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氟醚后处理组(ISO组)和异氟醚后处理+Smad3特异性抑制剂SIS3 HCl组(ISO+SIS3组)。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24 h后Zea-Longa法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损伤,HE染色评估脑组织病理学损伤情况,尼氏染色评估缺血脑组织中健存神经元情况,TUNEL法评估脑组织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检测脑组织中VEGF蛋白和CD34蛋白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对脑组织中p-Smad3、Smad3、VEGF和CD34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异氟醚能明显降低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减轻脑组织病理学损伤,增加缺血脑组织中健存神经元数量,减少损伤脑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增强p-Smad3、VEGF和CD34蛋白的表达;Smad3抑制剂逆转了异氟醚的脑保护作用,加重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p-Smad3、VEGF和CD34的蛋白表达。结论异氟醚能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保护机制与激活Smad信号通路,促进VEGF和CD34蛋白表达,进而促进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椎管内麻醉后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评估肥胖相关指标预测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择期行椎管内麻醉手术肥胖患者228例,男115例,女113例,年龄18~70岁,BMI≥24 kg/m~2,ASAⅠ或Ⅱ级。根据患者椎管内麻醉后仰卧位10 min内是否发生低血压分为两组:低血压组和非低血压组,低血压定义为MAP下降幅度超过基线值的20%。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肥胖患者椎管内麻醉后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肥胖相关测量指标对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预测效果及阈值。结果共有97例(42.5%)患者椎管内麻醉后发生低血压。其中血脂异常(OR=3.593,95%CI 1.974~6.541)和腹型肥胖(OR=1.980,95%CI 1.068~3.668)是肥胖患者椎管内麻醉后发生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肥胖相关测量指标中,腰围对肥胖患者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预测效果最优,男性患者阈值为87.5 cm,敏感性92.9%,特异性81.4%。女性患者阈值为83.5 cm,敏感性89.6%,特异性93.8%。结论术前重视肥胖患者的血脂及腰围可以有助于预测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Shh/Gli1信号通路在异氟醚后处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4只,6~8周龄,体重22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异氟醚后处理组(ISO组)和环巴胺+缺血-再灌注+异氟醚后处理组(CYC组),每组11只。采用线栓法栓塞大脑中动脉90 min、再灌注24 h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SO组大鼠在再灌注即刻吸入1.5%异氟醚。CYC组大鼠在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Shh/Gli1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环巴胺10 mg/kg。再灌注24 h后,所有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采用TTC法测定脑梗死体积,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TUNEL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测定Shh和Gli1蛋白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IR组、ISO组和CYC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坏死和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组织病理学损伤严重,Shh和Gli1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IR组比较,ISO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和脑梗死体积明显降低,坏死和凋亡明显减少,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减轻,Shh和Gli1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ISO组比较,CYC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坏死和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加重,Shh和Gli1蛋白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Shh/Gli1信号通路激活参与了异氟醚后处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三种常用的减充血剂在全麻内镜鼻窦手术中使用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于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慢性鼻窦炎患者90例,男60例,女30例,年龄(43.1±15.4)岁,随机分为三组,在全身麻醉并控制性低压下行内镜鼻窦手术,术中分别使用肾上腺素、羟甲唑啉和麻黄碱收缩鼻腔。观察并记录每组患者术中的血压、心率、出血量、反跳性充血及术 野质量,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肾上腺素组在使用肾上腺后收缩压由(91.23±6.07)mmHg升至(95.67±6.28)mmHg,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肾上腺组的平均出血量最少,为(49.40±17.28)ml,对比羟甲唑啉组的出血量(60.00±16.65)ml和麻黄碱组的(61.60±21.07)ml,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31和0.014),且肾上腺素组的平均术野质量最佳。结论 全麻内镜鼻窦手术减充血剂推荐优先使用肾上腺素,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使用羟甲唑啉,不推荐使用麻黄碱。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股沟上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在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DAA)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的术后近期镇痛及临床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01/2019-12期间择期行单侧DAA下THA患者139例,随机分为髂后路腰丛神经阻滞组(L组,n=45)、 FICB组(F组,n=46)、对照组(C组,n=48)。L、 F组在全麻诱导前实施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L组实施后路腰丛阻滞, F组实施FICB, 2组患者均予以0.375%罗哌卡因30~40 mL; C组直接予以全麻诱导。三组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侧卧位下行DAA下THA。记录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的用量;记录患者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的停留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予以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泵术后镇痛,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功能康复及影像学Harris评分、 WOMAC评分以及关节疼痛(VA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均有效随访1个月。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在手术30 min (T_3)、 HR在拔管后(T_4), L、 F组明显低于C组(P0.05); L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的用量,患者拔管时间、 PACU停留时间明显低于C组(P0.05); L、 F组术后24 h静息时,术后24 h、 48 h、 1个月运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1个月, L、 F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 WOMAC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FICB应用于侧卧位DAA下THA,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急、慢性疼痛,结合良好功能康复锻炼,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 FICB应用于此类微创手术患者,镇痛效果基本等同于后路腰丛阻滞,其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更能让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6.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3):271-273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羟考酮联合腹壁戳孔浸润罗哌卡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LC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SR组)和羟考酮联合罗哌卡因组(OR组)各30例。OR组手术结束前10 min和术后8 h静脉注射羟考酮0.07 mg/kg,SR组使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手术后48 h内患者OAA/S和VAS评分;记录所有患者术后独立下床活动时间、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以及地佐辛的使用量;记录患者术后48 h内对镇痛效果的总体满意度评分。结果:与SR组比较,OR组术后8 h内疼痛VAS评分降低,而总体满意度评分提高(P<0.01);OR组独立下床活动时间短于SR组(P<0.01),且地佐辛使用例数较少(P<0.001);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静脉分次羟考酮联合腹壁戳孔浸润罗哌卡因,可有效缓解LC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围生期多种因素均可能对母乳喂养施加影响,其中分娩镇痛可通过缓解疼痛、改善情绪或分娩镇痛药物本身等对母乳喂养产生作用。但目前关于此类研究资料较少,现有的研究主要考虑分娩镇痛是一种符合生理的分娩方式,因此进行临床推广。文章通过简介当前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现状,分别针对椎管内分娩镇痛、静脉分娩镇痛、吸入分娩镇痛、非药物性分娩镇痛等不同方式,分析其对母乳喂养产生的可能不利或获益,为分娩镇痛产妇的母乳喂养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异氟醚后处理通过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发挥脑缺血后神经保护效应,及其对下游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异氟醚后处理组(ISO组)、TGF-β_1抑制剂组(LY组)和TGF-β_1激动剂组(SR组)。S组仅做分离颈部血管的探查手术;IR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ISO组在MCAO再灌注即刻吸入1.5%异氟醚后处理60 min;LY组和SR组分别在MCAO前30 min经脑立体定位仪侧脑室分别注射抑制剂(LY2157299)和激动剂(SRI-011381),总量为50μl,注射10 min,注射完成后常规行MCAO和异氟醚后处理。TTC染色法及神经行为学评分判断神经损伤程度,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程度,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TGF-β_1的蛋白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TGF-β_1及p-SMAD2/3、p-JNK1/2蛋白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ISO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神经元凋亡明显加重,TGF-β_1、p-SMAD2/3和p-JNK1/2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ISO组和SR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神经元凋亡明显减轻,TGF-β_1和p-SMAD2/3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JNK1/2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ISO组比较,LY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神经元凋亡明显加重,TGF-β_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JNK1/2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异氟醚后处理可通过调节TGF-β_1/SMAD信号通路进而抑制p-JNK1/2的表达,发挥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异氟醚后处理是否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2只。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缺血90min、再灌注24h制备大鼠局灶性CIRI模型: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异氟醚后处理+模型组(MI组)、Wnt/β-catenin拮抗剂Dicckkopf-1(DKK-1)+异氟醚后处理+模型组(MDI组)、DKK-1+模型组(MD组)。S组仅分离暴露一侧颈内动脉,不插入线栓。MI和MDI组于再灌注即刻行1.5%异氟醚后处理60min。MDI组和MD组于建立模型前30min行侧脑室注射DKK-1(5μg/kg)。所有模型组大鼠在再灌注24h后,采用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HE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大鼠海马CA1区β-catenin的表达,Tunel荧光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β-catenin及GSK-3β蛋白含量,并计算Bcl-2/Bax比值。结果与S组比较,M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神经细胞损伤及凋亡数目、Bax以及GSK-3β蛋白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而β-catenin蛋白含量及Bcl-2/Bax比值明显减少(P0.05)。与M组比较,MI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神经细胞损伤及凋亡数目以及Bax蛋白含量明显减少(P0.05),Bcl-2和β-catenin蛋白含量以及Bcl-2/Bax比值明显增加(P0.05)。与MI组比较,MDI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神经细胞损伤及凋亡数目及Bax、GSK-3β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5),而Bcl-2、β-catenin蛋白含量及Bcl-2/Bax比值明显减小(P0.05)。结论异氟醚后处理可能是通过影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Bcl-2及Bax的表达,从而减轻局灶性CIRI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