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联合硬膜外注射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对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126例单节段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男67例,女59例;年龄17~75岁,平均(41.0±13.5)岁;L3,49例,L4,576例,L5S141例。按随机数字表中随机数的奇数和偶数随机分为单纯椎间孔镜组和椎间孔镜联合硬膜外注射组,每组63例。单纯椎间孔镜组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注入4 ml生理盐水,椎间孔镜联合硬膜外注射组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注入1 ml复方倍他米松、1 ml利多卡因和2 ml甲钴胺。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4个月,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JOA评分,按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未见并发症。单纯椎间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和恢复工作时间分别(4.61±1.25)d、(4.31±0.47)周,椎间孔镜联合硬膜外注射组分别为(2.53±0.69)d、(3.14±0.52)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术后VAS评分、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00)。椎间孔镜联合硬膜外注射组术后1 d、1周、1个月的VAS评分及JOA评分均优于单纯椎间孔镜组(P=0.000)。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及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按照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疗效,单纯椎间孔镜组优39例,良21例,可3例;椎间孔镜联合硬膜外注射组优41例,良20例,可2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疼痛缓解明显,功能恢复好。术中联合使用硬膜外注射短期内疼痛缓解及功能改善更加显著,可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早日恢复工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2年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短期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41例OVCF患者中行PVP治疗11例,PKP治疗16例,非手术治疗14例。对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记录患者入院时及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后2 d的VAS评分,分析PVP、PKP的短期临床疗效。并对41例OVCF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分别记录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后2年的VAS评分,分析3种方法治疗OVCF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治疗2 d后VAS评分明显下降。随访2年后PVP组及PKP组VAS评分与非手术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VAS评分较PKP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手术患者均未发现重大并发症。结论 PVP、PKP均能迅速缓解患者疼痛,短期临床疗效良好,与非手术治疗相比近期临床疗效无差异;与PKP相比PVP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术后融合器沉降与腰椎矢状面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接受单节段OLIF手术(无内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下降程度分为融合器0级沉降组(0~24%)、Ⅰ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ATPS)和3种传统颈椎内固定技术在下颈椎3柱损伤模型中的初始稳定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力学依据。方法:采集6具人颈椎标本并测定各原始标本(原始标本组)的三维运动范围,制成三柱损伤模型,模拟钛网植骨后依次行ATPS、前路钢板固定(AP)、前路钢板+侧块螺钉固定(AP+LMS)、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PTPS),测量4种内固定技术下的三维运动范围,将结果标准化并进行相互比较。结果:ATPS组屈伸、侧弯、轴向旋转运动范围标准化数值分别为(77.17±4.75)%、(82.00±2.61)%、(83.17±2.23)%,均明显小于原始标本组的100%、100%、100%(P0.05)。AP组屈伸、侧弯、轴向旋转运动范围标准化数值分别为(119.67±7.42)%、(116.33±7.53)%、(112.67±5.99)%,均明显大于原始标本组(P0.05)。AP组屈伸、侧弯、轴向旋转运动范围标准化数值均明显大于ATPS组(P0.05)。PTPS组屈伸、侧弯运动范围标准化数值与ATPS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轴向旋转运动范围标准化数值为(86.83±2.48)%,明显大于ATPS组(P=0.009)。AP+LMS组屈伸运动范围标准化数值为(68.50±2.43)%,小于ATPS组(P=0.003);其侧弯、轴向旋转运动范围标准化数值与ATPS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PS可在下颈椎三柱损伤模型中提供足够的初始稳定性,其在生物力学性能方面优于AP、PTPS,和AP+LMS相近,适用于无需后路切开减压复位的下颈椎三柱损伤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两种入路经皮内镜手术治疗稳定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经皮内镜手术的64例稳定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椎间孔入路组(32例)和椎板间入路组(32例)。其中椎间孔入路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52~84(66.03±9.60)岁;L2滑脱4例,L3滑脱5例,L4滑脱23例。椎板间入路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46~81(61.38±9.88)岁;L3滑脱3例,L4滑脱15例,L5滑脱1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后卧床时间,测量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2个月动力位X线片上滑脱椎体间前后位移变化值、椎体间张开角度变化值、滑脱百分比,观察手术前后腰痛及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gue scale,VAS)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并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随访期未见并发症。(1)手术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X线透视次数椎间孔入路组大于椎板间入路组(P<0.05),术后卧床时间椎间孔入路组小于椎板间入路组(P<0.05)。(2)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在动力位X线片上未见腰椎不稳,滑脱椎体间前后位移变化值、椎体间张开角度变化值、滑脱百分比与术前1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后3 d,术后1、12个月腰痛VAS和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下肢疼痛VAS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同时段腰痛及下肢疼痛VAS及JO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按照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疗效,椎间孔入路组优21例,良7例,可3例,差1例;椎板间入路组优20例,良7例,可5例,差0例;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板间入路手术可减少术中X线透视次数,椎间孔入路手术可缩短术后卧床时间,两种入路经皮内镜手术治疗稳定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均可获得满意疗效,并且短期内滑脱程度无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拆除椎弓根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对47例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经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入路拆除椎弓根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内固定均成功拆除,无明显并发症;手术时间(32.1±4.2)min,术中出血量(19.4±2.3)ml;术后1及3个月患者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1.3±0.2)分和(0.4±0.1)分。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拆除椎弓根内固定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