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带肌蒂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与传统椎板回植内固定术两种椎板回植技术治疗腰椎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南院区脊柱外科收治的15例腰椎髓外硬膜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7例采用传统椎板回植内固定术治疗,B组8例采用带肌蒂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两组间性别、年龄、肿瘤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再植或塑形椎板数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术后并发症及肿瘤复发情况,记录术前及术后7d、术后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通过术后7d、3个月、6个月的CT检查评估椎板的骨吸收、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种方式均可对肿瘤进行良好的暴露和完整切除。A组患者随访时间为8.1±2.9个月,B组为8.6±3.0个月。随访期间肿瘤均未复发。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再植或塑形椎板数量、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总花费均小于A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7d、6个月的腰腿痛VAS及ODI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1例患者术后 趾感觉过敏,1周后消失;A组1例出现脑脊液漏,对症处理后痊愈。术后6个月时,A组7例患者回植椎板均未完全骨融合,B组8例患者肌蒂侧椎板均完全骨融合;A组7例观察到骨吸收,B组8例未发现骨吸收。结论:带肌蒂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与传统椎板回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髓外硬膜下肿瘤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带肌蒂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手术时间缩短,住院花费降低,并在减少骨坏死、骨吸收和加速骨融合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
骨盆骨折致坐骨神经损伤机制及预后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所致坐骨神经损伤的创伤机制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本组骨盆骨折所致的坐骨神经损伤共53例:39例行骨盆骨折复位内固定、坐骨神经探查松解手术治疗,14例保守治疗。结果:获得随访47例,随访12个月~6年,平均2年。根据MCRR标准,手术治疗组优19例、良10例、一般4例、差1例,保守治疗组优6例、良2例、一般3例、差2例。结论:骨盆骨折致坐骨神经损伤者宜早期行骨折复位内固定,坐骨神经探查松解减压或束膜吻合,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Wiltse入路Quadrant通道下植骨内固定治疗青少年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1月至2011年4月,采用Wiltse入路Quadrant通道下峡部裂修复自体髂骨植骨及椎弓根螺钉-椎板钩系统内固定治疗青少年峡部裂11例,男10例,女1例;年龄15~19岁,平均(17.3±1.3)岁。病程6~14个月,平均(9.9±2.0)个月。病变节段均为L5。术前X线及三维CT检查证实峡部无明显骨痂通过,断端有硬化。4例患者伴有Ⅰ度腰椎滑脱。腰椎MR检查证实所有患者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均为Ⅰ级。随访时评估患者腰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并与术前评估进行比较。行X线和三维CT检查评估峡部裂愈合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为70~110 min,平均(85.5±12.3)min;术中出血量为80~150 ml,平均(105±19.4)ml。2例失随访,其余9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腰痛症状明显缓解,腰部疼痛VAS评分由术前(4.5±1.0)分降至末次随访的(1.5±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3,P=0.002);ODI由术前49.3%±14.2%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2.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44,P=0.000)。9例患者Macnab分级优7例、良2例。经三维CT检查证实双侧峡部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结论 经Wiltse入路Quadrant通道椎弓根螺钉-椎板钩内固定修复峡部裂可有效保护椎旁肌,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髌骨牵引配合手术治疗陈旧性髌骨骨折合并股四头肌挛缩的疗效。方法陈旧性髌骨骨折合并股四头肌挛缩患者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25~51岁,平均39岁。受伤至手术时间4周~5个月,平均2个月。骨折分类:横形骨折8例,粉碎性骨折5例,髌骨下极骨折2例。骨折分离移位情况:小于2cm者4例,2~3cm者7例,大于3cm者4例。被动屈膝10°~20°者5例,20°~50°者8例,大于50°者2例。用克氏针在近端骨折块的上1/3处行骨牵引,1~2周后拍片证实两断端靠近后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1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根据王亦璁改良膝关节功能评分法,本组优9例,良3例,可2例。骨折均获得I期愈合,髌骨的解剖结构恢复,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陈旧性髌骨骨折合并股四头肌挛缩骨折端分离,Ⅰ期手术复位困难,而先行髌骨牵引后再行切开复位张力带固定,不但解决了股四头肌挛缩,有利于骨折的复位固定,而且保留了髌骨结构,保证了伸膝装置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5.
带血供骨膜包裹胶原基纳米骨修复兔骨缺损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血供骨膜包裹胶原基纳米骨(nano-HAp/Collagen,NHAC)修复四肢骨缺损的效果。方法:2004-04/07在山东省立医院动物实验室使用NHAC材料,修复兔桡骨干骨缺损,于2,4,6,8,12周后处死各组动物取材,通过大体观测、X射线、组织形态学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比较单纯胶原基纳米骨移植,带血供骨膜包裹胶原基纳米骨修复四肢骨缺损的疗效。结果:带血供骨膜包裹NHAC在骨缺损修复早期,其X射线观察优于对照组,成骨速度及成骨质与量也较对照组优越(P&;lt;0.01),12周即可使骨缺损完全修复。结论:带血供骨膜包裹NHAC对骨缺损的修复能力较强,可缩短骨缺损修复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Quadrant可扩张器械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 69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人,均在Quadrant扩张器械下行微创TLIF,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评分)及改良MacNab法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单节段狭窄者手术时间80~150min,平均98min,术中出血量50~300mL,平均176mL;双节段狭窄者手术时间110~200min,平均154min,术中出血量100~500mL,平均240mL。住院时间7~12d,平均9d。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分别为7.9±2.8、3.4±2.5、1.7±2.5,ODI评分分别为30.8±5.5、21.7±3.4、9.4±6.3,两种评分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5.41~11.46,P<0.05)。末次随访临床疗效优41例,良11例,可6例。末次随访椎间融合率为91.4%(53/58)。结论 Quadrant扩张器械下行微创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无需引流、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确切等优点,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陈旧性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老年陈旧性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7例,均行PKP治疗。分析比较术前、术后24h和术后1个月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 7例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病人术后24h及术后1个月与术前VAS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427.74,q=35.54、36.10,P<0.05);术后24h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24h及术后1个月ODI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7.55,q=6.90、7.56,P<0.05);术后24h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KP有创伤小、安全及迅速缓解疼痛优点,是治疗老年陈旧性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行之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带血供骨膜包裹胶原基纳米骨(nano-HAp/Collagen,NHAC)修复四肢骨缺损的效果。方法:2004-04/07在山东省立医院动物实验室使用NHAC材料,修复兔桡骨干骨缺损,于2,4,6,8,12周后处死各组动物取材,通过大体观测、X射线、组织形态学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比较单纯胶原基纳米骨移植、带血供骨膜包裹胶原基纳米骨修复四肢骨缺损的疗效。结果:带血供骨膜包裹NHAC在骨缺损修复早期,其X射线观察优于对照组,成骨速度及成骨质与量也较对照组优越(P<0.01),12周即可使骨缺损完全修复。结论:带血供骨膜包裹NHAC对骨缺损的修复能力较强,可缩短骨缺损修复时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