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许嘉隆  应晓明  赵钰琦  郭少卿 《新中医》2023,55(20):125-131
目的:观察龙虎交战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miR-431 和miR-1247 的影 响。方法:选取2020 年5 月—2022 年1 月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患者98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2 组各49 例。对照组给予脑心通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龙虎交战针刺法治疗,2 组均治 疗4 周。比较2 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Fugal-Meyer 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 评 分、Barthel 指数(BI)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2 组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 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功能(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血清miR-431、血清miR-1247 等指标。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miR-431、miR-1247 与炎症、免疫指标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和ROC 曲线分析miR-431、miR-1247 对卒中复发的影响。结果:治疗后,2 组NIH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FMA 评 分、BI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FMA、BI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0.05);治疗后,2 组IL-1β、IL-6、TNF-α 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L-1β、IL-6、TNF-α 水平均低 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CD3+、CD4+、CD8+ T 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 CD3+、CD4+、CD8+T 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miR-431、miR- 1247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miR-431、miR-1247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miR-431、miR-1247 水平与CD3+、CD4+、CD8+ T 淋巴细胞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IL-1β、 IL-6、TNF-α 水平呈正相关(P<0.05)。miR-431、miR-1247 是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二者 联合预测脑卒中复发的AUC 为0.942。结论:龙虎交战针法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患者运动功能和生 活质量,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清miR-431、miR-1247 水平,上述miRNA 是卒中复发的独立 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临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胸腰椎生理曲度变化情况以及不同类型侧弯之间胸腰椎生理曲度的差异。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回顾性分析305例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的青少年患者,根据有无侧弯分为正常组和侧弯组。正常组179例,男79例,女100例;年龄10~18(12.84±2.10)岁。侧弯组126例,男33例,女93例;年龄10~18(13.92±2.20)岁。观察并比较两组Risser征、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与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并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不同程度侧弯与不同节段侧弯TK值与LL值。结果:侧弯组在女性比率(P=0.001)、年龄(P<0.001)方面均明显高于正常组;Risser征方面,正常组低级别骨化程度比率明显高于侧弯组(P=0.038)。侧弯组TK值明显小于正常组(P<0.001),而两组LL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7)。男性与女性之间比较,TK值与LL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侧弯TK值明显大于中度侧弯(P<0.05),但LL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节段侧弯之间TK值与LL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椎与腰椎生理曲度均与性别无关;AIS患者胸椎生理曲度变小,但是腰椎生理曲度基本不变。轻度AIS患者的胸椎生理曲度大于中度AIS患者,但是腰椎生理曲度在轻中度患者之间几乎无差异,且与正常青少年相似。AIS患者胸腰椎生理曲度变化可能与脊柱前柱相对生长过快有关,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4.
正骨手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之一,浙江省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吕立江等人通过多年临床对比仰卧旋转手法和侧卧斜扳手法2种手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疗效研究。发现侧卧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整体疗效更满意,并且研究发现一些作旋转手法时的注意事项即力量不宜过重,旋转次数也不宜过多,要巧力寸劲。另外也发现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由于腰椎间盘突大多已经发生退变,腰椎脊柱不稳,腰椎骨质增生,骨质轻度疏松或伴腰椎管狭窄在使用旋转手法与斜扳手法时力度要掌控适度,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仰卧位左右旋转作用力和平面作用力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008年12月至2011年1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4例,男74例,女60例;年龄17~67岁,50岁以上33例;膨出型9例,突出型74例,游离型51例。13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65例)。治疗组采用牵引治疗仪持续牵引20min后,用仰卧旋转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仪20min后,用平面用力推拿手法治疗。隔1d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的积分(包括腰部疼痛与不适、下肢疼痛与麻木、大小便的情况、直腿抬高的水平、下肢行走能力、工作生活情况),并按疗效标准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0.5~2个月,平均1.1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症状和体征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大小便无力与会阴麻木的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69例中,良42例,可20例,差7例;对照组65例中,良20例,可25例,差20例。结论:仰卧位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整体疗效满意,但进行旋转手法操作时力量不宜过重,旋转次数也不宜过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性别、年龄、病程、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和绝对卧硬板床时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麻醉下正骨推拿术后疗效的影响,确定最优功能锻炼开始时间与绝对卧床时间.方法:200例患者均进行麻醉下正骨推拿术,术后随机分成4组;以术后疗效为固变量,以年龄、性别、病程、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和绝对卧床时间为自变量,对200例行麻醉下正骨推拿患者术后疗效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纳入回归模型的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和绝对卧床时间根据分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年龄、绝对卧床时间、开始功能锻炼时间三者均纳入回归模型,其中绝对卧床时间标准回归系数最大(0.557 0).四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年龄、绝对卧床时间、开始功能锻炼时间与麻醉下正骨推拿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关系较为密切,其中绝对卧床时间影响最大.麻醉下正骨推拿术后患者第3天开始功能锻炼及绝对卧硬板床4 d,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正>杠杆定位手法经多年临床实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已得到验证,但关于杠杆定位手法对腰椎间盘腰椎后关节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涉及不多。为此,作者选取健康志愿者为对象,研究该手法作用时腰椎后关节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的变化情况,以期为该手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可靠的安全性依据,进而探讨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蛙式四步扳法治疗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探讨蛙式四步扳法的作用机制。方法:临床收集被确诊为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患者60例,采用自体牵引,极度屈髋屈膝,蛙式扳法和后伸扳法四步操作,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次数1~7次,平均治疗4.0次。疗效评价治愈50例,好转9例,未愈1例。结论:蛙式四步扳法治疗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针对性强,见效快,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
针灸治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查阅近几年来有关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及针灸治疗的文献报道,主要阐明针灸治疗运动性疲劳的机制,确信针灸对运动性疲劳的疗效,并对今后针灸治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提出相应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李晓  郭汝宝  应晓明  张狄  田俊松 《新中医》2022,54(8):200-204
目的: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观察不同介入时间推拿手法对脑卒中患者肢体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余姚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就诊的脑卒中肢体障碍患者,共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0例。观察组在发病后7~14 d的时间段开始采用推拿手法,对照组为在发病后14~30 d的时间段开始采用推拿手法。比较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标准(NFDS)、Berg平衡量表(BBS)、10 m最大步行速度(10 m MWS)、简式Fugl-Meyer (FMA)及改良的Barthel (MBI)指数量表的评分,评估不同介入时间的推拿手法对脑卒中肢体障碍的影响。结果:治疗后,2组NFDS、BBS、10 m MWS、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F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BS、10 m MWS、FMA评分、MBI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7~14 d时间段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