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科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采用小切口行胆道手术。切口设计为3~5cm。本文通过对需手术治疗的327例胆道疾患病人,无选择性地采用右上腹经腹直肌小切口人路进行手术的回顾性总结,实践证明:3~5cm的小切口用于一般胆道手术可以获得手术野显露满意、操作简单、无手术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病人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医疗  相似文献   
2.
连枷胸患者胸部创伤重,往往合并肺挫伤、血气胸。部分患者无法急诊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术,需通过胸壁悬吊、加压包扎等方法来消除反常呼吸。传统的胸壁悬吊术使用布巾钳、钢丝等硬质材料,操作相对繁琐。我科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对20例连枷胸患者使用气囊导尿管行胸壁悬吊术,操作简便,效果好。现总结其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经腹改良Heller手术和附加抗反流装置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手术经验及疗效。方法 全组采集我院1986~2006年病例64例。行单纯改良Heller手术(以下简称单纯组)16例,行改良Heller手术并附加抗反流装置(以下简称抗反流组)48例。结果 全组病例无食管及胃黏膜破裂,术后除单纯组发生反流性食管炎7例,症状改善不明显1例外,其余患者均症状改善,体重增加,抗反流组无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结论 经腹改良Heller手术附加抗反流装置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创伤小,并发症少,可有效预防术后反流性食管炎、黏膜微小损伤及瘘的发生,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升主动脉供血管切口区形成假性动脉瘤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远期罕见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极高.作者对1例先心室缺病例术后十七年发生假性动脉瘤,由胸骨前皮肤破溃大出血,经急诊抢救止血成功,现报告如下.患者,男,26岁.8岁时因先心室缺在沪作室缺修补术.13岁时出现左上胸部不适,疼痛.近两年来,于胸骨角下方出现逐渐增大的搏动性肿块.1992  相似文献   
5.
1986~1993年我院采用改良Heller手术附加抗返流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2例,经腹入路。经3个月~5年的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晚期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9)。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观察组采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紫杉醇治疗。两组均以21d为1周期,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对比分析两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毒副反应及随访1年中位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有效率(63.26%)显著高于对照组(41.3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KPS评分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下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腹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脱发、肝功能、肾功能、外周神经毒性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66岁,2018年3月19日因"左侧大腿肿物逐渐增大1年余"就诊于我院。患者1年多前无意中扪及左侧大腿肿物,约鸽蛋大小,无疼痛、无局部红肿、无皮肤破溃,未予诊治。1年来逐渐增大至鸡蛋大小,伴局部胀痛不适。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查体:左大腿外侧可及一大小约4 cm×4 cm包块,质中,  相似文献   
8.
9.
1983~1994年我院共经手术治疗食管癌182例,其中3例术后并发胸胃胃壁瘘,经治疗均获痊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普胸外科术后胸腔出血的原因及二次开胸止血的方法及效果,以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例普胸手术后二次开胸止血患者的病例资料。行肺大泡切除术5例,肺癌根治术7例,纵隔肿瘤切除术1例,食管肿瘤切除术4例,肋骨骨折内固定术2例,术后均发生胸腔出血。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沿原手术切口行二次开胸止血治疗。剥离面出血9例,行电灼止血及可吸收止血材料覆盖创面;胸膜顶静脉出血5例,肋间动脉出血3例,支气管动脉出血1例,行缝扎止血并用可吸收止血材料覆盖缝扎处;肺静脉结扎线滑脱致肺静脉残端出血1例,遂行压迫止血、缝扎残端等方法止血。结果出血量800~1 000 ml者9例,1 000~2 000 ml者7例,2 000 ml以上者2例,大出血、失血性休克死亡1例。二次开胸止血手术时间平均2.8(2.2~3.5)h。18例患者手术止血效果确切,术后无活动性出血,切口愈合良好;1例右下肺癌根治术患者二次开胸后发现为结扎线脱落所致肺静脉残端出血,虽经压迫止血及缝扎止血后残端无活动性出血,但最终仍因失血性休克无法纠正而死亡。结论普胸外科术后胸腔出血,重在预防;如有二次开胸指征,应及时果断开胸止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