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和国人预期寿命的延长,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接受外科手术。但是老年患者因为器官功能的退化常常合并多种疾病,如脑梗死、心脏缺血性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复杂的病情会显著增加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并给围术期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麻醉科医师可以通过优化围术期麻醉管理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正谵妄是一种急性暂时性脑功能异常,常在数小时至数天之内发生,以注意力和认知功能障碍、意识水平和精神活动改变、幻视幻听和睡眠-觉醒周期紊乱为特征,病情往往在短时间内呈波动性变化[1]。术后谵妄是指病人在经历外科手术后出现的谵妄。术后谵妄与病人的预后恶化有关,例如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花费增加、认知功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2-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7年10月行嗜铬细胞瘤手术患者的人口学信息、术前症状、合并症、实验室检查、肿瘤的位置和直径、手术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出入量、血流动力学指标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08例患者,其中42例(13.6%)患者术后出现AKI。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男性、糖尿病史、术前白蛋白40 g/L、术前肌酐95μmol/L、肿瘤直径10 cm、手术时间120 min、术中使用血管收缩药、术中人工胶体液输注≥2 000 ml、输注异体血、出血量≥1 000 ml和SBP70%基础值累计时间10 min与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AKI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白蛋白40 g/L、术中出血量≥1 000 ml和SBP70%基础值累计时间10 min是嗜铬细胞瘤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性、白蛋白40 g/L、术中出血量≥1 000 ml和SBP70%基础值累计时间10 min是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术前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患者的围术期药物管理情况,并分析与围术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出血事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行外科手术、且术前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患者的相关信息,观察并记录围术期抗血栓药物管理情况、患者住院期间的MACCE和出血事件。结果最终有372例患者进入分析。364例(97.8%)患者在术前停用抗血栓药物,仅3例患者在进行出血低风险手术前未停药;服用阿司匹林的311例患者中,188例(60.5%)患者术前阿司匹林停药时间大于7 d;49.5%(47/95)服用P2Y12受体抑制剂的患者术前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桥接。围术期共发生MACCE 16例(4.3%),出血事件10例(2.7%)。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65岁(OR 5.800,95%CI 1.243~27.070,P=0.025)、外周动脉疾病(OR 6.090,95%CI 1.380~26.878,P=0.017)和4级手术(OR 6.144,95%CI1.191~31.701,P=0.030)为围术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服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OR 14.110,95%CI 1.743~114.188,P=0.013)和手术时间(OR 1.006,95%CI 1.001~1.012,P=0.026)是围术期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的患者,当前围术期抗栓药物管理不够规范,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年龄>65岁、合并外周血管疾病或拟行大手术的患者,围术期需警惕MACCE。术前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的用药方案和手术时间长是围术期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