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检测中国汉族健康人群的肝脏脂肪分数及肝储铁水平,并评价脂肪分数及肝储铁水平相关性。方法 应用GE Discovery MR750W测定45名受检者的肝脏脂肪分数和R2*值。采用IdealIQ序列进行上腹部扫描,应用AW VolumeShare 5工作站软件,通过在肝脏上选择ROI的方法直接获得R2*值及肝脂肪分数。采用t检验的方法分别检验不同性别、年龄组间脂肪分数、R2*值均数的差异,应用Spearman分析的方法分析R2*值及脂肪分数的相关性。结果 45名健康人肝脏脂肪分数为1.15%~10.26%,R2*值为46.45~89.30 Hz。男性与女性、青年人与中年人的肝脏FF、R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脂肪分数与R2*值呈线性正相关(r=0.432,P=0.003)。结论 运用3.0T MRI IdealIQ序列能够同时测定肝脏脂肪含量及铁浓度,肝脏脂肪含量与肝铁浓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3.
依据“CT严重性指数”(CTSI)可对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MRI同CT一样对胰腺疾病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增强超声检查也是一种可应用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纤维化诊断、炎症分级及监测类固醇治疗反应的有效方法。随着PET/CT扫描技术的进展,其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检出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这些新进展将有助于改进胰腺疾病的诊断和分期。  相似文献   
4.
SSFSE-MRCP与ERCP对梗阻性胆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单次激发厚层投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SSFSE-MRCP)(包括梗阻部位薄层扫描或增强扫描)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梗阻性胆管疾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采用单次激发投射快速自旋技术,对51例临床怀疑胆管梗阻患者进行SSFSE-MRCP检查,并均行常规ERCP检查,对MRCP影像资料和ERCP进行对照分析,所有资料均经手术病理或ERCP检查证实。结果 SSFSE-MRCP图像清晰,检查成功率高;MRCP对胆管梗阻定位准确率100%,定性准确率为78.4%,ERCP定性准确率为70.6%。结论 MRCP安全、简便、无创伤,成功率高,对胆管梗阻疾病的定位诊断准确。结合ERCP检查,可提高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取代传统的脾切除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收集12例被诊断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患者,CT或B超确诊为脾肿大,外周血象三系血细胞减少,采用改良Seldinging技术,经导管动脉栓塞部分脾动脉,术后观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脾脏厚度、脾动脉血流量、脾及门静脉宽度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结果 12例患者中有11例成功进行了部分脾动脉栓塞,栓塞范围为40%~80%,术后外周血血小板及白细胞明显增高,脾动脉血流量降低明显,脾及门静脉宽度减小,术后常见左上腹疼痛、发热、恶心及呕吐等症状,经对症治疗均好转。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并发的脾功能亢进能有效改善患者外周血象,是一种损伤小,安全性高,疗效快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titis,XGC)的CT表现和误诊原因,以进一步提高XGC的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XGC的CT特征.结果 CT提示慢性胆囊炎5例,胆囊癌4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胆囊壁增厚,其中局限性增厚4例,弥漫性增厚5例,增强扫描增厚的胆囊壁内见低密度结节5例,显示完整黏膜线7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XGC.结论 XG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胆囊炎性疾病,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其中增强扫描示增厚的胆囊壁内低密度结节和完整的胆囊黏膜线是提示XGC诊断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少见急腹症CT表现,以期提高对这类病变的认识能力.方法 分析18例少见的急腹症CT影像学表现,并与临床病理作探讨分析.18例急腹症单做CT平扫7例,平扫加增强11例,全部病例作多平面重建(MPR)观察.结果 18例少见急腹症包括:肠内营养并发肠壁气肿、结肠动脉血栓、气性膀胱炎、食管下端及贲门区黏膜撕裂、闭孔疝、回肠内疝及大网膜梗塞各1例,肠扭转致闭袢型肠梗阻4例,阑尾脓腔2例,胆石性肠梗阻3例及子宫腔积脓2例.CT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及符合率分别为90.3%,75%及87.2%.结论 CT检查对少见急腹症作出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数量空心钉运用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金山分院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以其中11例采用倒"品"字3枚7.3mm空心钉内固定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另9例采用倒"品"字3枚空心钉加1枚横向6.5mm空心钉内固定的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进行6~12个月的随访,记录两组出血量及手术、术后负重、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观察并发症如股骨头坏死、肢体短缩、骨折不愈合、髋内翻畸形发生情况并计算发生率,分别在手术前及手术后3个月、6个月进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并进行手术前后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但术后负重、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明显低于对照组(36.36%,P0.05)。两组术前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出术前(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项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研究组术后食欲、精神、睡眠、疲乏、疼痛、日常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3枚空心钉加1枚横向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效果明显,可有效保证力学稳定性,减少卧床时间,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结核性腹膜炎CT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及特点。方法搜集12例经临床证实且CT扫描资料完整的结核性腹膜炎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渗出型7例,黏连型4例,干酪型1例。主要表现有:1.壁腹膜增厚:均匀增厚6例,不规则增厚3例,8例增厚的腹膜有强化;2.腹水:大量腹水7例,少量腹水3例;3.大网膜、肠系膜增厚9例,表现为絮状增厚4例,结节样增厚2例,饼状增厚3例;4.淋巴结增大6例;5.肠瘘破渍形成脓腔1例。结论CT对诊断结核性腹膜炎有较大的价值,结合临床,大多数病例可作出正确诊晰。  相似文献   
10.
巨大子宫肌瘤黏液变性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及MRI对巨大子宫肌瘤黏液变性的表现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巨大子宫肌瘤黏液变性的CT和MRI表现,并将CT和MRI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7例肿瘤直径10—30cm之间,左侧阔韧带源性1例,浆膜下来源者3例,肌壁间7例,宫颈部3例,骶前间隙3例。CT显示等密度肿瘤3例,病理证实为肌瘤伴部分区域黏液变性:混杂密度肿瘤7例,病理证实为广泛黏液性变性。MRI显示肌瘤T1WI、T2WI以等信号为主者4例;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高混杂信号者1例;T1WI以稍低信号为主,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者5例。结论CT对巨大子宫肌瘤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MRI对巨大子宫肌瘤的来源及女性盆腔巨大肿块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