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
经皮椎间孔镜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外科优先选择.椎间孔镜术采用局部麻醉施术,医师可以及时纠正错误操作,避免医源性损伤;但是,局麻存在镇痛不全的弊端[1],疼痛刺激兴奋交感神经,使心率、血压陡然升高,增大了麻醉和手术风险[2-4].为了更加符合加速外科康复(ERAS)理念,促进快速康复,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采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术后放置引流管的临床意义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接受PELD手术治疗的15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放置引流管,分为放置引流管组与未放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双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33例双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均为L4/L5/S1椎间盘突出,男27例,女6例;年龄17~52岁,平均34.5岁;椎间盘突出在同侧14例,不同侧19例。局麻后在C形臂X线机透视监护下分节段行靶向穿刺,应用PELD行椎间盘髓核摘除。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Mac 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0~110 min,平均75 min;出血量25~55 m L,平均25 m L;所有患者随访12~22个月,平均18.5个月。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ODI由术前平均48.8%降至平均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Mac Nab标准评定疗效优良率为96.9%(31/33)。结论 PELD治疗双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以腰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腰椎退行性疾病[1],近十余年来,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已成为治疗LDH最微创的术式之一,作者医院治疗25例双节段LDH...  相似文献   
6.
该文报告了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15例下肢感染骨折不愈合病人。病灶清除术后,即行单侧支架固定。避免了金属内固定的干扰,利于骨折及创面愈合,又可保留肢体长度,早期下地活动。为感染骨折不愈合病人提供了一条可靠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行椎间孔镜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探讨其术后复发率、相关因素及再次处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行椎间孔镜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3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计算其术后复发率,通过比较术后复发患者第一次手术前、复发后、末次随访时VAS及JOA评分来评价再次处理效果;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对术后复发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复发共12例,复发率为3.17%.同侧复发11例,对侧复发1例。复发时间为0.5~11.0个月,平均(5.4±2.6)个月。末次随访时,术后复发患者VAS评分由(7.59±1.83)分降至(2.46±1.27)分,JOA评分由(11.97±1.89)分增至(27.34±1.91)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BMI)、突出类型及术后活动程度与术后复发有关,而性别、年龄、吸烟史、突出节段、突出部位与术后复发无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高强度术后活动程度、脱出型及游离型、高BMI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强度术后活动程度、脱出型及游离型、高BMI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对于椎间孔镜术后复发患者再次处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本文时34例长骨骨不连予以临床分析,骨不连以开放性骨折因清创不彻底造成感染及闭合性手术后炎性骨不连,内固定物螺丝钉、钢丝松动脱出,发生率最高。其粉碎性骨折处理不当,钢板弯曲、断裂骨缺损及组织缺损,骨端有异物及组织嵌入,骨膜剥离切除过多致血运不良,以及多段骨折。骨不连的部位以股骨、颈腓骨发病率最高,其次是尺桡骨、肱骨。对骨不连临床教训作了分析:多发生于没有骨伤专科的医院;对提高骨科感染没有足够的认识;对手术的指证选择不当;对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存在着技术问题;对已出现的迟缓愈合和假性愈合采取的措施不得力。并对骨不连的预防、措施、治疗原则作了阐述,其手术治疗切开复位,植骨固定,非手术治疗,骨牵引外固定中西结合治疗,现予以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椎间孔镜手术前应用醋酸去氨加压素对术中出血量、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评价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7月在该院行椎间孔镜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67例,试验组68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术前准备,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术前准备基础上,术前30 min静脉应用醋酸去氨加压素3 ml。比较两组患者镜下效果、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及血液相关指标[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数目(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试验组镜下效果满意37例,一般31例,差0例,对照组镜下效果满意23例,一般39例,差5例。试验组术中出血量(9.93±1.10)ml,手术时间(62.78±7.63)min,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0.68±1.34)ml,手术时间(67.43±8.28)min,术前两组患者各项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HCT和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HGB和PL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AP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各项血液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HGB、HCT、PLT和PT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APTT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醋酸去氨加压素应用于腰椎椎间孔镜手术中,可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缩短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促进凝血,达到止血的目的,对控制患者术中出血量有积极的意义,从而提高镜下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齿状突加冠综合征(crowned dens syndrome,CDS)最早由Bouvet等~([1])于1985年报告,其发病率常被低估,临床表现通常为急性颈项部疼痛、颈部僵硬伴活动受限,和/或发热,常伴有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增高。CT检查显示齿状突的顶部和侧面周围出现大小不一、高密度不规则影,像齿状突上戴了一顶皇冠。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接诊过3例CDS患者,均通过口服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迅速恢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