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治疗胸腰段椎体成形术椎再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28例胸腰段椎体成形术椎再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21例;年龄61~76岁,平均62.4岁;骨折椎体:T115例,T129例,L111例,L23例;既往手术方法: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17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11例。手术方法:后路切除棘突、椎板,经侧方切除关节突、横突,部分切除椎体、骨水泥及上下椎间盘,神经减压,椎体间人工椎体固定,后路钉棒矫形固定。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评价矫形效果;比较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脊柱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82.1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996.2 mL。28例患者术后随访8~29个月(平均19.8个月),无明显神经功能损伤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cobb角由术前的41.3°±10.3°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6.4°±2.5°,VAS评分由术前的(7.3±1.8)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2.5±1.0)分,JOA评分由术前的(8.4±2.3)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21.3±2.5)分,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椎体次全切治疗胸腰段椎体成形术椎再骨折,可一期进行骨水泥清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重建脊柱稳定性,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石韦片应用于尿路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市售三金片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复方石韦片治疗。结果观察组上、下尿路感染例数分别为80例、90例,治疗总有效率均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轻微,药物安全性高。结论复方石韦片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先天性脊柱侧凸矫形术中O型臂导航下置入椎弓根螺钉后引起椎弓根皮质破裂情况及可能原因。方法 25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均行脊柱矫形术,术中于O型臂导航下置入椎弓根螺钉。术后第3天行CT扫描评估螺钉位置,观察椎弓根皮质破裂发生情况及程度。结果 25例手术时间(260±90)min,术中失血量(320±244)mL,O型臂扫描次数(1.5±0.5)次/例,共置入螺钉350枚,23枚(6.6%)引起椎弓根皮质破裂,破裂椎弓根范围为T_4~L_3,其中13枚引起轻度破裂,8枚引起中度破裂,2枚引起重度破裂;第9枚及以上螺钉置入后椎弓根皮质破裂、中重度椎弓根皮质破裂发生率高于第1~4枚、第5~8枚螺钉(P0.05);置钉与参考架距离0个节段、4个及以上节段椎弓根皮质破裂发生率高于1~3个节段(P0.05),不同节段中重度椎弓根皮质破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脊柱侧凸矫形术中O型臂导航下置入椎弓根螺钉后椎弓根皮质破裂发生率较低,置钉顺序、置钉与参考架距离可能与椎弓根皮质破裂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分析采用Renaissance机器人系统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置钉失效原因,总结相关使用对策,加快手术进度及避免置钉差错出现。方法 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189例,其中男72例,女117例。利用机器人软件系统进行术前手术规划,而后在术中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术后行CT扫描评估螺钉位置,记录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率及螺钉失效率。结果 189例患者全部应用Renaissance机器人完成手术,共计划置入螺钉2 996枚,因设备技术性原因无法注册螺钉12枚,机器人共植钉2 984枚,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率97.6%,机器人置钉失效率为3.5%。失效因素:①椎体标注错误;②椎板暴露不良;③出现“套管滑移”的问题;④操作平台倾斜。结论 脊柱机器人仍是人工智能工具,应用中需要经验丰富的手术医师操作,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手术医师要充分理解其工作原理,熟知置钉风险因素,充分运用自身手术技巧,而不是完全依赖机器人才能安全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味升降散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法,将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压、降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加味升降散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蛋白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辅以加味升降散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减少尿蛋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7.
【摘要】 目的:分析术前应用数字化智能软件Surgimap Spine辅助设计截骨矫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4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行截骨矫形治疗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1例;年龄19~46岁(32.7±8.1岁)。术前将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导入Surgimap Spine软件,测量骨盆参数、颌眉角(chin-brow vertical angle,CBVA)和矢状面平衡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等矢状位参数;旋转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达到理想数值;连接C7椎体中心与S1后上角连线,沿拟定截骨椎前方皮质中心将C7中心旋转至骶骨正上方,旋转角度α即为预测SVA=0mm时截骨角度;应用截骨工具模拟SVA=50mm时截骨角度β;再应用截骨工具分别模拟CBVA=10°和20°时所需截骨角度γ、δ,颈椎受累者δ≤截骨角度λ≤γ且满足β≤截骨角度λ≤α;颈椎未受累者β≤截骨角度λ≤α。根据设定截骨角度范围,指导术中截骨。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拍摄脊柱全长X线正侧位片,测量并比较CBVA、脊柱整体后凸角(global kyphosis,GK)、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胸腰椎后凸角(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PT、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入射角(PI)与腰椎前凸角(LL)之差(PI-LL)、SVA等参数,采用SRS-22评分(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22 questionnaire)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临床疗效,同时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5例患者合并颈椎强直,其中3例无法同时满足SVA和CBVA需求,根据术者经验进行权衡。手术时间350~490min(420±38.9min),术中出血量900~1900ml(1366.5±337.3ml)。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6±5.6个月。手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的CBVA分别为33.1°±13.1°、8.2°±3.8°、10.5°±4.2°;GK分别为68.5°±28.4°、35.4°±12.0°、36.1°±10.6°;TK分别为51.3°±17.3°、35.9°±9.9°、35.7°±8.7°;TLK分别为31.5°±16.1°、15.2°±7.4°、14.5°±7.2°;LL分别为-2.3°±20.8°、-39.7°±12.9°、-37.8°±8.9°;PT分别为36.5°±11.5°、23.2°±9.1°、25.4°±7.9°;SS分别为13.2°±8.8°、25.2°±8.5°、26.2°±8.7°;PI-LL分别为37.3°±15.6°、8.3°±8.7°、10.5°±9.5°;SVA分别为175.3±47.4mm、38.2±10.2mm、44.2±11.3mm。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与手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的PI值为48.2°±13.3°、48.0°±12.7°、48.1°±12.3°,无显著性改变(P>0.05)。末次随访时的ODI和SRS-22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术后水平视线及生活能力均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未见内固定松动、移位及断裂,植骨融合充分。结论:术前应用数字化智能软件Surgimap Spine辅助设计截骨治疗AS胸腰椎后凸畸形可行,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O形臂导航辅助置钉与徒手置钉治疗AO分型C型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4例C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男23例, 女11例;年龄42~63岁[(50.4±7.4)岁]。损伤节段:T11 4例, T12 10例, L1 12例, L2 6例, T11~12、L1 1例, T12、L1 1例。均采用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 其中18例采用O形臂导航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导航组), 16例采用徒手椎弓根螺钉置入(徒手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单枚螺钉置入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方式及置钉准确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胸腰椎后凸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9个月[(16.8±6.1)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导航组单枚螺钉置入时间为(9.4±1.6)min, 徒手组为(10.8±1.5)min(P<0.05);导航组置钉准确率为97.4%, 徒手组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影像技术在站立位评估和测量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患者椎体侧弯角度的可行性,并评价三维超声影像技术针对AIS患者测量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15例AIS患者在相同时间段内进行三维超声和传统X线的脊柱全长扫描。三维超声成像在冠状面上采用棘突角(spanous process angle, SPA)测量椎体侧弯角度,而传统X线采用Cobb角法测量椎体侧凸角度;通过计算相关系数(ICC[2,k]),评价三维超声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评价SPA角测量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在站立位冠状面上,采用三维超声技术SPA角法对AIS患者脊柱侧凸角度进行测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ICC[2,k]>0.9,P<0.05)。三维超声成像SPA角测量方法和传统X线Cobb角测量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测量方法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0.9)。结论 三维超声可用于AIS患者脊柱侧凸角度的评估,且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