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脊髓半切损伤模型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稳定可靠的脊髓半切伤动物模型。方法:取大鼠C5-7颈髓阶段,T8—ll胸髓阶段直径1/2脊髓半切。术后不同时间观察脊髓组织学变化,并纪录脊髓神经功能综合评分(CBS)。结果:光镜下半切脊髓远端侧索和灰质神经变性坏死,术后24h、1周实验组CBS评分与假手术组有显著意义(P<0.05),且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变化,行为表现为大鼠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结论:颈髓5—7半切模型死亡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正>掌、指骨骨折在部队训练中经常发生。掌、指骨骨折的复位要求较高,石膏、小夹板外固定及切口钢板内固定较易引起并发症,影响功能。解放军305医院应用微型外固定架治疗手掌指骨骨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男性士兵,年龄1923(21±2.7)岁。指骨6例,掌骨10例。均为新鲜骨折。平  相似文献   
3.
1病例简介 患者,男,55岁,因右足跟胀痛3个月就诊。患者于住院前1个月曾因右足跟胀痛于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术中术见异常,现手术伤口已愈合。住院查体:右足跟明显肿胀,跟骨结节下纵向手术切口瘢痕,已愈合。可触及足跟下外侧波动感,压痛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冲击波联合扶他林膏治疗战士Ⅰ期PTT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战士Ⅰ期PTTD患者应用冲击波联合扶他林膏剂治疗。治疗结束后根据AOFAS踝与后足评分和VAS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全部病例随访1年。疗效评价:治疗后效果优为36例(75%),良为8例(16.7%),可为2例(4.1%),差为2例(4.1%)。结论冲击波联合扶他林膏剂治疗PTTD具有疗效可靠、康复快并且非创伤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何蔚  刘明 《中国临床康复》2013,(25):4692-4698
背景:以α-氰基丙烯酸酯为主体的医用胶黏剂经过改性研究,在湿性环境中能产生较大粘接强度,如承载不同种类的药物,利用其能在体内自然降解的性能,不仅可以实现药物的缓释,还可以诱导新生骨组织的爬行替代。目的:分析氰基丙烯酸酯和纳米给药系统各自的理化特性及优缺点,阐明其将来的临床应用前景及尚待解决的问题。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4年1月至2012年10月有关氰基丙烯酸酯和纳米药物骨靶向治疗的文献,检索英文关键词为“CyanoacrylatenanoparticledrugdeliverysystemTargetedtherapy”,中文关键词为“氰基丙烯酸酯;纳米给药系统;靶向治疗”。结果与结论:将氰基丙烯酸酯黏合胶复合纳米药物进行骨靶向治疗,是鉴于氰基丙烯酸酯及其衍生物具有在骨髓腔等湿性条件下能迅速黏合,强度较大,能生物降解等诸多优点。FDA已将氰基丙烯酸酯的适用级别从Ⅲ级提升至Ⅱ级,今后的课题若能充分利用纳米药物靶向治疗的特点优势,实现药物的高载荷和药物控释,通过交叉学科的互相渗透,针对提高骨一假体界面黏合强度、生物力学强度和弹性模量,研发复合型生物材料,改善单一材料在性能上的缺陷,靶向长效纳米药物黏合胶将是治疗骨肿瘤、骨结核和骨髓炎等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结果.方法 从1990年至2006年我院收治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9例,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外固定架及多种内固定器材手术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年,并发症最少的是采用重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论 股骨重建交锁髓内钉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常发生导针或防旋钉将主钉向上推移的现象,导致拉力钉在股骨颈中位置偏上,应在定位钻孔时施加外力固定.防止主钉上移.伴有骨质疏松老年转子部骨折,普遍伴有大转子粉碎骨折,术中一定要在透视下探入主钉导针,避免形成假道,加重股骨近端及大转子的破坏程度不利于骨折愈合.另外,应注意因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内固定螺钉在股骨头内深度不够不能有效固定的问题,拉力螺钉应在股骨颈中下1/3处深及股骨头下0.5~1.0 cm位置,拧入到钉尾靠近骨皮质时要注意,防止原地空转破坏骨孔道螺纹,降低拉力螺钉的固定力.  相似文献   
7.
笔者自2008年4月~2009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加可吸收软骨固定钉内固定治疗24例桡骨头骨折,取得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22例,女2例,年龄18~32岁,平均23岁.Mason分型:Ⅱ型19例,Ⅲ型5例.致伤原因:运动中损伤18例,跌伤4例,交通事故伤2例,均为闭合性损伤.伤后就诊时间2 h~7 d,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1):1997-2001
[目的]介绍腰椎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保留内置物的彻底清创技术。[方法]2010年1月~2017年1月腰椎内固定术患者692例,术后早期感染患者14例,其中男3例,女11例,平均年龄65岁(58~80岁)。引流管或伤口引流液培养均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其中MRSA 2例,表皮葡萄球菌8例,肠杆菌1例,肠球菌1例。获得细菌学证据后,采用亚甲蓝标记后彻底清创、内置物取出高压灭菌回植、伤口放置敏感抗生素、单纯负压引流和抗感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全部14例患者清创后切口引流液培养均阴性,切口均Ⅰ期愈合,14 d拆除切口缝线。清创术后3 d CRP明显下降,术后1个月ESR及CRP均持续下降,术后3个月ESR及CRP均降至正常范围,所有患者均无感染复发征象。[结论]采用亚甲蓝标记清创、内置物取出高压灭菌回植、伤口放置敏感抗生素、单纯负压引流和抗感染治疗,腰椎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可获得Ⅰ期治愈。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1992年2月~2006年9月收治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晚期感染患者,5例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加敏感抗生素灌洗方法治疗.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3例,女3例;年龄20~68岁,平均54岁.均为膝关节置换术后2年以上出现患侧膝关节疼痛、肿胀、皮肤破溃等感染患者.老年骨性关节炎5例,骨肿瘤铰链式关节置换术后1例.膝关节置换术后不明原因关节肿痛伴低热者3例,入院时发现感染性窦道,非手术治疗后复发者3例.3例可疑感染者中2例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随后在置换侧出现膝关节红肿,疼痛,关节腔积液,1例有泌尿系感染症状.患者均行患侧关节抽液或窦道分泌物做细菌培养,3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细菌培养阴性.  相似文献   
10.
何蔚  刘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25):4692-4698
背景:以α-氰基丙烯酸酯为主体的医用胶黏剂经过改性研究,在湿性环境中能产生较大粘接强度,如承载不同种类的药物,利用其能在体内自然降解的性能,不仅可以实现药物的缓释,还可以诱导新生骨组织的爬行替代。 目的:分析氰基丙烯酸酯和纳米给药系统各自的理化特性及优缺点,阐明其将来的临床应用前景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4年1月至2012年10月有关氰基丙烯酸酯和纳米药物骨靶向治疗的文献,检索英文关键词为“Cyanoacrylate;nanoparticle drug delivery system;Targeted therapy”,中文关键词为“氰基丙烯酸酯;纳米给药系统;靶向治疗”。 结果与结论:将氰基丙烯酸酯黏合胶复合纳米药物进行骨靶向治疗,是鉴于氰基丙烯酸酯及其衍生物具有在骨髓腔等湿性条件下能迅速黏合,强度较大,能生物降解等诸多优点。FDA已将氰基丙烯酸酯的适用级别从Ⅲ级提升至Ⅱ级,今后的课题若能充分利用纳米药物靶向治疗的特点优势,实现药物的高载荷和药物控释,通过交叉学科的互相渗透,针对提高骨-假体界面黏合强度、生物力学强度和弹性模量,研发复合型生物材料,改善单一材料在性能上的缺陷,靶向长效纳米药物黏合胶将是治疗骨肿瘤、骨结核和骨髓炎等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