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1 毫秒
1.
患者男,67岁,因"排尿困难2个月余"于2012年8月12日入院.体重67 kg,身高176 cm.ASAⅡ级.既往史: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30/90 mmHg,心率68次/min,呼吸18次/min,体温36.4℃.全身皮肤、颜面无潮红.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无压跳、反跳痛.肾区无叩击痛.B超示膀胱腔内直径1.7 cm,强回声伴声影,随体位改变而移动.提示膀胱结石.入院诊断:膀胱结石.拟于2012年8月15日在静脉全麻下行经尿道膀胱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喉罩在介入治疗中的安全可行性。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组(30例)和一次性喉罩组(30例)。记录操作一次成功率、操作时间、气道密封压;麻醉前、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前、置入后、拔出气管导管或喉罩后BP、HR、SpO2;记录气道压(Paw)及术中血气PaCO2值,喉罩拔除后测试通气罩远端分泌物的pH值。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SpO2均维持98%以上,插管后气道压及术中血气PaCO2都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喉罩组在置罩、拔罩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参数稳定,插管组插管、拔管中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明显(P<0.05),喉罩组在苏醒期并发症(呛咳、咽痛)明显少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一次性喉罩全麻正压通气可安全有效地用于介入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喉罩在介入治疗中的安全可行性.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组(30例)和一次性喉罩组(30例).记录操作一次成功率、操作时间、气道密封压;麻醉前、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前、置入后、拔出气管导管或喉罩后BP、HR、SpO2;记录气道压(Paw)及术中血气PaCO2值,喉罩拔除后测试通气罩远端分泌物的pH值.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SpO2均维持98%以上,插管后气道压及术中血气PaCO2都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喉罩组在置罩、拔罩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参数稳定,插管组插管、拔管中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明显(P<0.05),喉罩组在苏醒期并发症(呛咳、咽痛)明显少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 一次性喉罩全麻正压通气可安全有效地用于介入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相似文献   
4.
我院50d内收治非典型肺炎(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临床诊断病例220例,部分病人采用了机械通气治疗,现将其应用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成功的喉罩置人需要润滑剂的辅助,但在操作中具体使用何种润滑剂却少有报道.临床上很多麻醉医师认为2%利多卡因凝胶为较优选择方案,然而具有镇痛作用的润滑剂可引起一些患者苏醒期并发症如舌麻、吞咽困难等[1].本研究通过比较生理盐水和2%利多卡因凝胶作为喉罩润滑剂以验证2%利多卡因凝胶是否为喉罩置入的较优选择.  相似文献   
6.
郎宇  张雁华  王天龙 《北京医学》2010,32(2):100-102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全麻中一次性喉罩替代气管导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择期行LC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气管插管组(61例)和喉罩组(61例1。记录操作一次成功率、操作时间、气道密封压及麻醉前、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前后、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后BP、HR、SpO2;记录气腹前后气道峰压(Ppeak)、肺顺应性(Compl)、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术中血气结果;并对喉罩组拔出喉罩后通气罩远端分泌物进行pH值试纸测试。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SpO2均维持98%以上,通气参数PetCO2及术中血气PaCO2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喉罩组在置入、拔除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参数稳定,而插管组气管插管及拔管过程中,收缩压分别为(145.05±22.82)mmHg、(145.17±14.22)mmHg,舒张压分别为(88.13±14.65)mmHg、(87.27±10.37)mmHg,心率分别为(86.00±14.65)次,分、(92±10.96)次/分,与喉罩组比较P均〈0.05。喉罩组在苏醒期并发症明显小于气管插管组(P〈0.05)。喉罩组拔罩后充气罩远端分泌物pH值均在7.0~8.0。结论一次性喉罩全麻正压通气可用于LC患者:其安全性仍有待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7.
维库溴铵致支气管痉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名39岁男性右肾结石患者,拟在全麻下进行手术。静脉团注咪哒唑仑5mg、芬太尼0.2mg、维库溴铵8mg,丙泊酚40mg进行诱导行气管插管,持续泵入维库溴铵4mg/h、丙泊酚100mg/h、瑞芬太尼0.25mg/h维持麻醉。插管后患者出现支气管痉挛,气道压升高达40cmH2O,SpO2降至0.78,听诊双肺满布哮鸣音。先后给予异氟烷吸入、氨茶碱、地塞米松、氯胺酮静注,停止泵入瑞芬太尼,均无明显改善。停止泵入维库溴铵后,患者气道压逐渐下降,双肺哮鸣音减少。停止泵入丙泊酚,30min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SpO升至0.99,双肺哮鸣音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不同给药方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麻醉中辅助镇静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100例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DEX负荷剂量组(Dd组)、持续剂量组(Dc组)、负荷剂量加持续输注剂量组(Ddc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5例.通过不同的给药方法观察DEX对围术期循环、呼吸指标、及苏醒和术后镇痛的影响. 结果 Dd组、Dc组患者在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较C组、Ddc组明显缩短,清醒时间:(8.4±2.7)、(8.4±4.3)、(11.4±5.5)、(11.2±4.5) min (P<0.05);拔管时间:(11.1±3.4)、(10.7±4.1)、(14.1±5.4)、(14.2±6.2) min(P<0.05);应用DEX的3组术后2h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1.2±0.9)、(1.6±0.8)、(1.8±0.7)、(2.5±1.3)(P<0.05);Dd组、Dc组和Ddc组在应用DEX后血压和心率(heart rate,HR)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也明显下降(P<0.05),但4组患者围术期循环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Dd组、Dc组和Ddc组在麻醉维持中应用的镇痛、镇静药物的总量与C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 结论 应用负荷剂量、持续剂量及负荷剂量加持续剂量输注的DEX均可用于LC麻醉中的辅助镇静,既稳定循环又苏醒迅速,负荷剂量及持续剂量输注的方法更优于负荷加持续输注的方法,但仍需大样本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以脉压变异率(PPV)为目标的液体导向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520例,男250例,女270例,年龄65~93岁,BMI18.5~34.0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常规输液组(C组),每组260例。G组以PPV为目标,根据GDFT方案对患者进行容量管理,C组麻醉科医师根据经验进行液体管理。记录术前1d(T0)、麻醉诱导前(T1)、手术开始即刻(T2)、手术结束即刻(T3)的HR、MAP、脉压变异率(PPV)。记录手术时间、术中晶体液的输入量、胶体液输入量、输液总量、自体血回输量、出血量、尿量、麻黄碱使用例数和去甲肾上腺素使用例数。记录术后住院时间,恶心呕吐、头晕、伤口感染、肺部感染和发热等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T3时G组PPV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不同时点HR和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晶体液输入量明显少于C组(P0.05),术中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胶体液输入量、输液总量、自体血回输量、出血量、尿量和麻黄碱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G组发热病例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以PPV为目标导向的液体治疗可以减少脊柱手术老年患者术中晶体液的输入量,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张婷  郎宇  蔡兵  赵磊  许亚超  张瑛 《中国医药》2014,(9):1350-1354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地佐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分级Ⅰ~Ⅱ级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靶控输注丙泊酚组( TCI组)和手控输注丙泊酚组( MCI组),每组30例。 TCI组设定丙泊酚初始血浆靶浓度为6 mg/L,术中根据手术进程滴定目标靶浓度;MCI组以丙泊酚2 mg/kg诱导,术中发生体动反应时追加丙泊酚20~30 mg。2组均在术前5 min静脉滴注地佐辛5 mg,入睡后即刻小壶滴注瑞芬太尼1μg/kg。观察并记录2组丙泊酚的总用量、麻醉效能、术中呼吸循环的变化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TCI组丙泊酚的总用量为(2.55±0.34)mg/kg,明显大于MCI组的(2.10±0.20)mg/kg(P<0.01);TCI组麻醉效果优的比例高于MCI组[83.3%(25/30)比53.3%(16/30),P<0.05]、术中体动反应的发生率低于MCI组[16.7%(5/30)比46.7%(14/30),P <0.05];除诱导时间 TCI 组[(1.27±0.15) min]长于 MCI 组[(1.09±0.15)min]外,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麻醉诱导后,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下降(均P<0.01),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平均动脉压均回升至术前水平;2组患者均无明显的术后宫缩痛。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地佐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安全舒适,麻醉深度易于控制,但术中须注意对患者呼吸功能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