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雇凶伤人,入狱服刑,被吊销医生执业执照。自2010年起,种种负面新闻就缠绕着肖传国这位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让他一再受到质疑。而今肖传国在深圳开办医院,不免引起社会公众的浓厚兴趣与广泛争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以神经论观点,初步探讨了经络的本质。那么,经络本质究竟是什么呢?从研究的事实推论:应是机体许多特殊分化了的感觉神经末梢,所形成的一个个“轴突反射弧”。这些外周的“轴突反射弧”是经络的结构基础。它们以“突触”联系方式形成经络。因此,“穴位”应当是突触密集之处。由此提示,神经系统是否应包括:躯体神经系、内脏神经系、经络系三大部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检查对脊膜膨出合并尿失禁患者人工反射弧手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自2001年以来94例脊膜膨出拟接受人工反射弧手术的患者术前胫神经、腓浅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检查的结果,结合部分患者术后尿动力学检查了解手术效果。结果94例患者中,双侧传导速度和波幅均正常[(54.5+7.4)m/s,(9.3+3.4)mV]的75例;单侧胫神经传导速度[(35.1+5.6)m/s]降低有10例,波幅降低(4.5+2.1)mV7例,单侧腓总神经传导速度[(28.4+11.8)m/s]降低11例,波幅降低(4.7+2.9)mV8例。11例单侧神经传导速度降低患者选择在传导功能更好的一侧手术;8例病人因双侧神经传导速度减退,并且波幅明显下降,而未接受手术。结论术前神经传导功能检查对了解新反射弧传入神经腰5脊神经前根传导功能及选择吻合的神经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皮肤~脊髓~膀胱”人工反射弧建立后大鼠脊髓L4节段神经元单位放电及形态学改变情况。方法:32只SPF级Wistar成年雄性大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皮肤一脊髓一膀胱”人工反射弧模型组,记录正常组和术后3个月以上模型组大鼠L4节段背侧角和腹侧角的脊髓单位放电(SCUDs)以及在加入乙酰胆碱(ACh)和皮下电刺激的情况下SCUDs情况。同时对L4脊髓和膀胱组织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模型组大鼠背侧角SCUDs的平均频率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显著降低(P〈0.01)。在加入过量ACh(0.1mol/L)和连续电刺激(幅度7.6mA,持续200us,频率4Hz)的情况下,模型组大鼠L4节段脊髓腹侧角SCUDs均受到抑制终止放电。脊髓L3尾部至L5头侧的左侧前角(以L4节段为主)可见NY单标的神经元,HE染色镜下观察模型组大鼠吻合口神经根纤维排列紊乱,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有类血管样结构存在。左侧脊髓L4节段前角组织轻度萎缩,部分前角神经元胞浆皱缩,核深染,少量细胞卅现空泡样变,部分细胞核边集。部分侧角中间神经元则形态较好.具有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形态,膀胱壁一侧肌层增厚。结论:人工反射弧建立之后.部分中间神经元由于在功能上的可塑性可能替代部分萎缩的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功能。乙酰胆碱可能参与了大鼠人工反射弧中L4脊髓节段腹侧角运动神经元网络的信息反馈过程。  相似文献   
5.
人工肛门气囊塞是用橡胶按生物医学工程要求设计模制成型,其外观呈菌状(蘑菇状)。它包括一个盖在人工肛门口上的菌伞和一个插入肛道内中空的菌柄,后者中段设一螺旋气囊球使之不被挤出肛道,这样既能间歇性排便,又能使气体通过菌柄内滤气设施排出。控制间歇性排便,是通过菌柄顶端安装的电子传感器,在其受压达到一定程度后,致使报警器发出呼号,通知病人可取塞排便。本装置已经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反射弧针法治疗脑血管病的概略。方法 分析反射弧针法的理论依据,反射弧针法与经络腧穴针法的异同,反射弧针法治疗脑血管病的基本方法。结果 准确的“反射弧针法”,祛除脑部病灶的准确针对性和肢体障碍恢复的优势。结论 反射弧针法是治疗脑血管病的一种有理论依据,疗效确切,具有整体观念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利用端侧神经吻合方法建立人工反射弧来重建膀胱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取SPF级雄性SD大鼠20只,分为2组:①端端吻合组:在椎管内分别离断左侧L4(LL4)前根和L6(LL6)前根,将LL4前根中枢段断端与LL6前根外周段断端行端端吻合,共10只;②端侧吻合组:在椎管内离断左侧L6前根,将LL6前根外周段断端与LL4前根行端侧吻合,共10只;手术6个月后电刺激吻合口近端测定各组大鼠的最大膀胱收缩压力,并对再生有髓神经纤维计数进行比较.结果 端侧吻合组大鼠的膀胱最大收缩压力与再生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均明显低于端端吻合组(P<0.01).结论 利用端侧神经吻合方法建立人工反射弧来重建膀胱功能效果不佳,不能替代原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直接和间增加接脑组织血供,重建吞咽反射弧,调整肌群功能。既往卒中针刺治疗多辨证选穴、循经选穴和局部选穴,无法摆脱主观性与不可重复性缺点,临床实践中受到限制,疗效差异较大。现代针灸理论既重视对改善吞咽困难程度疗效评价,更以生理、病理学为依据深入地进行针刺作用效应机理探讨,更好地顺应循证医学模式,指导针刺吞咽困难综合选穴方案,更加明确细化针刺作用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9.
2005年9月~2008年3月,我们对6例经颈椎手术发生呃逆患者,根据其病因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阐述便秘是尿潴留的原因之一。方法:通过6例便秘引发尿赭留患者病程及治疗过程观察,并对其中1例大便前后膀胱测压,2例志愿者将水囊置入直肠,水囊注水150ml进行观察,并在水囊置入时,取出后膀胱测压。结果:(1)6例病人直肠内均有干燥便块;(2)经过灌肠或口服泻药排出大便,排尿功能立即恢复;实验者2例直肠水囊注水后出现尿潴留,增加腹压亦不能排尿,放空水囊可立即正常排尿。(3)膀胱测压:便秘尿潴留患者1例解大便前膀胱顺应性增加,容量增加,冷热感觉存在,控制腹压排尿膀胱压力不增高,大便解出后压力曲线完全恢复正常。志愿者2例直肠水囊压迫时、水囊取出后与上述变化相同。结论:便秘是尿潴留的原因之一。人体存在直肠膀胱神经反射弧,便秘可通过该机制引发尿潴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