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3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03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3 毫秒
1.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5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应用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52例。结果50例经6~18个月随访,均获骨性愈合。术后骨折延迟愈合伴股骨颈螺钉退1例,出现股骨颈螺钉退出,同时髋螺钉向内侧切割1例。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90.21%。结论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具有手术简单、有效、微创的特点,骨折的固定更稳定,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相似文献   
2.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骨量变化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因骨质疏松而发生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成为骨科临床的常见症,也是导致老年人致残率及死亡率相当高的疾病,早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从上个世纪初至今关于本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笔者对116例50岁以上伴有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1998年6月以来应用带尾孔克氏针串接张力带结合丝线环扎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骨折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成人锁骨中段移位骨折56例,其中粉碎性骨折25例,斜形骨折3l例。随访3—6个月,功能优良率94.64%,尚可5.36%。该术式切口小,操作简单,取材方便,固定制动时间短,骨折复位、制动良好,骨折愈合率高,是一种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自1997~2003年,我们采用部分切开复位3枚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3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近年来随着国内CT检查的普及 ,提高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确诊率。 2 0 0 0年 4月— 2 0 0 3年 4月 ,我科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35例 ,术前均作CT检查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5例 ,男 16例 ,女 19例 ,年龄 2 0~ 6 9岁 ,平均 4 3.9岁。病程 2个月~ 2 0年 ,平均 3年 2个月。临床表现 :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和麻木 15例 ,其中持续疼痛 4例 ,间歇性跛行 11例 ;单纯性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 6例 ;腰痛伴间歇性跛行 14例 ;腰椎侧凸畸形 8例 ;扣击椎旁出现放射痛 2 8例 ;…  相似文献   
7.
8.
腘动脉闭合性损伤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腘动脉闭合性损伤,在临床上表现较为隐蔽,漏诊误诊率高,截肢率高,遗留后遗症多。作者收集了1991-2002年本科7例闭合性动脉损伤病人,进行总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6例,女1例。均为成年人,年龄20~54岁,平均35岁。致伤原因以车祸伤6例,重物砸伤1例。伴有股骨远端骨折3例,胫骨...  相似文献   
9.
成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联合培养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成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联合培养的生物学特性. 方法取2周龄乳兔颅盖骨及肾脏皮质传代培养制备成骨细胞(A组)、血管内皮细胞(B组)及成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联合培养(C组),用Ⅰ型胶原和血管Ⅷ因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和组织学染色观察细胞的生长特性和细胞相容性,检测碱性磷酸酶 (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对成骨细胞产生的ALP活性有无影响,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分析细胞生长和增殖情况. 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证实,培养的细胞为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HE和Masson染色均显示两种细胞混合生长良好.ALP检测结果:C组ALP活性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A组高于B组(P<0.05).MTT检测结果表明:C组细胞早期增殖较慢,而后期增殖较快. 结论成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血管内皮细胞能够增强成骨细胞的ALP活性,提高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联合培养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潜能.  相似文献   
10.
胸腰段骨折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失效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胸腰段骨折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过程中失效的原因。方法1996年8月~2004年8月应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82例,其中18例出现内固定失效。研究探讨引起内固定失效的因素。结果18例内固定失效病例中,同时断钉断棒2例,单纯断钉8例(钉根部),Dick侧块松动5例(二次手术探查证实),椎弓根钉突破终板进入椎间隙3例。断钉节段:胸112例;胸121例;腰14例;腰22例;腰31例。发现内固定失效时间在术后2~18个月。结论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失效是一个复杂问题,总体失效因素包括医源性因素、内固定物本身因素和患者自身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