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7篇
儿科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前空氧混合通气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惠儿术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选择20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分别在从气管插管到体外循环开始前吸入纯氧(P组)和空氧混合气体(M组).两组麻醉诱导及维持用药相同,均按常规行体外循环.在麻醉诱导前,诱导后10、20、30 min时抽动脉血测定氧分压(PO2),抽中心静脉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cTnI)、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观察临床指标.结果:诱导前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在诱导后10、20、30min时M组PO2、cTnI及MDA较P组低,而SOD较P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体外循环前空氧混合通气可以缩小机体与术前的氧分压差,从而减少机体氧自由基的产生,减轻再氧合损伤,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在小儿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对行手术治疗的50例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与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手术前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氯胺酮肌内注射麻醉,对观察组患儿行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服用麻醉,比较和分析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中2例患儿配合度较高,其余23例患儿配合欠佳,配合度8%;观察组中23例患儿配合度较高,2例患儿发生吐药事件,配合度92%。观察组苏醒时间(42.8±9.4)min小于对照组的(49.2±12.9)min。对照组中1例患儿做噩梦,7例患儿产生不良回忆,4例患儿高度兴奋,不良反应发生率占52%;观察组中1例患儿做噩梦,1例患儿产生不良回忆,3例患儿高度兴奋,不良反应发生率占20%。两组患儿配合度、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用于小儿手术能够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我院近期诊治一小儿胸壁发育畸形患儿,属于Cantrell综合征。经手术修补矫正后,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晓波  俞小萍 《江西医药》2002,37(4):303-305
平衡麻醉是小儿心胸外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近3年来,我们应用联合静脉诱导,0.4~1%异氟醚吸入,复合麻醉性镇痛药和肌松药的使用,施行低龄、低体重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45例,取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使先天性心脏病儿早日康复,甚至挽救了一些危重病儿的生命.现将我们的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院近期对一出生80余天的胸腹连体女婴进行分离术,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连体儿出生12d,总体重4.5kg入院。考虑两婴儿发育差,体重轻.胸腹皮肤不够,故等待至两婴80余天.体重增至8.9kg时手术。两连体儿为剑脐连体类型的面对面二女婴。其中一女婴(连体儿大)发育较好,估计体重约4,5kg。另一女婴(连体儿小)发育稍差,体重约4kg。CT示胸骨下段、肝脏相连。1.2麻醉过程术前30min连体儿各给予安定2mg,海俄辛0.04mg肌注。  相似文献   
6.
胡华琨  李强 《江西医药》2021,56(11):1885-1887
目的 探讨左旋布比卡因局部注射联合右美托咪定滴鼻对腭裂修补术后患儿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纳入我院拟行腭裂修补术的患儿80例,ASAⅠ或Ⅱ级,男46例,女34例,年龄1~1.5岁,体重9~13 kg,随机分为四组: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组(A组)、左旋布比卡因组(B组)、右美托咪定组(C组)、对照组(D组),每组20例.所有患儿采用气管插管全麻,A组和C组均于气管插管完成后经鼻滴右美托咪定原液1μg/kg,B组和D组经鼻滴等量生理盐水.A组和B组在切皮前于切口处注射混有0.2%左旋布比卡因和1:200000肾上腺素的肿胀液6~8ml,C组和D组注射等量单纯1:200000肾上腺素的肿胀液.记录苏醒时间;采用小儿麻醉急性谵妄量表进行苏醒期躁动评分;记录苏醒期喉痉挛、误吸、苏醒后嗜睡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苏醒期躁动评分明显低于C、B和D组,苏醒时间明显长于B组和D组(P<0.05).D组苏醒期躁动评分明显高于B组和C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四组患儿苏醒期喉痉挛、误吸和苏醒后嗜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局部注射联合右美托咪定滴鼻能有效降低全麻下腭裂修补术患儿苏醒期躁动评分,显著提高苏醒质量,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预扩容在婴儿腹腔镜手术期间对内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30例腹腔镜下手术的患儿,年龄1d~4个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乳酸林格氏液(RL)组(RL组)及0.9%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HES)组(HES组),每组10例。麻醉诱导行预扩容,RL组予4mL.kg-1的RL液,HES组予4mL.kg-1的HES;对照组不进行扩容。扩容结束后比较3组切皮前(T1)、气腹后5min(T2)和30min(T3)及结束气腹后5min(T4)和30min(T5)5个时间点的胃黏膜-血CO2分压差(Pg-a CO2)、血浆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的质量浓度。结果 Pg-a CO2值、血浆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质量浓度比较:3组T2、T3时间点较T1时明显上升(P<0.01),T2、T3时无明显变化,T4、T5时3组均下降至T1时间点水平;T1、T4、T5时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HES组较RL组、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R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羟乙基淀粉预扩容可减轻腹腔镜手术期间胃黏膜的低灌注状态。  相似文献   
8.
探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术中S组在气管插管后持续吸入0.5%~1.5%七氟醚,C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记录术前(t1)、气管插管(t2)、切皮(t3)、钻颅骨(t4)、动脉瘤夹闭(t5)、缝皮(t6)、拔管(t7)共7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并于麻醉诱导前(T1)、动脉瘤夹闭即刻(T2)、夹闭后2h(T3)、夹闭后4h(T4)、夹闭后24h(T5)共5个时间点取中心静脉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S100B蛋白水平。结果 2组患者术中BIS值维持在55左右,术中生命体征平稳,SpO2维持在99%~100%,PETCO2维持在30%~35%,心电图(ECG)无明显异常,术中无躁动。2组各临床监测时间点MAP、HR、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后MAP均显著低于术前(t1)(P<0.05);HR、CVP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S100B蛋白在T1、T2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瘤夹闭后2h(T3)后S组明显低于C组(P<0.05);2组患者S100B蛋白术前(T1)处于正常水平,T2后明显高于术前,持续升高到T4达到峰值(P<0.01),T5时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术前(P<0.01)。结论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能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并且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还能降低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策略对新生儿胸腔镜手术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呼吸动力学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诊和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A)组和小潮气量通气(B)组,每组3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瑞芬太尼0.5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泵注,0.5%1.5%七氟烷持续吸入维持麻醉。气管插管后A组新鲜气体流量为2L·min-1,潮气量(VT)1012mL·kg-1机械通气;B组新鲜气体流量2L·min-1,VT 68mL·kg-1,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0.49kPa机械通气。术中建立人工CO2气胸,气胸压为0.531.33kPa。观察2组患儿气管插管后5min(T1),人工CO2气胸后15min(T2)、45min(T3)及气胸结束后15min(T4)4个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峰压(Ppeak)及肺功能指标[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氧合指数(OI)]的变化,并进行血气分析(PaO2、PaCO2)。结果 2组各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2、T3及T4时MAP均显著低于T1,T2、T3时Pplat、Ppeak较T1显著升高,A组升高更明显(均P<0.05)。与T1相比:2组T2、T3、T4时A-aDO2明显升高,A组升高更明显;T2、T3时PaCO2明显升高,B组升高更明显(均P<0.05)。2组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策略为新生儿胸腔镜手术患儿提供一种相对安全可靠的机械通气方式,该方式能改善胸腔镜手术患儿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局部涂抹在患儿包皮环扎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包皮环扎术的患儿60例,包皮过长13例,包茎47例,年龄4~12岁,体重14~38 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达克罗宁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入室前30 min在家长配合下,将1%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均匀涂抹于包皮过长患儿的阴茎前2/3皮肤、龟头及冠状沟;对包茎患儿,先均匀涂抹阴茎前2/3皮肤,然后用18号直式留置针的外套管插入冠状沟附近,接注射器注入1%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并反复挤捏龟头及冠状沟数次,达克罗宁胶浆总用量0.2~0.3 ml/kg。C组于相同时点采用相同方法涂抹等量生理盐水。两组患儿入室后都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全麻。观察并记录术中体动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麻醉诱导前(T_0)、手术开始时(T_1)、暴露冠状沟时(T_2)、扎线时(T_3)、剪除多余包皮时(T_4)的HR和MAP;记录丙泊酚和氯胺酮用量;记录苏醒时间和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 T_3—T_4时D组HR明显慢于,MAP明显低于C组(P0.05)。D组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丙泊酚和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5),苏醒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局部涂抹表面麻醉可有效降低全麻下包皮环扎术中患儿体动反应发生率,减轻循环波动,节减全麻药用量,缩短苏醒时间,减少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