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昆明地区绝经女性日照量与血清25( OH) D水平及骨密度之间的关系,以加强高原人群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方法 随机选取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90名年龄超过45岁的绝经女性,以每天日照量分3组,①组:<30 min/d;② 组:30~60 min/d;③组:>60 min/d。用Elisa法检测血清25( OH) D浓度,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测定腰1至腰4椎体及双侧股骨颈骨密度。比较3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3组之间T值有差异(P <0. 05),所测骨密度以骨量减少为主,骨质疏松检出率为34.81%;日照量与T值相关性不大。3组之间25( OH) D浓度有差异(P <0.05),有48. 89%的血清25( OH) D浓度处于最佳范围水平;日照量与25( OH) D浓度相关性较大。结论 日光照射可促进25( OH) D生成,日照30 ~60 min/d对高海拔、低度缺氧所致骨量丢失有弥补作用。日照量对骨密度起不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一期应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EvansⅢ、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2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本组33例获平均随访11个月,假体无松动下沉,关节功能重建良好。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1.9分,术后第6周平均93.1分。结论一期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胫骨骨折在临床比较常见,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传统的钢板内固定手术需要对其周围软组织和骨膜广泛剥离,复位时经常造成伤口软组织坏死、感染、骨折愈合不良等严重后果.近年来,众多学者倡导运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此类骨折,目的是减少骨折端附近的手术操作,保护骨折端的血供,促进骨折愈合[1].本科自2007年6月~2011年12月,应用MIPPO治疗胫骨骨折患者58例,52例获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受损,骨折危险性增加为主要表现的骨骼疾病。是体内体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维生素D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日光中的紫外线能够预防维生素D的缺乏和不足,其强度及量与机体内骨代谢、骨密度以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国不同海拔、不同日照量、不同地方,相同条件人群的骨密度有一定差异。适当的日照,不仅能改善骨代谢、骨密度情况,而且能够有效缓解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研究CTA和CDU在腓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2月-2016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骨科使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重建软组织缺损的47例患者完整资料, 术前均行CTA及CDU检查, 选取合适的穿支血管并记录其体表定位点和外口径, 与术中实际观察、测量值进行比较, 数据分析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DU检测术中拟用穿支位置符合率为97.87%, CTA检测术中拟用穿支位置符合率为95.74%, 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支血管外直径术前CTA与CDU测量值与术中实际测量值相一致,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TA联合应用CDU定位的腓动脉穿支血管, 术中探查血管位置符合率为100%。术后皮瓣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为1~18个月, 平均13.5个月。所有皮瓣均成活良好, 无其他并发症, 皮瓣质地优良, 外形美观。结论 CDU和CTA在腓动脉穿支皮瓣术前血管评估方面是一种可靠且有用的方法, 且临床上可互补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