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1.
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可塑性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脊髓损伤后通过未损伤神经的可塑性改变可以重新建立新的神经环路,从而使感觉、运动功能不同程度地恢复,尽管对于神经可塑性的研究不断深入并且已经获得很多突破性进展,但这种可塑性改变的发生和作用机制以及有效提高神经可塑性改变的综合治疗方法在同行中看法不一。本文作者就近年来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方面的研究,以及有效促进这种可塑性进而提高中枢神经损伤修复能力的实验研究及结果进行文献回顾,认为突触重构、轴突发芽和神经发生是神经环路重构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有针对性的功能锻炼,神经营养因子、神经源性和非神经源性组织以及细胞组织移植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因脊髓损伤所致肢体的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退变性胸腰交界区后凸及矢状面平衡进行影像学分析,探讨其代偿机制。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5月影像学上表现为腰椎退变性后凸7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30例,女性47例,年龄48~82岁,平均65.8±8.0岁。根据胸腰椎交界角(thoracolumbar junctional angle,TLJA)的大小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退变性胸腰交界区后凸组(A组,TLJA≥10°,43例)和退变性胸腰交界区非后凸组(B组,TLJA10°,34例)。通过对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对比分析两组的C7矢状面垂直轴(C7-sagittal vertical axis,C7-SVA)、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和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结果 :A组和B组的LL分别为17.30°±11.55°和22.54°±8.72°。A组及B组的TLJA分别为-15.26°±3.65°和-3.67°±4.74°。在A组中,LL与TK(r=-0.345,P=0.024),SS(r=0.595,P=0.000)以及PT(r=-0.363,P=0.017)均有相关性。在B组中,LL与TK(r=-0.400,P=0.019),SS(r=0.681,P=0.000)以及C7-SVA(r=-0.402,P=0.018)均有相关性。两组间,LL(t=2.230,P=0.029)、TK(t=3.325,P=0.001)、SS(t=2.939,P=0.004)和PI(t=2.130,P=0.036)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退变性胸腰交界区后凸可能是因胸腰交界区独特的形态学及生物力学特性所致,为了维持矢状位平衡,其骨盆后倾可能更加重要;不伴有退变性胸腰交界区后凸的患者,其胸椎曲度的改变可能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3.
神经环路的重建是中枢神经损伤修复的关键,这一过程主要涉及2个关键因素:轴突再生的能力及再生轴突的靶向延伸,所以围绕以上两方面具体作用机制的研究大量开展。近年来,一种主要参与轴突生长以及突触重构的关键蛋白--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成为了研究中枢神经损伤修复机制的热点。本文作者就GAP-43蛋白在神经损伤修复领域内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退行性胸腰椎/腰椎后凸椎体终板Modic改变(Thoracolumbar degenerative kyphosis/Lumbar degenerative kyphosis,TLDK/LDK)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3—2018-03诊治的116例TLDK/LDK,记录T10至S1椎体出现Moidc改变的情况,并测量矢状位全脊柱X线片下脊柱-骨盆参数,分析Modic改变终板数量与矢状面偏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胸腰后凸角(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s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的相关性。结果 116例共1856个椎体终板均顺利完成检查,共62例184个椎体终板出现Modic改变,6例共12个椎体终板出现Ⅰ型改变,50例共137个椎体终板出现Ⅱ型改变,36例共35个椎体终板出现Ⅲ型改变。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出现椎体Modic改变的终板数量与LL、SS呈负相关,与PT成正相关(P<0.05)。结论 TLDK/LDK的Modic改变以Ⅱ型多见,Modic改变与LL、SS、PT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患者腰椎左侧凸和右侧凸情况下,腹主动脉与腰椎椎体的解剖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142例DLS患者和132例无脊柱侧凸的正常人群(对照组),DLS患者包含80例左侧凸患者(左侧凸组)和62例右侧凸患者(右侧凸组),观察对象均处于矢状位平衡,两组在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上与对照组匹配。通过X线片测量DLS患者腰椎侧凸方向、Cobb角、顶椎位置及冠状位偏移距离;通过MRI T1加权像建立笛卡尔坐标系,测量主动脉-椎体角度(α)、旋转角度(γ)、主动脉-椎体距离(d)及主动脉后壁-椎体前缘间隙(Int)。α、γ、d和Int分别在左侧凸组与对照组、右侧凸组与对照组的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Cobb角及冠状位偏移距离与α、γ、d和Int的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左侧凸组Cobb角为23.7°±12.7°(10.4°~42.5°),冠状位偏移距离为45.2±10.7mm(25.5~77.7mm);右侧凸组Cobb角为20.8°±10.4°(11.0°~48.4°),冠状位偏移距离为47.8±15.1mm(25.4~77.5mm),两侧凸组的顶椎分布(P=0.280)、Cobb角(P=0.311)和冠状位偏移距离(P=0.394)均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α平均为-2.96°±6.40°,从T12~L4逐渐减小,而左侧凸组α(-2.57°±6.14°)无该规律,两组α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54);左侧凸组γ平均为5.57°±5.32°;左侧凸组d(4.62±0.57cm)自T12~L4逐渐增大,且与对照组(4.44±0.43cm)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左侧凸组Int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32),即相对于正常人群,DLS左侧凸患者腹主动脉相对于椎体角度无改变,但距离稍远离左侧椎体。右侧凸组α(-3.41°±9.44°)自T12~L4逐渐减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62);γ为-9.02°±6.71°;d为4.54±1.84cm,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30);Int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07),即相对于对照组,DLS右侧凸患者腹主动脉与椎体的角度和距离无明显变化。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左侧凸组和右侧凸组Cobb角和冠状位偏倚距离与γ均存在相关性(均为P0.001),而与α、d和Int无明确相关性。结论:DLS右侧凸患者腹主动脉与椎体相对位置维持正常的解剖关系,左侧凸患者腹主动脉稍远离左侧椎弓根。DLS患者腹主动脉与腰椎相对解剖关系较正常人变化不大,但腰椎手术尤其是侧凸矫形过程中仍需要警惕腹主动脉损伤。  相似文献   
6.
细胞凋亡可以促进因感染、损伤所致的细胞死亡并被机体清除,临床上细胞凋亡与许多疾病有直接关系。Bcl-2蛋白家族是参与凋亡蛋白激活的重要调节分子,是最为重要的抗凋亡蛋白之一。大量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中Bcl-2蛋白的高表达有助于调节由于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起到有效保护损伤局部神经元的关键作用。本文作者对Bcl-2蛋白生理学作用及其结构、功能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其在中枢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合论述。
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研究1990~2019年中国颈脊髓损伤的发病率、患病率、致病原因、地域分布及年度变化趋势等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全球疾病、伤害和风险因素负担研究报告(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 Injuries, and Risk Factors Study,GBD)2019相关数据来计算中国整体颈脊髓损伤的发病率、患病率、年龄标化发病率和年龄标化患病率,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不包含台湾地区在内的33个省级行政区数据(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对各行政区的颈脊髓损伤致病原因、地域分布及年度变化趋势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从1990~2019年,中国不包含台湾地区在内的33个省级行政区颈脊髓损伤患病人数从103.4万人增加到248.6万人,增加了140.51%,年龄标化患病率从0.09%增加至0.13%。1990年颈脊髓损伤的患病率在65~69岁达到峰值(男性50~54岁,女性75~79岁),而2019年在90~94岁年龄段达到峰值(男性65~69岁,女性85~89岁)。2019年,东部发达地区的年龄标化发病率和年龄标化患病率最高,如浙江分别为[11.44(7.34~17.48)/10万]和[212.00(196.52~229.10)/10万],上海分别为[10.84(7.15~16.24)/10万]和[226.43(209.93-246.36)/10万],江苏分别为[9.68(6.31~14.70)/10万]和[180.44(167.29~193.92)/10万]。此外,1990~2019年四川的年龄标化发病率和年龄标化患病率变化最大,变化值分别为[0.79(0.64~0.92)/10万]和[0.85(0.73~1.01)/10万]。2019年颈脊髓损伤的主要致病原因是跌倒和道路损伤,但各省级行政区的患病率和具体病因又各有不同。结论:1990~2019年间中国颈脊髓损伤的疾病负担明显加重,但因地域不同又有所差异。鉴于致病原因以跌倒和道路损伤为主,对发达地区和老年患者,应制定精准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从而尽快控制和降低沉重的个人、家庭和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