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端粒酶是一个核糖核蛋白,在大多数恶性肿瘤和永生化细胞中广泛表达.人端粒酶逆转录酶是端粒酶的关键催化亚单位,对端粒酶活性起重要的调控作用.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水平与端粒酶活性密切相关,且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表达的调控方式是多因子,多水平和多途径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血管肉瘤(primary thyroid angiosarcoma, PT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收集4例PTA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vimentin、CD31、ERG、CK(AE1/AE3)、p53等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均以颈部包块就诊,镜下瘤细胞核大,空泡状,胞质嗜伊红色或透明,可见核仁,呈实性巢状、窦隙状、脉管样及乳头状排列,核分裂象显著,可见血管侵犯,区域淋巴结有转移。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31、ERG、vimentin均阳性,TTF-l、TG、S-100、HMB-45均阴性。随访时间2~5个月,其中3例患者死亡,1例失访。结论 PTA属于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诊断依赖于形态学与免疫组化检测,需与甲状腺未分化癌和低分化癌等鉴别,血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可能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后肾腺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肾腺瘤(Metanephric adenoma,MA)为近年来所认识、且十分罕见的肾原发肿瘤,文献报道不足100例。我们在此报道1例,并经复习文献后对该瘤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男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了解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方法2例SPT分别作HE、PAS、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结果2例SPT男性患者均有腹部包块及腹痛症状。术后均无复发。肿块体积较大,囊实性相间。镜下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形成特征性的假乳头结构,并可见退行性变、出血和泡沫细胞。免疫组化结果:2例AACT、ACT、Cga和Syn均为阳性,PR、ER、Ck和Ins均为阴性,1例Vim为阳性。结论胰腺SPT为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低度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C-erbB-2、P53、nm23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3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及C-erbB-2、P53、nm23的表达.并结合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13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及C-erbB-2、P53、nm2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6%、39.8%、59.3%、40.7%和71.7%,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年龄无关(P>0.05);C-erbB-2、P53阳性表达率与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nm23阳性表达率与腋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ER和(或)PR、nm23阳性组乳腺癌复发率低于阴性组(P<0.05).C-erbB-2、p53阳性组乳腺癌复发率高于阴性组(P<0.05).C-erbB-2的表达在ER、PR阴性组高于阳性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ER、PR与C-erbB-2、P53、nm23表达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炎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2年8月~2010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别接受内科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对其治疗和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外科手术组患者死亡率最高为21.2%,其次为内科治疗组8.1%,PCD组最低为零死亡,三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手术治疗组CRP平均恢复时间为44.5d,超声引导下PCD组患者平均为25.7d,两组差异显著(P0.05),外科手术治疗组明显长于超声引导下PCD组患者。结论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但早期引流可减少炎症发生率,避免手术治疗,达到微创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与胰岛细胞瘤鉴别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卓明  万珍玲  刘保安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5):329-331,352,i0003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与胰岛细胞瘤(ICT)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8例SPTP与11例ICT分别做HE、PAS、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结果8例SPTP患者平均年龄20.1岁,术后均无复发;肿块均有包膜,囊实性相间;组织学上,以瘤细胞围绕血管排列成假乳头状结构且伴有退行性改变为其特征。11例ICT患者平均年龄43.2岁,术后有2例复发;部分肿块有包膜,多为实性;组织学上,瘤细胞胞质少,细胞核内染色质呈细颗粒状,细胞排列成小梁状、腺泡状或实性。免疫组化显示,SPTP组瘤细胞AACT、ACT、Vim多为( ),CgA、CKI、ns多为(-)。结论瘤细胞的退行性变及假乳头状结构、免疫组化ACT、AACT、Vim( ),CK(-),有助于胰腺SPTP与ICT的鉴别。  相似文献   
8.
改厕前后学生肠道寄生虫病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86~1991年间,对我县2500多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驱虫前后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改厕前的1986~1988年,虽然服药驱虫后学生肠道寄生虫有明显下降,但由于受环境因素和个人卫生习惯的影响,1年后其再  相似文献   
9.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预后因素分析湖南省肿瘤医院(410006)唐迪红粟占三刘保安卵巢颗粒细胞瘤属于性索间质肿瘤,是卵巢功能性肿瘤的一种。一般认为卵巢颗粒细胞瘤是一种潜在恶性肿瘤,可以在治疗后多年复发或远处转移。一些研究显示〔1〕:临床分期、患者年龄、肿瘤...  相似文献   
10.
口腔原发淋巴瘤报道较少,为总结其临床和病理特征,我们回顾性地分析了55例口腔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免疫表型和形态特点。1材料与方法:材料为湖南省肿瘤医院1984年1月~1996年6月病变仅限于口腔的43例淋巴瘤,由口腔原发、一段时间后再累及其他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