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4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血栓前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9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按就时间顺序分为A组(对照组)、B组(养血清脑颗粒组)、C组(联合用药组)各30例,分别观察3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后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1(ET-1)、纤维蛋白原(FIB)、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变化,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EDD)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C组经过治疗后,NO水平升高,ET-1水平和FIB减低,t-PA活性增强,PAI-1活性降低,EDD显著改善,两治疗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治疗组治疗后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服用养血清脑颗粒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血栓前状态,可以作为脑血栓形成的一级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2.
周敏  周慧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4,33(12):1031-1033
目的 观察长波紫外线引起人表皮样癌细胞 DNA链断裂损伤的情况 ,以及姜黄素对这种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 用长波紫外线照射细胞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 DNA损伤。结果 长波紫外线剂量依赖性地诱发表皮细胞的 DNA链断裂损伤 ,损伤的高峰出现在照射后 1h。而姜黄素可以拮抗长波紫外线引起的DNA链断裂 ,表现为彗星细胞百分比的降低和彗星尾巴长度的缩短 ,并有量效关系。结论 姜黄素可以预防长波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皮肤细胞 DNA链断裂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病人的死亡危险因素 ,为降低 SARS病死率提供可借鉴经验。方法 对来自本省太原市及各地区收治 SARS7家医院所提供的死亡 SARS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 :年龄、基础疾病、实验室数据、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措施等。结果  2 4例死亡 SARS病人中 ,男性 14例和女性 10例。平均年龄 5 7.4岁。其中≥ 5 0岁 2 1例 (88% )。有基础疾病者 2 0例 (83% )。其中心血管疾病 12例占居首位 ,糖尿病 9例居次席 ,脑血管疾病 8例位居第三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COPD) 5例占第四位和消化道疾病占末位。有并发症者 13例 (5 4 % ) ,依次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和继发感染等。部分资料齐全的病人在入院时的生命体征都平稳。血液学和动脉血气检测与分析均显示在疾病晚期与入院时相比 :白细胞计数增多 ,血糖升高和乳酸脱氢酶 (L DH)值升高 (P均 <0 .0 0 1) ,而淋巴细胞计数显著减少 (P<0 .0 0 5 ) ,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和氧合指数 (Pa O2 / Fi O2 )均呈进行性降低 (P<0 .0 0 5 ,P<0 .0 0 1)。近半数SARS病人血液生化指标异常。结论 年龄、基础疾病、低氧血症和 L DH值升高 ,皮质类固醇和抗生素的滥用所致的继发感染等都是 SARS病人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血清 s Apo- 1/Fas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 )法检测 30例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 s Apo- 1/Fas水平 ,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血清 s Apo- 1/Fas水平与病理类型无关 ,受临床分期的影响 ,进展期显著高于早期患者 (P<0 .0 5 ) ,除 + 期外 ,各期化疗前后血清 s Apo- 1/Fas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化疗前血清 s Apo- 1/Fas升高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较好。治疗后有效、病情稳定的患者 ,血清 s Apo- 1/Fas水平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 肺癌患者血清 s Apo- 1/Fas水平与患者病情轻重有关 ,是一项判断病情和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特异性IgE(sIgE)与儿童变态反应病发病的关系 ,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法玛西亚公司的免疫CAP诊断系统 ,以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sIgE。 结果  71例患儿中可查到 5 4例 4 8种变应原阳性的sIgE ,有些患儿对多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支气管哮喘患儿阳性检出率为 74 % (37∶5 0 ) ;变应性鼻炎患儿阳性检出率为 6 4 % (7∶11) ;特应性皮炎及湿疹患儿阳性检出率为 80 % (8∶10 )。主要阳性变应原为户尘螨、屋尘、蒿草、烟曲霉等吸入性变应原和鸡蛋白、牛奶、花生、黄豆等食物性变应原。年幼儿组 (3~ 6岁 )以食物性变应原为主 ;年长儿组 (7~ 15岁 )以吸入性变应原为主。对上述 8种变应原的sIgE两组之间定量比较 ,经秩和检验发现吸入性变应原蒿草的sIgE在组间有明显差异 ,年长儿组高于年幼儿组 (P <0 0 5 ) ;食物性变应原牛奶的sIgE在组间有明显差异 ,年幼儿组高于年长儿组 (P <0 0 5 )。结论 上述 8种变应原是引起太原地区儿童变态反应病的主要变应原 ,随年龄增长血清中吸入性变应原的sIgE的阳性率增多 ,食物性变应原的sIgE的阳性率减少 ;sIgE对外源性变态反应病阳性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6.
肿瘤坏死因子-α与血沉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及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血沉(ESR)的关系。方法选取25例恶性肿瘤患者和32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血清TNF-α及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水平。同时采用魏氏法测定血沉值。结果肿瘤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的血清TNF-αs、TNFRⅠ水平及ESR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所有P<0.05),且血清TNF-α、sTNFRⅠ水平与ESR值之间均有相关关系(rT=0.645,PT<0.01;rs=0.638,Ps<0.01);ESR值愈大,血清TNF-α、sTNFRⅠ水平愈高。结论在恶性肿瘤及糖尿病疾病中随着ESR值增大,血清TNF-α、sTNFRⅠ水平增高,血清TNF-αs、TNFRⅠ水平与ESR间存在相关关系,TNF-α及sTNFRⅠ可能是导致ESR增快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不同疗法的治疗效果,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正确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2 0 0 3年3月至6月太原市收治的30 4例SARS患者为对象,比较分析三种疗法(甲组采用抗生素+抗病毒药治疗;乙组采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糖皮质激素治疗;丙组采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糖皮质激素+营养支持疗法治疗)。抗生素包括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及头孢类;抗病毒药包括病毒唑、更昔洛韦(ganciclovir)、鱼腥草及清开灵;糖皮质激素包括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kne)、地塞米松及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营养疗法包括白蛋白、静脉高营养、输注血浆及全血)的发热持续时间、胸片转归情况、出院情况及住院时间等多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组发热持续时间分别为(6±4 )d、(4±3)d和(5±3)d(P =0 .13)。胸片吸收率分别为87. 9%、80 .0 %和74 .3% (P =0 . 0 3)。出院好转率分别为10 0 %、94 . 8%和86 . 8% (P <0 . 0 1)。住院时间分别为(2 2±7)d、(30±11)d和(31±12 )d(P <0 . 0 1)。结论 在疾病早期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不仅可预防感染发生,且对降低体温,改善症状也有效。但对年龄偏大,伴有合并症的患者,加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培养鉴定银屑病患者皮损处真皮间充质干细胞(DMSC),并研究DMSC的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和趋化因子配体6(CXCL6)表达情况。方法 分离培养15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18例正常人皮肤的DMSC,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表型鉴定,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HES1和CXCL6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银屑病组DMSC形态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但HES1 和CXCL6基因的mRNA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3.56和3.44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蛋白水平,银屑病组DMSC中HES1和CXCL6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银屑病患者皮肤DMSC HES1及CXCL6表达升高可能参与银屑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Title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Hypertrophic Scarring of Split Thickness Autograft Donor Sites in a Pediatric Burn Population.ObjectiveThe split-thickness autograft remains a fundamental treatment for burn injuries; however, donor sites may remain hypersensitive, hyperemic, less pliable, and develop hypertrophic scarring. This study sought to assess the long-term scarring of donor sites after pediatric burns.Methods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pediatric burn patients treated at a single institution (2010–2016) was performed. Primary outcomes were prevalence of donor site hypertrophic scarring, scarring time course, and risk factor assessment.Results237 pediatric burn patients were identified. Mean age at burn was 7 yrs., mean %TBSA was 26% with 17% being Full Thickness. Mean follow-up was 2.4 yrs. Hypertrophic scarring was observed in 152 (64%) patients with 81 (34%) patients having persistent hypertrophic scarring through long-term follow-up. Patient-specific risk factors for hypertrophic scarring were Hispanic ethnicity (P = 0.03), increased %TBSA (P = 0.03), %Full Thickness burn (P = 0.02) and total autograft amount (P = 0.03). Donor site factors for hypertrophic scarring were longer time to epithelialization (P < 0.0001), increased donor site harvest depth (P < 0.0001), autografts harvested in the acute burn setting (P = 0.008), and thigh donor site location (vs. all other sites; P < 0.0001). The scalp, arm, foot, and lower leg donor sites (vs. all other sites) were less likely to develop HTS (P < 0.0001, 0.02, 0.005, 0.002, respectively), along with a history of previous donor site harvest (P = 0.04).ConclusionsHypertrophic scarring is a prominent burden in donor site wounds of pediatric burn patients. Knowledge of pertinent risk factors can assist with guiding management and expectations.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分析,以明确该类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提供相关循证学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建库至 2019年4月,在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公开发表的研究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AR的临床研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后,应用Revman 5.3软件对文献原始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总共纳入9篇临床研究,包含1 34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AR的有效率很高[RD=0.89, 95%CI (0.82, 0.95),P<0.001],术后鼻通气阻力减小[MD=0.33, 95%CI (0.03,0.62),P=0.03],鼻塞症状评分降低[MD=3.30, 95%CI (0.60,6.00),P=0.02],喷嚏症状评分减小[MD=3.21, 95%CI (1.80,4.62),P<0.001],流涕症状评分减小[MD=3.33, 95%CI (0.66,6.00),P=0.01],并发症发生率很低[RD=0.04, 95%CI (0.01, 0.08), P=0.03],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AR有效率约为89%,术后鼻通气阻力和鼻塞、打喷嚏、流涕等症状明显减轻,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4%,因此该术式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中重度AR患者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