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外科学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枕颈融合术(OCF)是治疗颅颈交界区不稳和畸形的一种经典术式[1-2],广泛适用于类风湿病、创伤、肿瘤、结核及先天性畸形等造成的上颈椎不稳患者,在复位、恢复和重建枕颈部稳定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3-6]。呼吸/吞咽困难是OCF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与口咽间隙的机械性变窄,与枕颈过屈固定、类风湿关节炎(RA)、咽部水肿及寰枢椎半脱位(AAS)等密切相关,常需要行翻修手术[1,4,7-11]。呼吸困难为患者主观上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用力,可伴有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的改变[12]。拔管后的气道阻塞是颈椎术后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之一,致使再次插管、气管切开及拔管时间延长,可在短时间内导致患者窒息死亡[1,13]。吞咽困难是指食物由口到胃的过程中受阻而产生的梗阻感,长期吞咽困难可导致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脱水,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死亡率[14-15]。本文对OCF术后呼吸/吞咽困难的发生机制和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处理和预后作一综述,以期为OCF的安全实施和并发症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经口咽入路为治疗齿突病变的常用手术入路,因解剖学和组织学特异性,经口咽入路术后可因缝合张力过高、黏膜水肿严重、进食时机把握不当、切口感染等并发术后切口裂开。本院2020年9月收治1例齿突囊肿术后切口裂开患者,通过总结其诊疗过程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诊疗措施,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UBE技术治疗单一节段LDH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本院确诊并采用UBE技术治疗的LDH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完成突出的髓核组织摘除术。采用VAS评分和ODI指数进行手术前后的对比,并采用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都圆满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在术后随访时,VAS评分及ODI指数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术后优良率为97.5%。结论 UBE技术是治疗LDH的安全有效手术方式,可达到较高的优良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一期后路脊柱矫形术治疗伴发ChiariⅠ型畸形(ChiariⅠmalformation,CM1)和脊髓空洞(syringomyelia,SM)脊柱侧凸患者的5年以上随访结果。方法:2007年1月~2015年6月收治23例伴发CM1和SM的脊柱侧凸患者,男19例,女4例,年龄10~39岁(16.0±5.9岁)。均行一期后路脊柱矫形术,其中10例行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术(posterior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PVCR),13例行单纯脊柱矫形而未行短缩截骨术。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和随访时行全脊柱X线片、CT及MRI检查,在全脊柱X线片上评价患者的矢状位和冠状位矫形率,在MRI上测量SM的大小及变化。根据MRI结果,取颈脊髓空洞张力指数(cervical syrinx tension ratio,CSTR)平均值作为描述颈段SM大小及变化的指标,将末次随访时CSTR下降≥20%定义为SM改善,并将患者分为颈段SM改善组和无改善组;再根据术中是否行脊柱短缩截骨术,将患者分为PVCR组和非PVCR组。记录患者性别、手术年龄、顶椎节段、冠状位主弯角度、矢状位后凸角度、畸形角度比(deformity angular ratio,DAR)、SM长度、平均CSTR、术前牵引情况、融合节段数量、末次随访时冠状面矫形率与矢状面矫形率、SM改善情况、随访时间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定量变量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定性变量差异采用χ~2检验。结果:随访时间为6.2±1.1年(5~9年)。术前冠状位主弯角度为77.1°±28.0°(33°~122°),术后减少至27.8°±18.4°,末次随访时为29.5°±21.2°,冠状面侧凸矫正率为(65.7±13.0)%。术前矢状面后凸角度为57.2°±31.9°(8°~155°),术后减少至29.3°±15.2°,末次随访时为32.4°±16.5°,矢状面后凸矫正率为(48.4±22.6)%。所有病例未见内固定螺钉松动、断裂,骨性融合均良好,无术后神经功能损害。CSTR改善率为47.8%(11/23),SM改善组11例,SM无改善组12例。SM改善组患者的平均手术年龄(18.6±7.5岁vs. 13.7±2.4岁,P=0.040)、接受PVCR术治疗的比例(81.8%vs. 16.7%,P=0.012)和融合节段数(14.2±0.9 vs. 12.3±2.9,P=0.044)均高于SM无改善组患者;而性别、顶椎节段、冠状位主弯角度、矢状位后凸角度、DAR、SM长度、平均CSTR、术前牵引运用、畸形矫正率和随访时间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VCR组患者较非PVCR组有更严重的侧凸畸形(98.8°±13.8°vs. 60.5°±24.5°,P=0.000)和后凸畸形(74.8°±37.5°vs. 43.6°±18.6°,P=0.032)、有更大的冠状面DAR(15.6°±4.2°/节段vs. 10.2°±4.2°/节段,P=0.006)和矢状面DAR(12.0°±7.6°/节段vs. 6.7°±3.9°/节段,P=0.040)、总DAR(26.8°±11.4°/节段vs. 15.3°±6.5°/节段,P=0.006)及更常接受术前牵引治疗(70.0%vs. 23.1%,P=0.024)、有更长的融合节段数(14.2±1.2节段vs. 12.4±2.7节段,P=0.045)和SM获得更高的改善率(80.0%vs. 23.1%,P=0.007);而性别、平均手术年龄、顶椎节段、SM长度、平均CSTR、畸形矫正率和随访时间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一期后路脊柱矫形术是治疗术前无明显神经功能受损表现的伴发CMⅠ和SM脊柱侧凸患者的一种选择,可以在无需先行神经外科减压手术的前提下实现一期安全、有效的脊柱矫形,稳定和持续性改善大多数患者的SM。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