜脂肪的厚度。结果:各部位脂肪与体重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和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呈正相关,与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上腹腔脂肪厚度和肠系膜脂肪厚度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RI)呈正相关,肠系膜脂肪厚度与尿酸(UA)呈正相关;校正了年龄、BMI和WC的偏相关分析显示,上腹腔脂肪与HOMA?IR及TG水平呈正相关,肠系膜脂肪与FINS及HOMA?IR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中腹腔脂肪厚度与各临床参数未见明显相关性;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上腹腔脂肪厚度及肠系膜脂肪厚度较中腹腔脂肪厚度对心血管风险因子的预测价值更高,且肠系膜脂肪厚度的预测价值更高。结论:上腹腔脂肪及肠系膜脂肪与各心血管风险因子的相关性优于中腹腔脂肪,且上腹腔脂肪和肠系膜脂肪分别与不同心血管风险因子有相关性。超声可分辨及测量腹腔不同部位脂肪,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