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泌尿生殖系统五种病原体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与性传播有关的五种病原体在人群中的感染及流行分布状况。方法 :对 1997~ 2 0 0 1年 5年间在我院就诊的 36 94例患者中的解脲支原体 (Uu) ,人型支原体 (Mh) ,沙眼衣原体 (CT) ,梅毒螺旋体 (TP) ,淋病奈瑟氏菌 (NG)五种病原体的检出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 94例患者中的五种病原体总的检出数为1172例 (31.73% )。其中Uu为 74 7例 (2 0 .2 % ) ,居首位 ;CT次之 ,为 15 4例 (4 .2 % ) ;TP14 5例 (3.9% ) ,排第3位。总的检出情况女性高于男性 ,Uu ,Mh和NG三种病原体检出数女性均较男性为高 ,CT男性高于女性 ,经卡方检验 (χ2 )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各年龄组间 ,男性患者主要集中在 2 1~ 30和 31~ 4 0岁年龄组 ,而女性以 2 1~ 30岁年龄组最高。混合感染普遍存在 ,出现六种模式 ,以Uu +CT最明显 (36例 )。结论 :目前性传播疾病 (STD)以Uu ,CT和TP为主要病原 ,2 1~ 4 0岁为高发人群 ,混合感染多见 ,建议对STD患者做全面的病原体检测。  相似文献   
2.
微波辐射ELISA法快速检测乙肝五项指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检测速度,缩短酶联免疫反应时间,并能有效地避免ELISA一步法检测乙肝五项指标时高浓度的HBsAg和抗-HBC出现的假阴性。利用微波能加速分子间运动的原理,将酶联免疫反应过程用微波辐射25-30s其余担任与ELISA一步法同。对1ng/ml、2ng/ml的HBsAg定值质控品分别用微波ELIS ELISA一步法重复20次测定,其结果OD值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ELISA一步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本地区鼻咽癌(NPC)患者血浆游离EB病毒DNA(EBV—DNA)的检出状况,探讨其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110例鼻咽癌患者和91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对照组)进行血浆EBV~DNA检测。结果 NPC患者EBV-DNA阳性率为56.4%(62/110),对照组阳性率为8.8%(8/91),经Х^2检验,Х^2=32.36,P〈0.01。男性NPC患者外周血浆EBV-DNA的阳性率为64.4%(47/73),女性患者阳性率为40.5%(15/37),经Х^2检验,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67,P〈0.05)。62例血浆EBV-DNA阳性的NPC患者的拷贝数与8例血浆EBV—DNA阳性的其他恶性肿瘤患者的拷贝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Wilcoxon非参数秩和检验,uc=1.57,P〉0.05)。结论 FQ-PCR检测血浆EBV-DNA对NPC辅助诊断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男性NPC患者对EBV的免疫力低于女性,更易受侵,其原因与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肝病毒YMDD自然变异流行状况及特点.方法 选择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9例,采用荧光标记杂交双探针PCR熔解曲线法(FH-PCR-MC)对其血浆标本进行YMDD基因序列突变检测.结果 119例患者中,有23例存在YMDD自然变异毒株,变异检出率为19.3%,其中YVDD阳性者20例(87.0%),YIDD阳性者2例(8.7%),YVDD和YIDD同时阳性者1例(4.3%).23例出现自然变异毒株的患者,其体内病毒均为变异株与野生株共生,且变异株为非优势株,变异株在总病毒量中所占的比例均在50%以下.变异毒株占总病毒量的40%~50%者4例,30%~ 40%者6例,20%~30%者6例,20%以下者7例.结论 未经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存在YMDD自然变异毒株,且变异株与野生株共生,为非优势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因子与引起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病原体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对112例CAP患者(其中CAPⅠ组80例,CAPⅡ组32例)血清进行IL-2、IL-4、IL-8、TNF-α检测, PCR法检查衣原体、支原体、病毒(HPV、HSV),同时,以20例健康男性作正常对照,并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CAPⅠ组血清中的IL-2、IL-4、IL-8、TNF-α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CAPⅡ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或P<0.05),CAPⅡ组血清中IL-2、IL-4、TNF-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中的IL-2、IL-4、IL-8、TNF-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或P<0.05),痫毒感染患者血清中的IL-2、TNF-α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未检出病原体患者血清中的IL-2、IL-4、TNF-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IL-2、IL-4、IL-8、TNF-α水平与CAP病原体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它们在CAP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对CAP辅助性诊断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非发酵菌在临床标本中的检出情况及耐药特点。方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自动分析,对本院2002~2006年非发酵菌的年检出率、菌株种类及耐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5年间从各类临床标本中共检出细菌6320株,其中非发酵菌874株,占13.8%。2002~2006年非发酵菌年检出率分别为10.1%、11.8%、9.9%、14.8%、20.5%。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黄单胞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敏感性较高;产碱杆菌属和恶臭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具有较高敏感性;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对嗜麦芽黄单胞菌的敏感性较高。结论非发酵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率近年呈逐渐上升趋势,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较高耐药率。应加强对抗生素敏感性的监测,避免各种高危因素,防止非发酵菌引起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7.
肖满仙  唐孝亮  陈燎原 《护理研究》2003,17(23):1367-1368
目的 :了解静脉采抗凝血不同的混匀方法对血细胞计数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 2 0例健康成人按常规操作抽取静脉血 ,分别注入 3个加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钾 (EDTA -K2 )的试管中 ,每管 1ml,分别用颠倒混匀法、振荡混匀法、旋转混匀法进行混匀 ,同时用微量采血管从注射器中吸取 2 0 μl血液加入含有 1.78ml血细胞稀释液的试管中作为对照 ,用库尔特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 :4种方法所得结果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经F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其中颠倒混匀法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结果均低于预稀释法 (P值均小于 0 .0 1) ;振荡混匀法的红细胞数低于预稀释法 (q′ =5 .2 9,P <0 .0 1) ,血小板数高于预稀释法 (q′ =5 .11,P <0 .0 1) ;旋转混匀法结果与预稀释法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旋转混匀法是临床采集抗凝血标本有效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9.
核酸纯化柱提取核酸定量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核酸纯化柱提取法(简称柱提法)对血浆标本中丙型肝炎(简称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RNA)进行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别用柱提法和酚-氯仿提取法提取血浆标本中的HCV-RNA,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117例抗-HCV阳性的丙肝患者同时进行HCV-RNA定量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17例抗-HCV阳性丙肝患者以酚-氯仿提取法提取核酸进行HCV-RNA定量检测的阳性率为66.7%(78/117),以柱提法提取核酸进行HCV-RNA定量检测的阳性率为79.5%(93/117)。两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6,P〈O.05)。将两法所测浓度结果换算成对数值,经“检验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1.61,P〉0.05)。结论采用核酸柱提法提取血浆标本中HCV-RNA进行定量检测简单、快速,分离效率高,容易掌握,适于临床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外周血淋巴细胞中EB病毒载量与鼻咽癌诊断及分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EB病毒载量与鼻咽癌诊断、分期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基因扩增技术,抽取鼻咽癌患者静脉血2mL,用EDTA—Na2抗凝,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血中淋巴细胞,再用DNA提取液提取淋巴细胞中的EBV—DNA为模板进行扩增检测。结果47例鼻咽癌患者中E—BV-DNA阳性率为63.8%(30/47),对照组61例非鼻咽癌患者中EBV-DNA的阳性率为11.5%(7/6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X^2=32.30,P〈0.01)。早期(Ⅰ、Ⅱ期)14例与晚期(Ⅲ、Ⅳ期)16例鼻咽癌患者EBV—DNA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65,P〈0.01),晚期患者淋巴细胞中EBV—DNA含量明显高于早期患者。结论定量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EBV—DNA对鼻咽癌的诊断、分期和预后有极高参考价值,可做为监测病情及判断疗效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