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5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67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240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226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90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86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4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采集手术切除未经培养的骨肉瘤标本,研究肿瘤中成骨细胞的分化及其与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观察骨肉瘤中成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频率、特异性,以及骨肉瘤成骨细胞表型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应用RT-PCR方法研究48例骨肉瘤标本的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和骨桥蛋白(ON)的mRNA转录。磷酸甘油酸激酶(PGK)被用于内参照。结果在大多数骨肉瘤标本中可以发现ALP或OC的mRNA转录(分别为93.75%,79.17%)。在所有的肉瘤检测中均可发现ON的mRNA转录。在骨肉瘤的成骨细胞亚型中可见到ALP和OC的高水平表达。肺转移瘤OC的mRNA表达弱于原发灶。肿瘤细胞有高水平OC表达的病例组有较高的生存率(P=0.045)。结论OC是目前最好的成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将来可能用于检测骨肉瘤患者外周血中循环的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3.
三维立体培养法诱导去分化软骨细胞Ⅱ型胶原的重新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藻酸盐三维立体培养法及离心管聚集体诱导培养法促进去分化的永生化软骨细胞第50代(IHACs50)重新表达软骨细胞的Ⅱ型胶原标志性表型。方法利用藻酸盐三维立体培养法以及离心管聚集体诱导培养法分别诱导培养去分化的永生化人关节软骨细胞第50代,然后用Ⅰ、Ⅱ、Ⅲ型胶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Ⅱ型胶原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胶原定量检测该永生化软骨细胞的Ⅱ型胶原表型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RT-PCR检测分别提示藻酸盐三维立体培养法和离心管聚集体诱导培养法使去分化永生化人关节软骨细胞的Ⅱ型胶原染色阳性以及621 bp的Ⅱ型胶原mR- NA表达,Western blot和3H-脯氨酸标记SDS-PAGEⅡ型胶原定量检测发现前者促进Ⅱ型胶原分泌较后者多。结论去分化永生化人关节软骨细胞可以经不同的诱导方法而重新表达Ⅱ型胶原表型,藻酸盐三维立体培养法因与软骨细胞的生理环境相似,故促进Ⅱ型胶原重新表达较多。  相似文献   
4.
应用APAAP法对15例肺癌TIL部分膜抗原的表达动态进行了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未经激活的TIL细胞,其膜抗原(CD~+3,CD~+4,CD~+8)的表达动态基本恒定,经IL-2激活的TIL细胞体外培养一段时期后,其CD~+3细胞数明显上升,同时CD~+8的表达逐渐减少,而CD~+4的表达在培养后期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5.
人腹主动脉瘤平滑肌细胞表型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腹主动脉瘤(AAA)中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改变,探讨其在AA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人体AAA、动脉闭塞性疾病(AOD)和正常腹主动脉(NA)组织,采用α-肌动蛋白(α-SMA)、结蛋白(desmin)及肌球蛋白重链3种表型(SM1、SM2和SMemb)单克隆抗体,利用免疫组化及电镜技术,检测VSMC收缩型与合成型。结果:AOD及NA中VSMC以收缩表型α-SMA、desmin、SM1和SM2表达为主,SMemb在AOD的表达较低,而在NA无表达。AAA中VSMC以合成表型SMemb为主,α-SMA、SM1和SM2明显低于AOD及NA,desmin不表达;其中破裂者的SMemb和SM2低于非破裂者。结论:VSMC表型变化参与腹主动脉壁损伤重构,促进AAA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低氧对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表型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培养乳鼠CFs, 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中度低氧组和重度低氧组, 以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PCNA的表达情况, 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 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各组细胞内α-actin的表达情况。结果:中度低氧组MTT的490nm吸光度值(A490nm)较对照组增加(18.4±25.0)%(P<0.05), 而重度低氧组A490nm值较对照组降低(15.8±25.0)%(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CFs的PCNA有一定的基础表达, 核内阳性反应颗粒较少, 染色强度为(92.2±9.1)%AU, 中度低氧组CFs的PCNA染色强阳性, 可见密集的阳性反应颗粒, 染色强度为(128.0±11.4)%AU(P<0.05vs对照组), 重度低氧组CFs核内无明显的阳性反应颗粒, 染色强度为(89.9±8.4)%AU。透射电镜下, 正常组CFs呈梭形, 胞浆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 线粒体和微丝的含量较少, 无基膜存在, 呈典型的成纤维细胞表型。中度低氧刺激72h, CFs粗面内质网明显减少, 胞浆内出现大量的微丝, 以质膜下分布最多, 呈现肌成纤维细胞表型。重度低氧组CFs内仅有少量的微丝。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 对照组CFs内无明显的α-actin表达, 平均荧光值为1119.31±112.24。中度低氧组细胞内出现大量规则排列的成束的微丝, α-actin表达显著增加, 平均荧光值为1638.37±173.42(P<0.05vs对照组)。重度低氧组细胞内α-actin表达较少, 平均荧光值为1227.52±228.33, 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中度低氧可使乳鼠CFsPCNA表达增加, 并且出现肌成纤维细胞的表型特点, 而重度低氧无此作用, 其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热休克蛋白60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功能影响体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中重要炎性物质——热休克蛋白60(HSP60)体外对小鼠树突状细胞(mDC)功能影响.方法:小鼠骨髓提取DC,体外培养成熟后与两种浓度mHSP60孵育,动态观察DC突起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孵育前后mDC表面标志改变;MLR测定孵育前后mDC刺激功能变化;ELISA法测定MLR上清液中细胞因子浓度.结果:孵育后,mDC突起增加明显;CD11c^+、CD80及CD86表型显著增加;淋巴细胞刺激功能明显增强;分泌细胞因子IL-12、IFN-γ增加(P<0.01)而IL-4增加不明显(P>0.05),IFN-γ/IL-4比值升高.结论:mHSP60体外可以促进mDC功能,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Wilson病 (Wilsondisease,WD)ATP7B基因突变的高频位点之一Thr 935Met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技术扩增 90例WD患者和 30例正常人ATP7B基因第 12外显子 ,其PCR产物行限制性内切酶TaiI酶切分析。结果 正常人组酶切未见异常。 90例WD组第 12外显子有 10例Thr 935Met杂合突变 ,未见纯合突变 ,检出率为 11 1%。突变组的平均发病年龄为 19 10岁± 8 5 2岁 ,无突变组的平均发病年龄为 14 0 0岁± 7 4 2岁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4 7)。结论 Thr 935Met突变组患者的发病年龄迟于未见该点突变组的患者 ,而性别、首发症状及铜生化水平与该点突变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表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数量及表型的改变,并对其与肝功能、乙肝病毒复制水平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检测37例慢性乙肝患者和21例健康人肝功能及血清HBV DNA水平,并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进行体外诱导培养,促使其发育成DC,计数其数量并检测膜表面分子的变化。分析DC数量及表型与肝功能、乙肝病毒复制水平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乙肝患者的树突状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且其膜表面分子CD83、CD86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在慢性乙肝患者中,DC数量、DC膜表面分子CD83和CD86与血清HBV DNA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与肝功能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慢性乙肝患者体内存在DC数量减少及成熟障碍,这种改变与肝内炎症反应程度不相关,但与乙肝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的复制水平呈负相关,提示DC参与慢性乙肝患者体内HBV的清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CD^3 TCRαβ^ CD^-CD8^-胸腺细胞的特性,推断其在胸腺发育中表型和功能的成熟过程。方法:分离纯化小鼠胸腺DN细胞,用多重染色的方法分析CD^3 TCRαβ^ CD^-CD8^-细胞的表型和TCR库,并与外周淋巴结的相应细胞进行对比。结果:DNA胸腺细胞为异质性细胞,包括CD3^-DN细胞和CD3^ DN细胞,而CD3^ DN细胞又分为CD^3 TCRαβ^ 和CD3^ TCRγδ^ 2个亚群。其中,CD^3 TCRαβ^ DN细胞体积较小,绝大部分细胞对可的松耐受,细胞中能与自身反应的Vβ^3 和Vβ11^ 细胞比例极低,表型较为成熟,与髓质型SP(single positive) 细胞相似。结论:CD^3 TCRαβ^ DN细胞不同于CD^3 TCRαβ^-DN细胞,是一个独特的细胞亚群,只有在经历表型和功能的进一步成熟才能迁出胸腺,移至外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