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55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食蟹猴老化过程中运动行为和脑内纹状体多巴胺系统功能变化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4岁、10岁和15岁3个年龄组的健康食蟹猴共29只,利用计算机化的网络摄像头视频检测系统和行为分析软件连续采集和分析每个动物8h随意运动活动总量,各年龄组分别选取4只动物用多巴胺转运体(DAT)配体99mTc-TRODAT-1结合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术(SPECT)显像观察脑内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放射性摄取率的变化。结果在4岁、10岁和15岁年龄组,8h随意运动活动总量(×106)分别为5·00±1·93,3·28±1·02,2·79±0·67,在10岁和15岁较之4随年龄组分别降低了34·50%和55·71%(P<0·05,P<0·01),但此两个年龄组运动活动总量无显著差异(P>0·05);纹状体99mTc-TRODAT-1放射性摄取率分别为2·98±0·08,2·56±0·12和2·27±0·35,10岁和15岁较之4随年龄组分别降低了14·00%和25·60%,但仅4岁与15岁年龄组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1)。二者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减低的趋势,直线回归分析显示两者分别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r=-0·57,P=0·001;r=-0·86,P<0·01)。8h随意运动活动总量与纹状体99mTc-TRODAT-1放射性摄取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70,P<0·05)。结论正常食蟹猴老化过程中,脑内多巴胺神经系统功能的减退伴随着运动行为的减少,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佐证了运动功能的减退可能是由于纹状体内多巴胺神经元功能减退所致。  相似文献   
2.
1999年5月至2 0 0 3年6月我科共收治尿道下裂矫形失败患者2 3例,均采用Snodgrass术,其中2 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2 3例。年龄4~2 1岁。尿道瘘1 7例,其中合并尿道狭窄1例;非正常尿道开口4例;成形尿道裂开伴阴茎残留下弯2例。有尿道成形史2~5次,其中二次手术1 1例,三次手术7例,四次手术4例,五次手术1例。其中阴囊中缝皮条代尿道术后出现尿道瘘1 3例,尿道瘘合并尿道狭窄1例,非正常尿道开口4例;包皮内板代尿道术后出现尿道瘘3例,成形尿道裂开伴阴茎残留下弯2例。1 2例有多次尿道瘘修补史,2例有排尿困难史。手术方法:阴茎…  相似文献   
3.
聚合酶键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又称体外基因扩增法,是1985年美国Cetus公司的Saiki和Multis等人首先建立的一种体外扩增基因的方法。应用PCR法进行体外基因扩增,可使极微量的单拷贝的特定核苷酸片段在2~4h内扩增到上百万倍,而易于被检出。由于这一技术具有快速、简便、敏感度高及特异性强的优点,使得PCR技术在医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显示出巨大潜力。本文就PCR基本原理及在乙型和丙型肝炎研究中的应用作一介绍。1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1PCR技术的基本原理PCR技术的本质是DNA复制。体外复制过程有以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内洋地黄素特异性拮抗剂地高辛抗血清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大鼠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钠泵活性、线粒体总钙浓度以及钠泵各亚基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内洋地黄素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8只。假手术对照组(sham):丝线穿过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但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MIR):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45 min;生理盐水组(NS)、维拉帕米组(Ver)、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地高辛抗血清组(ADA):于再灌注前5 min经股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维拉帕米5 mg·kg-1、地高辛抗血清8.6 mg·kg-1、 17.3 mg·kg-1、34.5 mg·kg-1,容积均为5 mL·kg-1,5 min内注射完毕,其余同MIR模型组。再灌注结束后,立即取缺血区左室心肌检测心肌匀浆内洋地黄素水平、心肌细胞膜Na+ 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线粒体总钙浓度;分别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钠泵α1、α2、α3和β1亚基mRNA及蛋白水平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明显升高,心肌细胞膜钠泵和Ca2+Mg2+ATP酶活性显著下降,线粒体总钙浓度升高,钠泵α1、α2、α3和β1亚基在mRNA及蛋白水平基因表达均明显下降;维拉帕米除具有降低线粒体总钙浓度外,对其它各项指标无明显影响。地高辛抗血清呈剂量依赖性地显著降低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恢复细胞膜钠泵和Ca2+Mg2+ATP酶活性,降低线粒体总钙浓度,上调钠泵α1、α2、α3和β1亚基mRNA及蛋白水平的基因表达。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促进机体内洋地黄素分泌增加,后者通过下调心肌细胞膜上的钠泵α1、α2、α3和β1亚基基因表达抑制钠泵活性,进而抑制Ca2+Mg2+ATP酶活性,导致线粒体内钙超载,介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内洋地黄素特异性拮抗剂地高辛抗血清通过阻断内洋地黄素的生物学作用,上调钠泵各亚基的基因表达,发挥其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本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将我院19年(1981-1999)中收治的743例HFRS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HFRS发病年龄以20-49岁为主(68.8%),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农民发病多(75.7%)。1981年HFRS发病率最高,总体呈下降趋势。全年每月均有发病,4-6月份为高峰,死亡35例,病死率为4.7%。结论 本地区HFRS流行病学特征符合家鼠型HFRS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患儿 ,男 ,14岁。因反复呕吐发作 4年于 1999年 3月2 0日入院。患儿近 4年来每 4~ 6个月发作呕吐一次 ,每次7~ 10d ,呕吐物为墨绿色 ,量多 ,每日 6 0 0~ 80 0ml ,经禁食、补液后可缓解。本次入院症状同前 ,且停止排气排便。检查 :消瘦 ,重度脱水貌 ,神情淡漠 ,全腹软 ,中下腹瘪陷 ,胃振水音阳性 ,无压痛及反跳痛 ,肠鸣音弱。立位腹平片示左上腹胃内气液平面及中上腹偏右一小气液平面 (双泡征 ) ,小肠无充气。上消化道钡透示十二指肠水平部完全梗阻。术前准备完善后以十二指肠梗阻急诊剖腹探查 ,术中发现 ,回盲部位置正常 ,十二指肠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各期流行性出血热 (EHF)患者尿 N-乙酰 -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改变及其与 EHF病程的相互关系。方法 :用比色法对 1 0例 EHF患者进行尿 NAG酶活性 ,NAG酶活性指数测定 ,同时随机选取 1 2 0例体检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EHF患者尿 NAC酶活性 ,NAG酶活性指数均较对照组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其中以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最为显著 (P<0 .0 0 1 ) ,发热期次之 (P<0 .0 1 ) ,恢复期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结论 :尿 NAG酶活性及 NAG酶活性指数与 EHF患者肾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且 NAG酶活性指数较 NAG酶活性更稳定、更可靠 ,适时开展此项检测有助于 EHF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重型乙型肝炎时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复制状况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聚合酶链反应测定 172例乙型肝炎病人的HBV复制指标。结果 慢性重型肝炎病人的HBeAg和 /或HBVDNA阳性率明显低于非重型慢性肝炎 (P <0 0 1) ;HBV复制状态与血清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BV复制活跃不一定是重型肝炎发生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2001~2004年合肥市麻疹监测系统数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合肥市麻疹监测系统数据,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4年合肥市确诊的539例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麻疹IgM抗体和风疹IgM抗体。结果2001~2004年平均发病率为3.01/10万,2004年较2001年发病下降了43.6%,发病人群主要为中、小学生,<15岁儿童占总病例数的63.1%。结论应进一步对薄弱地区、薄弱人群进行MV的加强免疫活动,控制麻疹爆发;在有条件的地区对1~14岁儿童开展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使用,同时注意<1岁和20岁以上人群发病逐渐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1997~2002年湖南省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湖南省献血者与输血有关主要感染性疾病的情况。方法 ALT采用赖氏法,HBsAg、抗-HCV、抗-HIV1/2检测采用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血清学检查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法(RPR)或甲苯胺红法(TRUST)。结果 共测定2342897人次,其中不合格血为99689人次,占4.25%;6年来献血者与血液传染疾病有关标志物总检出率以1997年为最高,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各项目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ALT(1.59%)、HBsAg(1.54%)、抗-HCV(0.88%)、(0.13%)和抗-HIV1/2(0.11%),其中,ALT、HBsAg、抗-HCV与总检出率相同,以1997年为最高,但抗-HIV1/2、TRUST或RPR则分别呈现先增加后稳定、先增加后下降的情况。结论 实行无偿献血是使输血感染性疾病总检出率下降的原因,抗-HIV1/2、TRUST或RPR检出的增加与疾病流行状况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