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转移癌(EEM)的纤维支气管镜下特点及病理诊断,提高临床医师对EEM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研究该院收治的经支气管镜、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的10例EEM的临床资料,包括原发肿瘤的来源、临床、影像及纤维支气管镜下特点,探讨EEM诊断方法。结果 EEM从确诊原发肿瘤至确诊EEM的时间为1~15年,其临床、影像表现均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相似,其支气管镜下的表现呈多样性,随原发肿瘤的不同而不同,但其又有不同于原发性中央型支气管肺癌的镜下特点。10例有4例是通过常规病理诊断的,其他6例都是进一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而确诊的。结论 EEM的确诊有赖于支气管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临床思维的教学效果,我们尝试将数学中"集合"的知识引入临床诊断思维的教学中,把一个抽象的疾病诊断思维过程变成具体分析、思考、搜集具体材料和数据的处理过程。初步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临床诊断思维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提高对复杂疾病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3.
胸液胆固醇对胸膜腔积液渗漏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西华  李基业  魏楷 《江苏医药》2001,27(3):190-191
目的探讨胸液胆固醇浓度(Pch)及胸液与血清中胆固醇浓度(Sch)的比值(P/Sch)对胸膜腔积液渗漏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54例胸腔积液患者Pch、Sch、胸液乳酸脱氢酶(PLDH)、血清乳酸脱氢酶(SLDH)、胸液蛋白质(Pprot)、血清蛋白质(Sprot);并计算出P/Sch、胸液与血清蛋白比值(P/Sprot)、胸液与血清乳酸脱氢酶比值(P/SLDH)。分别研究Pch和P/Sch对胸膜腔积液渗漏性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Light标准等进行比较。结果Pch和P/Sch对胸膜腔积液渗漏性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91.5%和96.1%,特异性分别为87.5%和95.8%。P/Sch对胸膜腔积液渗漏性诊断的敏感性高于PLDH和P/Sprot(P<0.05),特性性高于Light标准和P/Sprot(P<0.05)。结论Pch及P/Sch对胸膜腔积液的渗漏性具有很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131)I—甲苯胺蓝是一种口服胆囊显相剂。本实验采用LKB—2250PWV大型整体半自动冷冻切片机进行连续切片,用整体放射自显影术研究该药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本品口服后能很快吸收,进入到胆囊,并维持较长时间,而在胃肠及肝内分布较少。实验提示了该药可能通过肝肠循环进行代谢在胆囊聚集并通过胃肠道及肾脏排泄。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多甙对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5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公藤多甙(TII)具有很强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治疗哮喘疗效显著[1]。我们的目的是通过TII对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浓度影响的研究,探讨TII治疗哮喘的机制。对象与方法 (1)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5~62岁。30例中中度23例,重度7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A组:口服TII(江苏泰州市制药厂生产)10mg·kg1·d1;B组:口服泼尼松05mg·kg1·d1;C组(对照组)。三组均口服丙卡特罗01mg/d,必要时再吸入硫酸特布…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哮喘大鼠气道壁胶原沉积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制备大鼠哮喘模型,腹腔注射不同剂量川芎嗪及地塞米松干预。肺组织石蜡切片进行胶原和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其含量。结果模型组气道壁Ⅲ型胶原、TGF-β1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1);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川芎嗪干预后Ⅲ型胶原、TGF-β1含量均显著降低(P均<0.001) TGF-β1的表达与Ⅲ型胶原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s=0.7063 P<0.001);川芎嗪大剂量干预组对TGF-β1表达和Ⅲ型胶原合成的抑制优于小剂量组(P<0.01),大剂量组作用效果接近激素组。结论 川芎嗪可减少气道壁胶原沉积和TGF-β1表达而抑制哮喘气道重建,其部分作用与激素近似。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12):1028-1029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TⅡ)对体外培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IL-5的抑制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正常人PBMCs,用ELISA法检测在不同TⅡ浓度干预下培养体系上清液中IL-5的浓度。结果:TⅡ在小于5mg·L1时对IL-5的产生即具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与TⅡ的浓度呈明显剂量依赖性。在0.625mg·L1时可使IL-5的产生减少12.1%,在5mg·L1时可使IL-5的产生减少76.8%,与10-6mol·L1的地塞米松相似。结论:TⅡ在无细胞毒作用的浓度下,能显著抑制体外培养PBMCs产生IL-5。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多甙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嗜酸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西华  张祖贻 《江苏医药》2000,26(9):704-705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 (TⅡ)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 选择中重度哮喘发作期患者 30人 ,随机分成三组。A组为TⅡ 治疗组 ,B组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组 ,C组为对照组。于治疗前和治疗 4周后检测外周血嗜酸细胞数 ;治疗前、治疗 2周、4周后分别测患者第一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 (FEV1% )。结果 A组治疗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 0 1)。治疗 4周后FEV1%明显改善 (P <0 0 1)。B组结果与A组相似 ,而C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TⅡ 能降低哮喘患者外周血嗜酸细胞数 ,同时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早期使用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对治疗中国新诊断的轻度持续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的研究方法,选取年龄5~66岁,被早期诊断为轻度持续性哮喘,诊断时间距第1次访视不超过2年,尚未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869例。随机分为布地奈德组[435例,给予布地奈德400μg/次,1次/d (如患者年龄<11岁:200μg/次,1次/d)加常规哮喘治疗]和安慰剂组[434例,给予安慰剂(用法同布地奈德组)加常规哮喘治疗],随访时间为期3年。结果相对于安慰剂组,布地奈德降低63%的严重哮喘相关事件(severe asthma-related events,SAREs)的发生风险,并显著延迟首次发生 SAREs 的时间[风险比(hazard ratio,HR):0.37;95%置信区间(95% CI ):0.20~0.68;χ2=10.11,P =0.0015]。在访视的第1和第3年,两组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 FEV1%pred 相对于基线均有降低。其中布地奈德组在访视的第1年,该指标的改善显著优于安慰剂组(95% CI :1.24~3.76;t =3.89,P =0.0001),在访视的第3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 CI :-0.25~2.62;t =1.62,P =0.1057)。两组相比,布地奈德组患者对药物耐受性良好,布地奈德能改善患者的哮喘控制,并减少额外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前 FEV1%pred 在访视第1年(95% CI :1.64~5.24;t =3.75,P =0.0002)和第3年 (95% CI :0.05~3.68;t =2.02,P =0.0435)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长期使用布地奈德(1次/d)治疗中国新诊断的轻度持续性哮喘患者,该治疗方案能改善患者的哮喘控制,并明显延缓首次发生 SAREs 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上皮下胶原沉积及纤维化是哮喘气道重建的典型特征 ,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研究旨在观察川芎嗪对大鼠哮喘模型气道壁胶原及TGF β1含量的影响。 方法  4 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 (A)、哮喘组 (B)、激素干预组 (C)、小剂量 (D)和大剂量 (E)川芎嗪干预组 ,以卵蛋白致敏并长期吸入激发制备哮喘模型 ,C ,D ,E组分别在每次激发前腹腔注射地塞米松 0 .5mg 只 ,川芎嗪 4 0mg kg及川芎嗪 80mg kg。 4周后处死大鼠 ,收集肺组织标本观察病理改变 ,并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测定气道壁I ,III型胶原和TGF β1的含量。 结果 B组气道壁III型胶原和TGF β1含量均显著高于A组 ,C ,D ,E组均较B组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均P <0 .0 1) ,E组与A组、C组含量接近 (均P >0 .0 5 ) ,D组III型胶原和TGF β1含量高于E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气道壁TGF β1表达与III型胶原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rs =0 .70 6 3,P <0 .0 1)。各组间I型胶原含量差异无显著性 (均P >0 .0 5 )。结论 川芎嗪减少哮喘大鼠气道壁III型胶原沉积和TGF β1的表达 ,对III型胶原的抑制可能部分通过抑制TGF β1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