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1.
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行无正压通气诱导在5分钟剖宫产中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我院启动5 min剖宫产产妇60例,年龄23~38岁,体重55~80 kg,孕周38~40周。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1μg/kg复合丙泊酚2 mg/kg组(R组)和氯胺酮0.5 mg/kg复合丙泊酚2 mg/kg组(L组),每组30例。记录麻醉诱导插管(T1)、切皮(T2)、胎儿取出断脐时(T3)产妇SBP、DBP、H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胎儿娩出时间及胎儿娩出时脐动脉血气,以及新生儿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 T1、T2时L组SBP、DBP明显高于R组,HR明显快于R组(P0.05),T3时两组HR、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脐动脉血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联合无正压通气诱导技术在5分钟全麻剖宫产中产妇血流动力学波动轻微,不增加胎儿/新生儿呼吸抑制的风险,可行性好,对母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硬膜外注射吗啡缓解侧切产妇产后会阴部疼痛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要求自然分娩且经历侧切的产妇145例,随机分为三组,脐带结扎后硬膜外分别给予内含1 mg吗啡(M1组)或2mg吗啡(M2组)的生理盐水10ml,或单纯生理盐水10ml(C组)。随访记录产妇产后24h内静息和活动状态现实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及活动时PPI中重度疼痛出现时间;同时记录吗啡相关不良反应。结果静息状态PPI中重度疼痛的比例M2组(2.1%)明显低于M1组(15.7%)和C组(19.1%)(P0.05);活动状态PPI中重度疼痛出现时间M2组(15.7±1.4)h明显晚于M1组(11.0±0.9)h和C组(11.0±1.0)h(P0.05)。然而,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的累积发生率M2组(102.1%)明显高于M1组(43.1%)和C组(12.8%)(P0.05)。结论脐带结扎后硬膜外注射2mg吗啡虽然显著减低产妇静息PPI中重度疼痛的比例并推迟活动时PPI中重度疼痛的出现时间,但是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率,需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单纯罗哌卡因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要求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481例,年龄18~45岁,ASAⅠ级,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分别给予0.125%罗哌卡因(R组,n=241)或0.125%罗哌卡因复合0.3μg/ml舒芬太尼(RS组,n=240)。记录产程中NRS疼痛评分及VAS镇痛满意度评分,产妇Bromage运动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带血气分析。结果最终纳入产妇346例,R组164例,RS组182例。第一产程NRS评分RS组2.2分(IQR 1.8~2.7分),明显低于R组2.4分(IQR 2~2.8分)(P0.001),第二产程两组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VAS镇痛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娩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RS组47.2%,R组3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组1 min的Apgar评分≤7分的比例为5.5%,明显高于R组1.2%(P0.05)。结论单纯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效果相似,但产妇不良反应更少,新生儿1 min的Apgar评分≤7分的比例更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多普勒超声观察硬膜外分娩镇痛对胎儿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要求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59例(R组),同时选取拒绝分娩镇痛产妇25例(N组)。记录产妇产程时间、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当宫口开至2 cm时,R组记录镇痛前(T0)、镇痛后15 min(T1)、镇痛后30 min(T2)和镇痛后60 min(T3)胎儿大脑中动脉、脐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和最大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N组在相同时间间隔记录上述参数。结果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出血量及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T2时,R组胎儿大脑中动脉、脐动脉PI和S/D有下降趋势,大脑中动脉RI有增加趋势,但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组在各时点无明显改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婴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少,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晚期癌痛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 systems,IDDS)植入手术中镇静、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IDDS手术的晚期癌痛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组(Dex组,n=20)和单用芬太尼组(Fen组,n=20)。Dex组在手术开始前10 min内共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5 μg/kg,后以0.2~0.5 μg/(kg·h)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至术毕。Fen组泵入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术前5 min均静注芬太尼1 μg/kg。术中依据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间断静注芬太尼。记录入室时(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15 min(T2)、30 min(T3)、45 min(T4)、60 min(T5)、75 min(T6)、90 min(T7),术毕(T8),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15 min(T9),入PACU 30 min(T10)等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VAS评分以及Ramsay镇静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患者完全恢复时间、患者满意度评分等。结果:与Fen组相比,Dex组MAP在T2、T3时降低,HR在T2~T8时减慢,SpO2在T2~T8时升高,VAS评分在T3~T5、T7~T10均降低,Ramsay镇静评分在T1~T10均升高(P < 0.05)。与Fen组相比,Dex组芬太尼用量减少,患者满意度评分升高(P <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能安全地用于晚期癌痛行IDDS手术的患者,可获得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并能节省芬太尼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规律间断硬膜外给药分娩镇痛对产间发热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00例,年龄20~35岁,单胎头位,随机分为0.1%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组(H组)和0.08%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组(L组),每组50例。两组均以每60分钟硬膜外腔注入8 ml上述不同混合药液的方式实施硬膜外镇痛。观察镇痛前、镇痛后1、2、3、4、5 h、分娩即刻和分娩后1 h的鼓膜体温、VAS疼痛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并记录麻醉药物用量、产程及新生儿1、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与镇痛前比较,两组产妇镇痛后4、5 h、分娩即刻和分娩后1 h的鼓膜体温明显升高(P0.05);H组在镇痛后4、5 h的体温明显高于L组(P0.05)。两组产间发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镇痛前比较,镇痛后1、2、3、4、5 h、分娩即刻和分娩后1 h两组产妇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08%罗哌卡因或0.1%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舒芬太尼规律间断硬膜外给药行分娩镇痛效果满意,而用较低浓度局麻药产妇在分娩镇痛期间体温的上升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构建产妇产程中经口摄入能量管理循证方案,并评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将344例阴道试产产妇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7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饮食管理,观察组按照课题组构建的“产妇产程中经口摄入能量管理循证方案”实施饮食管理。比较两组产妇产时供能、进食满意度、分娩结局相关指标,医护人员产程中经口摄入能量知识水平及各项审查指标执行率。结果两组产妇均未发生误吸。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尿酮症发生率和产程中饥饿度、口渴度、疲劳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进食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产妇阴道试产成功率、产程时间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方案实施后,医护人员对产程中经口摄入能量管理知识水平得分和各审查指标执行率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产程中经口摄入能量管理循证方案的应用可提高医护人员相关知识知晓度及依从性,增加产妇产程中能量供应,有利于助产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激素及血气状态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97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气管插管组(n=49)与硬膜外麻醉组(n=48),2组患者分别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及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麻醉开始前(T1)、气腹15 min(T2)及手术结束15 min(T3)Ramsay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静脉血清中肾上腺素(A)、去甲肾上腺素(NA)、皮质醇水平,动脉血SpO2、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HCO3-浓度,以及术中呛咳及躁动情况。结果2组患者T1时刻各指标,T2时刻SpO2、pH值,T3时刻Ramsay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皮质醇水平、pH及HCO3-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刻气管插管组患者Ramsay评分明显高于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刻气管插管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A、NA、皮质醇、PaCO2、HCO3-浓度,T3时刻A、NA水平、PaCO2及术中呛咳、躁动程度明显低于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较硬膜外麻醉可达到更好的麻醉效果;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气指标;降低外周血中应激激素水平;减少术中呛咳及躁动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