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在心肌肥厚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利用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法在8~10周龄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体内构建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模型,并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心肌肥厚组(OG)和假手术组(CG).手术后按要求饲养4周后处死,观察离体心脏大小并计算心室重/体重比(mg/g).取部分心肌标本,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HMGB1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肥厚组心肌中HMGB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压力超负荷可引起心脏组织中HMGB1表达增加及活化,且增加的HMGB1可能参与心肌肥厚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6岁儿童枢椎经椎板行3.5 mm螺钉内固定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1~6岁儿童45例,每两岁一组分为A、B、C 3组,将其颈椎CT原始数据行三维重建后测量椎板上、中、下缘宽度,椎板高和长度,椎板上倾角及内倾角等参数。 结果 椎板各指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限制枢椎板螺钉置钉的主要因素是椎板中缘宽(LWM)和进钉点至椎板外缘距离(ELE),LWM中A组为(4.69±0.45)mm;B组(7.13±1.61)mm;C组(7.72±1.28)mm。ELE中A组为(15.44±6.98)mm,B组(23.67±1.86)mm;C组(27.75±2.39)mm。模拟椎板螺钉置入时,A组入钉点为同侧棘突左、右分支交界处;B组入钉点为螺钉所在椎板对侧的棘突分支中缘;C组入钉点为螺钉所在椎板对侧的棘突分支上缘。 结论 1~6岁儿童枢椎板均具有置入3.5 mm螺钉的可行性,但不同年龄置钉方式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6~20岁青少年颈椎钩突的影像学扫描和三维重建,探讨钩突-横突孔间距的发育规律和增龄特征,为青少年颈椎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影像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无外伤、神经症状和体征的青少年66例,行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0.625~1.25 mm),范围C1~T1,将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三维重建软件进行相关指标测量,并按性别、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颈椎钩突-横突孔间距在性别与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发育总体随着年龄和椎序的增长呈递增趋势,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颈椎钩突-横突孔间距与椎动脉型、神经根型等颈椎病的发病率有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胡哲  李志军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448-1448
脊柱外科患者因疾病多会实施经肋横突结合区置钉治疗,而如何有效、安全地实施此治疗措施,是每位医院都重视的课题,笔者对经肋横突结合区置钉的解剖学情况进行研究,并综合文献,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5.
胡哲  李志军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514-5515
目的研究三维重建技术构建人体三维模型在医学影像专业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采集层厚为0.625mm的CT影像,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13.0对其进行三维重建,将重建模型应用于2011级医学影像专业的解剖学理论教学中,并和2010级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应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13.0进行图像重建,清楚直观地再现了三维结构,学生反应良好,成绩显著提高。结论使用三维重建可直观显示人体三维结构,用于解剖学教学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麻醉生理学是麻醉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该学科的覆盖面较宽,涉及多学科知识.与医学的基础学科比较,麻醉生理学内容与临床实践联系更为紧密,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因此,理论教学中实行麻醉生理学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尤其注重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采取案例式教学、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讲座式教学等促使学生早接触临床,以期提高教学质量.课堂外,鼓励大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提升综合实践能力.使生理学与麻醉学知识联系贯通,真正发扬麻醉生理学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作用,培养符合面向21世纪目标和规格的麻醉学人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儿童及青少年枕颈角(occipito-C2 angle,OC2A)和后枕颈角(posterior occipitocervical angle,POCA)的影像学测量,研究其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及性别差异,为临床枕颈融合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筛选符合排纳标准的正常儿童及青少年321例(男213例,女108例)颅颈结合区的影像学资料,按性别、年龄分为1~3岁、4~6岁、7~9岁、10~12岁、13~15岁和16~18岁等6组。将扫描的颈椎断层影像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存贮,并导入Mimics 16.0观测其OC2A和POCA。结果 OC2A和POCA的峰值分别为(18.15±5.63)°和(124.94±14.63)°,位于10~12岁组,随后呈波浪状下降,OC2A在10~12岁组与1~3岁组、13~15岁组与10~12岁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OCA在7~9岁组与10~12岁组、13~15岁组和16~18岁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经口寰枢椎钢板前路固定力学参数进行有限元分析,为该节段手术的开展及改进提供参考。 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来本院就诊检查的非颅底-寰枢椎疾患病例1例,男性,36岁,体质量64 kg。对颅底-寰枢椎进行0.625 mm薄层扫描,采用Mimics 16.01软件对影像资料进行重建,利用Pro/ENGINEER 4.0软件对经口寰枢椎前路钢板进行重建,将重建后的钢板螺钉三维模型导入Mimics 16.01中按照经典经口寰枢椎前路手术要求进行配准,并对模型进行面、体网格划分和材料赋值,将模型导入ANSYS14.0软件内,垂直方向加载80 N,表面施加15 Nm力矩,模拟前屈、后伸和侧弯3种运动状态,测量螺钉和棒的应力。 结果 寰枢椎三维重建模型共划分39 842个体网格,对模型进行加载后,上位螺钉根部前屈最大应力为(62.34±5.52)MPa (F=73.23,P<0.05); 下位螺钉根部和顶端侧弯最大应力分别为(78.42±5.5.14)Mpa(F=112.32, P<0.05);(95.48±7.12)Mpa(F=62.32,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前屈和后伸状态下上位螺钉根部应力大于下位(t前屈=12.2,t后伸=9.23,t侧弯=-22.98,均P<0.05),而在侧弯时下位螺钉根部应力大于上位;下位螺钉顶端与根部在相同运动状态下比较,顶端大于根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前屈=23.14,t后伸=22.01,t侧弯=8.13,均P<0.05)。 结论 经口寰枢椎固定系统应力分布较为合理,能承受正常寰枢椎运动承载的应力,但术后患者要减少前屈和侧弯运动,以降低固定系统疲劳断裂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成人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重塑面部骨骼整体形态提供解剖学参数。 方法 招募志愿者49例(男21例,女28例),收集71例下颌骨干骨标本进行CT扫描,使用Mimics软件建立内蒙古地区人120例下颌骨三维模型,测量120例内蒙古地区人下颌骨指标,并将下颌骨数据作两侧比较、男性与女性比较以及与现代华北地区下颌骨数据比较。 结果 男、女志愿者双侧所有测量数据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骨各项测量数据除下颌角外均为男性大于女性,下颌角女性大于男性。 结论 内蒙古地区人群较华北其他地区人群下颌骨更宽、下巴更为突出,下颌角小,咀嚼肌力量大;为内蒙古地区人群设计下颌骨假体时,设计为下颌体厚,矢状面横截面积较大,体高与下颌支高较小的形态更为合适。 【关键词】 下颌骨; 三维测量; 内蒙古地区  相似文献   
10.
<正>人体浅静脉走行变异的情况较常见,一般多见于中小浅静脉,而颈外静脉做为头颈部最大的浅静脉,出现变异的情况则较少见,尤其是双侧均出现变异更为罕见,我们在解剖1具男性尸体标本时发现这一情况,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材料来自于内蒙古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男性标本。在进行头颈部局部解剖,观察颈部浅静脉血管走行时发现,左侧颈外静脉粗大、单行;右侧则出现双颈外静脉,分别剥离双侧颈外静脉之间的起止点、走行,观察颈外静脉收纳及最后注入静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