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3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强放疗(IMRT)使用小野和不规则野达到靶区剂量适形的目的.调强野的特点是高剂量梯度和缺乏电荷平衡,相邻子野之间在靶区内可能存在无数接点.标准探测器体积太大,往往不能被贡献原射线到探测器所在部位的所有子野覆盖,致使读数偏离吸收剂量.因此,多倾向于采用小体积电离室验证IMRT的剂量,籍此克服大体积探测器的缺点.本研究拟通过实测探讨0.015 cm^3针点电离室的特性,并与0.6 cm^3电离室比较,确认其在IMRT剂量验证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放射摄片用胶片剂量仪在肿瘤放射物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射照相用胶片剂量仪(radiographic film dosimetry)是一种重要的二维剂量仪。广义上,胶片剂量仪应该包括胶片、数字化仪和冲洗机3个部分,它的空间分辨率高,可以用来快速获取照射野的二维剂量分布,因此,对于肿瘤放射物理学中的常规剂量测量和放射治疗计划尤其是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mpy,IMRT)计划的剂量验证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个体患者适形调强放疗(IMRT)计划的模体内剂量实测验证技术。方法选择1例鼻咽癌患者,设计IMRT计划。将患者计划转移到模体上设计杂交计划。执行杂交计划时,用针点电离室测量感兴趣点的剂量,并与该点的计算剂量比较。用胶片剂量测量系统测量杂交计划中感兴趣平面的剂量,胶片与计划剂量矩阵登记后,依次进行计划,胶片分析、计划,胶片剖面分析和计划/胶片等剂量线分析。采用复合判断标准评价验证结果。结果针点电离室测量得到杂交计划单次照射的总剂量为121.5cGy,比计算值低约4%。计划,胶片分析得到高剂量、高梯度区域的距离差别均在4mm以内;计划/胶片剖面分析显示,计划与胶片在通过靶区的剖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计划,胶片等剂量线分析显示,计划与胶片对应值的等剂量线重合良好。按照复合判断标准,该计划验证通过。结论初步建立了个体患者IMRT计划的模体内剂量实测验证技术,建立并优化了剂量登记技术、剂量归一方法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肝癌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CT模拟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3 dimensionalconformalradiationtherapy ,3DCRT)出现之前 ,肝癌外照射经历了全肝照射、局部照射、全肝移动条照射、局部超分割照射 ,但临床效果均不满意 ,主要是因为肝脏的放射耐受量限制和普通X射线模拟对肝癌局部定位的准确性差。 3DCRT被认为是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上的重大进步 ,代表着 2 1世纪肿瘤放射治疗的发展方向。近年来 ,国内外较多学者正在努力尝试应用3DCRT技术以提高中晚期肝癌姑息性放射治疗的效果 ,并延长生存期。一、肝癌 3DCRT中靶区的确定照射靶区的确定是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 (3Dra…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化疗 放射治疗 (化放疗 ) <4 0岁青年人肺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方法 对化放疗的 70例肺癌患者 (<4 0岁 ,研究组 )进行回顾性研究 ,对照组是 82例随机选择同期患者 (≥4 0岁 )。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结果 研究组中位年龄 36 .5岁 ,对照组 6 2 .0岁。与对照组相比 ,研究组中女性多 (P =0 .0 39) ,中位症状持续时间长 (4个月 ,P <0 .0 0 1) ,误诊率高 (70 % ,P <0 .0 0 1)及中位误诊时间长 (4个月 ,P <0 .0 0 1) ,腺癌为主要病理类型 (6 4 .3% ,P <0 .0 0 1) ,诊断时晚期多 (90 % ,P <0 .0 0 1) ,放射治疗剂量高 (Ⅰ~Ⅲb期 ,中位剂量 6 2Gy ,P =0 .0 4 8;Ⅳ期 ,中位剂量 5 6Gy,P =0 .0 0 3) ,同期化放疗和早期放射治疗比例高 (77.1% ,P <0 .0 0 1和 5 5 .6 % ,P =0 .0 2 3) ,顺铂剂量高(90mg/m2 ,P <0 .0 0 1)以及化疗周期多 (6个周期 ,P <0 .0 0 1) ;两组在体重减轻、KPS、肿瘤家族史及吸烟史方面无差异。两个组总的中位生存时间及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2 .88,P =0 .0 90 )。结论 化放疗的青年人肺癌临床病理特征明显不同于≥ 4 0岁人的肺癌 ,但生存情况一致。将青年人肺癌定义为”青年型肺癌”有一定临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颞叶损伤的质子磁共振波谱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报道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颞叶损伤的1HMRS表现,以期对临床诊断有所帮助,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3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颞叶损伤病例行MRS检查.所有病例均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查,使用GE Singa Horizont 1.5 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机,采用头颅正交线圈.所有病例均先进行MRI检查,再进行1HMRS检查,1HMRS采用点分辨波谱分析法及化学位移选择饱和水抑制法采集信号.成像参数为TR2000 ms,TE144 ms;成像时间为348 s;体素(voxel)大小2 cm×2 cm×2 cm;取样时将体素置于病灶的实质部分.并行对侧相应颞叶脑组织HMRS作对照(双侧颞叶损伤除外).结果首程放射距1HMRS检查的中位时间为42个月(32~172个月).13例中双侧颞叶病灶5例,共发现18个病灶.5例双侧颞叶损伤未进行正常脑组织14HMRS的对照检查,1例双侧颞叶损伤仅进行了1侧病灶检查,因此13例共进行了17个病灶区和8个正常脑组织HMRS检查.HMRS表现为病灶侧NAA/Cr均值为1.33±0.28,而对照脑组织的NAA/Cr均值为1.78±0.34,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2,P=0.005).3个病灶出现NAA、Cho、Cr峰消失(其中2个病灶伴Lip峰).8例有对照的颞叶损伤中6例病灶侧Cho/Cr比值低于对照侧.4个病灶出现Lip峰,4个病灶出现倒置的Lac峰,4个病灶出现MI峰.结论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颞叶损伤均有HMRS异常,主要表现为NAA/Cr的下降,大部分病例伴Cho/Cr下降,可出现Lip峰、倒置的Lac峰及MI峰.HMRS可能在放射性颞叶损伤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肝癌介入治疗和三维适形放疗的临床I/Ⅱ期试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利用介入治疗和3—DCRT对肝癌进行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建立肝癌的三维适形放疗(3—DCRT)技术,对有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或单发的转移性肝癌患者进行3—DCRT临床I/Ⅱ期试验,观察其毒、副反应和近期疗效。计划常规分割照射总剂量50Gy至58Gy。3—DCRT之前所有患者进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介入治疗。治疗计划中≥90%的等剂量面包绕PTV(planning target volume),平均肝脏剂量均小于30Gy,V30Gy(接受≥30Gy剂量照射的正常肝百分体积)均小于33%。结果:30例肝癌患者包括21例原发性肝癌入组研究。部分缓解(PR)24例,一年生存率76%,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肝脏急性不良反应反应1级2例,肝脏急性不良反应反应≥2级0例。治疗后随访至今无严重放射性肝损伤发生。结论:系统建立可靠、安全的肝癌的3-DCRT技术,在平均肝脏剂量≤30Gy且接受≥30Gy剂量照射的正常肝百分体积均小于33%的剂量学条件下,常规分割照射剂量58Gy以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29例原发腮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腮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原发性腮腺淋巴瘤.用Kaplan-Meier法计算其生存率,用Logrank法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及生存因素分析(性别、年龄、分期、是否化疗、化疗疗程、是否放射治疗、腮腺区照射剂量).结果全组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3.3%、51.0%,早期(ⅠE+ⅡE)病变的预后明显好于晚期(ⅢE+ⅣE)病变(χ2=15.75, P<0.01),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L)好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χ2=5.16,P<0.05).结论腮腺淋巴瘤预后较好,以肿块切除术或浅叶切除术为主的手术仅作为明确诊断的工具;对于MALTL和早期的滤泡性淋巴瘤(FL)可单纯放射治疗,早期DLBCL需行放射治疗+化疗的综合治疗,晚期DLBCL以化疗为主.  相似文献   
9.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射剂量临床Ⅰ和Ⅱ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根据预后因素给予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不同放射剂量患者的耐受性及疗效。方法 对75例未经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按如下方案入组:A组14例,脑内单一病灶、脑外无病灶,全脑放射剂量30Gy,10分次后缩野至残留病灶,总剂量为45Gy,15分次;B组29例,脑内多发病灶、脑外无病灶,全脑放射剂量39Gy,13分次;C组32例,脑内脑外全有病灶,全脑放射剂量30Gy,10分次。结果 近期疗效:3个组放射治疗后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恶心、呕吐等)均得到缓解,神经压迫等神经功能受损症状A、B、C组缓解率分别为100%(7/7)、86%(12/14)、93%(14/15)。远期疗效:总的中位局部控制时间7.6个月(0.8-52.7个月),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6%、23%;A、B、C组的1和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5%和38%、52%和26%、33%和10%。生存情况:总的中位生存期为9.6个月(0.8~52.8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490k,、26%;A、B、C组的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3%和49%、50%和23%、45%和9%。副反应:急性反应中A组1例放射治疗中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C组1例放射治疗2次癫痫发作。晚期不良反应中B组2例有思维或(和)行为障碍及神经异常表现。Cox多因素分析提示放射剂量增高可提高脑病灶的局部控制时间(P=0.003),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卡氏评分及脑病灶的局部控制对患者的生存期有影响的趋势(P值分别为0.051、0.056)。结论 根据预后因素给予:NSCLC脑转移不同的放射剂量可得到较好的局部控制时间,对部分患者避免过度治疗,为临床Ⅲ期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颅神经损伤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回顾性分析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颅神经损伤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512例鼻咽癌中Ⅰ、Ⅱ、Ⅲ、Ⅳ期分别为31、212、198、71例.60Coγ线或6MVX线为放射源,面颈野或耳前野为主野加鼻前野放射,部分病例根据鼻咽肿瘤情况辅以颅底野、耳后野及鼻咽腔内后装放射.鼻咽部放射中位剂量为7130cGy,颈部根治性放射的中位剂量为6410cGy,预防放射的中位剂量为5480cGy.合并化疗101例.结果中位随访时间6.7年.512例中81例发生颅神经损伤,中位潜伏期4.6年.5、10年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0.3%、25.4%.以第Ⅻ颅神经损伤最为多见.多因素分析显示前组颅神经放射性损伤主要与放射治疗前颅神经侵犯、化疗、鼻咽外放射总剂量及年龄有关,而后组颅神经损伤与N分期、放射野分组有关.颅神经侵犯、合并化疗、鼻咽总剂量>7000cGy者前组颅神经放射性损伤增加.而颈淋巴结分期晚者后组颅神经损伤增加,放射野分组中以第1组后组颅神经损伤发生的危险性大,其次为第2组,第3组后组颅神经损伤的危险性较小.34例鼻咽腔内后装放射者仅1例发生前后组颅神经损伤.结论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颅神经损伤并不少见,随着生存期延长而呈上升趋势.前、后组颅神经放射性损伤的影响因素不同,可能与其解剖部位及走向有关.控制外放射总剂量、面颈野放射有助于减少颅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