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无症状中国年轻人颈椎矢状位曲度的正常值及其与全脊柱平衡的关系。方法: 2011年11月—2014年12月招募并选择年龄18~30岁的志愿者行全脊柱侧位X线检查,在X线片上测量指标包括C0-C2角、从C2-C3到C6-C7的间盘角、从C3到C7的椎体角、T1倾斜角、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 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 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 SS)、C2-C7矢状轴向垂线(C2-C7 sagittal vertical axis, C2-C7SVA)、头重心至C7的矢状位轴向垂线(center of gravity of head to C7SVA, CGH-C7SVA)、C7到S1的矢状位轴向垂线(C7-S1SVA)。依据脊柱骨盆矢状位形态进行Roussouly分型,比较不同Roussouly分型下的颈椎曲度及形态。结果: 共纳入126名志愿者参与研究,其中男性67名,女性59名,平均年龄(21.4±2.3)岁。C0-C7前凸角平均为26.0°±12.8°,其中C0-C2前凸角平均为15.2°±6.7°,C2-C3到C6-C7间盘前凸角总和平均为9.1°±12.1°,C3到C7的椎体前凸角总和平均仅为1.4°±10.2°。C2-C7SVA(18.6±7.9) mm和CGH-C7SVA[(22.9±12.3) mm]由C7-S1SVA[(-21.6±31.0) mm]完美代偿。不同的Roussouly分型间颈椎曲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颈椎曲度与T1倾斜角(P < 0.01)、胸椎后凸角(P < 0.01)有显着相关性。从T1倾斜角到C0-C2角,相邻节段间盘角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 < 0.05)。结论: 测量并计算了无症状中国年轻人颈椎椎体角和间盘角的正常值,发现颈椎前凸主要发生在C0-C2和椎间盘水平,这些角度受到其他脊柱部位形态(T1倾斜角、胸椎后凸角和Roussouly分型)的影响,且相邻间盘角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腹泻次数对腹部结构性病变超声检查阳性检出率的预测价值,以期帮助临床医师对急性腹痛患者合理的进行超声检查.方法 回顾分析患者3 100例,根据腹泻次数及腹部超声阳性检出率分组,计算腹部结构性病变阳性病变检出率,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结构性病变阳性组占总体42%,结构性病变阴性组占总体58%,急性结构性病变占结构性病变阳性组的84%,非急性结构性病变占总体65%.腹泻<3次/d,急性结构性病变阳性检出率为95%;腹泻3~4次/d,急性结构性病变阳性检出率为4%;腹泻≥5次/d,急性结构性病变阳性检出率为5‰;慢性结构性病变阳性检出率占总体7%,非急性结构性病变检出率占总体65%.结论 腹泻次数对急性腹痛患者超声结构性病变阳性检出率有很好预测,可作为辅助判别方法对急诊腹痛患者病情进行判断,并指导合理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国人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与骨盆矢状位序列间的拟合关系。方法:采用影像学分析,对171例正常青年志愿者进行影像学研究,男94例,女77例,年龄23.0±1.8岁(18~28岁)。均行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检查,利用院内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测量脊柱与骨盆矢状位参数,包括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颈椎前凸角(cervical lordosis,CL)、矢状位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利用Pearson检验进行LL与其他各参数间相关性分析,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建立LL与其他各参数间线性拟合关系。根据既往研究LL=PI+9,以PI测量值为基础,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LL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间对比。结果:PI为44.6°±9.5°,LL为48.4°±10.8°,SS为34.4°±8.0°,TK为24.2°±9.6°,CL为7.9°±9.6°,SVA为-20.5±30.1mm;LL与PI、SS、TK、CL、SVA呈显著相关(P0.05)。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LL=2.958+0.760 SS+0.323 TK+0.198 PI+0.122 CL-0.118 SVA;运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LL=0.623 PI+20.611。根据既往文献报道LL=PI+9,以此计算出的LL预测值53.7°±9.5°与实际测量值差异显著(t=7.025,P10-6)。结论:以PI为自变量的简单线性回归LL=0.623 PI+20.611能准确估计个体的LL,在西方人群中得到的LL=PI+9结果并不适用于国人LL的估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正常亚洲黄种人群颈椎矢状位曲度及其与全脊柱矢状位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影像学分析对132名成人无症状志愿者进行研究,所有志愿者行全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及中立位颈椎侧位片,测量颈椎矢状位参数包括C0-C2角(Occiput-C2 angle)、C2-C7角(C2-C7 angle)、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头部重心(center gravity of head,CGH)~C7 SVA(CGH-C7 SVA)、C2-CGH SVA,和胸椎矢状位参数:T1倾斜角(T1 slope)、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脊柱-骨盆的方向性参数: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及全脊柱矢状位参数:脊柱骶骨角(spinal sacral angle,SSA)、C7-S1的矢状面轴向距离(C7-S1 SVA)。使用Toyama等颈椎矢状位序列分型方法将所有志愿者分为三组:前凸组,后凸组,变直或鹅颈畸形组,并比较三组人群各参数间差异。使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和单因素ANOVA分析相关数据。结果:C0-C2角的平均值是15.13°±6.69°,C2-C7角的平均值是12.03°±7.64°。C2-C7 SVA平均值是18.67±7.96mm,CGH-C7 SVA的平均值是22.95±12.18mm,CGH-C2 SVA的平均值是7.08±5.38mm,T1 slope平均值是26.33°±7.01°。三组志愿者中,前凸组共43名(占32.6%),变直或鹅颈畸形组共74名(占56.1%),后凸组15名(占113%)。C2-C7角与T1 slope(r=0.422)相关,T1 slope与TK(r=0.434)、TK与LL(r=0.574),LL与SS(r=0.459),SS与PI(r=0.727)相关。三种志愿者中C2-C7角,CGH-C7SVA,Tl slope,TK在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部分无症状成人亦存在颈椎的变直或鹅颈畸形甚至后凸改变。颈椎后凸表现可能更多的是一个局部问题而非整体脊柱骨盆参数异常。  相似文献   
5.
穴位埋线结合中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结合中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DU)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172例,采用穴位埋线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42例,口服泰胃美胶囊等西药。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HP根除率、复发率分别为97.1%、83.3%、89.5%、76.1%,8.4%,25.7%,经统计学处理P〈0.01,P〈0.05。结论 穴位埋线结合中药治疗DU伴HP疗铲明显优于西药,HP根除率明显  相似文献   
6.
<正>全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full-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FELD)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方法[1、2],减压区域术后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postoperative discal pseudocyst,PDP)形成是罕见的FELD并发症,该并发症由Young等[3]于2009年首次报道。目前,报道PDP的中外文献较少,对PDP发病机制、病程和治疗方法的研究报道罕见。临床上症状性PDP出现时间约为术后1个月,其临床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相似;大部分PDP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较轻,通过保守治疗症状均能缓解[4、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我国35岁以下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骨科及疼痛科治疗74例35岁以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描述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我院既往无症状健康青年人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5岁以下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较无症状健康青年人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 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 PT)显著增加(P=0.003,P=0.000),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LL)、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 SS)显著减少(均P=0.000),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 TK)无统计学差异(P=0.062),18例出现矢状位轴向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 SVA)>5 cm。患者LL与TK、SS、脊柱骶骨角(spinal sacral angle, SSA)高度相关,与PT、SVA、骶-股距离(sacrofemoral distance, SFD)中度相关,与PI...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