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7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动洗片机是一种以机械替代手工冲洗胶片的设备,洗片机的冲洗加工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手工冲洗,它使操作简单化,极大提高了暗室工作的效率,但其日常管理和维护更规范化。因此对洗片机的整个冲洗过程和质量控制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在常规质控的诸因素中。对影像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是显影液的性能变化,从质控的意义和角度考虑,我们希望在洗片机的整个冲洗过程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影像的黑化度无大的变化和波动,通过对本科室三个暗室日常冲洗影响较大的显影补充液和冲片量的监测,旨在为提高自动洗片机工作稳定性提供一些实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的棘手问题,手术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2年8月对16例TCCF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观察豆状核年龄相关性变化的价值与意义。方法69名健康志愿者纳入本研究。入组对象按年龄分为3组:≤30岁(I)组,22例;31~50岁(Ⅱ)组,24例;〉50岁(Ⅲ)组,23例。利用DTI分别测量受试者大脑左右两侧壳核、苍白球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部分各向异性(FA)值及扩散张量特征值λ1、λ2、λ3。分析不同年龄组间ADC、FA、λ1、λ2、λ3值的差异及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I、Ⅱ、Ⅲ组的壳核ADC值分别为:(6.68±0.40)×10^-4、(6.47±0.36)×10^-4、(6.44±0.34)×10^-4mm^2/s,苍白球ADC值分别为:(6.13±0.50)×10^-4、(6.05±0.33)×10^-4、(6.05±0.52)×10$-4mm^2/s。I、Ⅱ、Ⅲ组的壳核FA值分别为:0.20±0.03、0.23±0.03、0.25±0.03,苍白球FA值分别为:0.35±0.03、0.36±0.03、0.37±0.04。各年龄组内壳核ADC值大于苍白球,而FA值小于苍白球。壳核FA值的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82,P=0.000),壳核I、Ⅱ、Ⅲ组入,值分别为(5.35±0.45)×10^-4、(5.04±0.46)×10^-4、(4.90±0.44)×10^-4mm^2/s,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5.675,P=0.005);壳核FA值与年龄呈正相关(r=0.555,P〈0.01),λ3值与年龄呈负相关(r=-0.440,P〈0.01)。结论壳核FA值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λ3值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血管造影和肝动脉栓塞术对胆道术后胆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9例在胆道手术后 7天到 3个月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所有患者行急诊肝动脉造影并采用明胶海绵和微钢圈进行肝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肝动脉造影检查可见肝动脉假性动脉瘤 3例 ;肝动脉弥漫性出血 3例 ;右肝动脉胆道瘘 2例和肝动脉小肠瘘 1例。通过肝动脉栓塞控制胆道出血 7例 ,其中 1例再出血。 7例患者随访其中 3例死于多功能脏器衰竭。 2例因技术原因无法止血 ,数天后死亡。结论 胆道手术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如怀疑是胆道出血 ,应首先采用肝动脉血管造影检查 ,同时尽可能早地采用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胆道出血 ,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孤立性肺结节与血管关系的研究:CT-病理对照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通过孤立性肺结节与周围血管的CT-病理对照观察,试图对SPN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对80例SPN作肺部CT常规10mm加局部薄层扫描,观察病灶及周围血管形态并作测量和分类。结果 手术病理证实良性SPN32例,恶性SPN48例,血管集束征的总出现率为85.0%,其中恶性SPN为93.8%,良性SPN为71.9%,两者的差别不显著性意义。血管集束征可分为五种表现类型,在良、恶性SPN中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256层螺旋CT头颈联合CTA中的应用。方法将40例临床拟行头颈联合CT血管成像(CTA)的患者随即分为两组,每组2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的头颈部血管CTA,对比剂用量80mL,注射速率5mL/s。低剂量组采用40mL对比剂,注射速率5mL/s,注射完毕后以同等速率注射生理盐水50mL。对所得到的原始数据运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重建技术。观察颈动脉、椎动脉、颅内动脉的显示效果,观察静脉充盈程度,并测量主动脉弓、颈动脉、颈内静脉、颅底动脉环、颅内静脉、对比剂注射侧头臂静脉及锁骨下静脉CT值。结果颈动脉、颅内动脉在两组病例中均较清晰的显示。显示程度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Ρ>0.05)。常规组共有15例病例锁骨下静脉或头臂静脉出现放射状伪影。低剂量组仅有1例病例锁骨下静脉或头臂静脉出现放射状伪影。两组病例具有统计学差异(Ρ<0.05)。结论在256层螺旋CT头颈联合成像中运用小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冲洗技术既能保证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又可减少或消除造影剂注射侧锁骨下静脉造影剂充盈伪影对颈动脉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骨巨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对照分析,寻找CT和MRI表现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肿瘤复发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对骨巨细胞瘤CT和MRI表现的认识。方法搜集自1995年1月-2012年12月年期间在该院手术及病理证实为骨巨细胞瘤、随访2年以上并同时有CT和MR检查的195例病例资料,对照分析其CT骨皮质破坏中断情况、骨皮质膨胀程度、有无软组织肿块形成与MR病灶内实质成份比例、周围水肿程度等情况,并于肿瘤是否复发对照。结果 CT上骨皮质破坏程度与MRI上实质成份比例及病灶周围水肿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及MRI表现与肿瘤是否复发对照显示,CT上骨质破坏程度与是否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约0.05)。结论骨巨细胞瘤的CT表现与MRI表现有一定的内在联系,CT所示的骨质破坏程度与MRI中的实质成份比例、水肿程度等表现有关,提示肿瘤的侵袭性较高,并与肿瘤的复发具有一定相关性,但其病理学基础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观察紧贴心包腔结构的冠状动脉血管段内粥样斑块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我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CAG)发现冠脉斑块,IVUS检查后选取血管紧贴心包腔结构(血管中膜距心包腔≤1mm)的48例患者影像资料。于斑块负荷最大的IVUS图像上测得斑块偏心指数(EI),平行于心包膜的分隔线,将血管均分成两部分,根据是否毗邻心包腔分为心包腔组(P组)和心肌面组(M组),两组分别定量测定血管内斑块面积,自身配对比较两组斑块面积的差异。结果冠脉斑块EI=0.96±0.12,EI0.5提示偏心斑块,M组内的斑块面积明显大于P组内的斑块面积[(3.28±1.83)mm~2 vs(1.81±1.56)mm~2,P0.001]。结论冠状动脉紧贴心包腔段,斑块呈偏心分布,靠近心包腔的冠脉血管内壁较靠近心肌面的冠脉血管内壁更不易集聚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的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SANT患者的MRI资料,总结其影像特征.10例均行MR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其中7例行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双回波同反相位磁共振成像(IP/OP).结果 (1)单发9例,均为类圆形肿块,4例(44.4%)见假包膜;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低信号8例(88.9%),不均匀稍高信号1例(11.1%);动态增强扫描均为向心性、渐进性强化,其中辐条轮状强化7例(77.8%),明显结节样强化2例(22.2%),延迟期呈等或高信号,内均见裂隙;7例DWI检查中,低信号6例(85.7%),等信号1例(14.3%);病灶内出血2例(22.2%),均未见坏死囊变.(2)多发1例,表现为脾内弥漫分布的类圆形小结节(>10个),T1WI均为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渐进性强化.结论 单发脾SANT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特别是病灶周围假包膜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多发SANT与脾脏其他脉管性肿瘤鉴别困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甲状腺未分化癌(ATC)的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以提高对该少见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ATC患者的CT资料.男7例,女13例,年龄22~ 81岁,平均65.5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及强化形式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20例患者中,单侧18例,双侧2例,2例峡部同时受累,共22个病灶.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腺瘤性增生1例;肿瘤最大径1.2 ~8.6 cm,平均(5.2±0.7)cm;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8个,不规则形14个;边缘光整者5个,边缘不光整者17个;6个病灶甲状腺轮廓连线完整,16个病灶出现甲状腺轮廓连线中断,肿瘤呈横向生长,纵横比<1,其中6个侵犯食管,4个侵犯气管,4个侵犯颈前肌群,2个包绕同侧颈总动脉.CT平扫病灶呈低密度17个,等密度5个;密度均匀6个,不均匀16个;5个病灶内见钙化,以细颗粒状钙化多见(3个病灶);增强后病灶呈明显强化15个,中度强化5个,轻度强化2个.14例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结论 侵袭性生长、纵横比<1、钙化少见、易坏死囊变、明显强化的甲状腺区肿块及伴有多区分布、环形强化的颈部肿大淋巴结可以提示ATC的诊断,其影像学表现与肿瘤的病理特征相关,CT检查可以准确显示病灶的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