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pICln蛋白肽段血清抗体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质量蛋白抗体的制备,为蛋白质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 方法: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免疫BALB/c小鼠制备其单克隆抗体(Mb);以pICln蛋白的18肽为抗原对兔进行免疫注射制备血清抗体,用ELISA分别检测抗hCG的单克隆抗体腹水和pICln蛋白的肽段血清抗体的效价及特异性。 结果:肽段血清抗体在12 800倍稀释时也呈阳性反应且高特异性。 结论:从制备方法的复杂程度、抗体的效价及特异性等方面看,肽段血清抗体的制备是一种方便有效地制备蛋白质研究用抗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热变性和有机溶剂沉淀联合法提纯超氧化物歧化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凝马血为原料,分三组分别采用热变性法,有机溶剂沉淀法及热变性与有机溶剂沉淀联合法对超氧化物歧化酶进行分离提纯,对三组方法所得的粗酶和经DEAE-32层析后的纯酶分别进行蛋白浓度,酶活力等检测,综合结果与分析表明,热变性与有机溶剂沉淀联合是提纯SOD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次脾内直接注射免疫动物制备单克隆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抗原,对4只BALB/c小鼠分别进行一次脾内直接注射免疫,免疫后第5天分别取其血清进行ELISA检测条件,其血清抗体稀释度均在6400倍以上,然后用其免疫鼠的脾细胞与其同系小鼠的骨髓细胞进行融合,获得两株分泌型杂交瘤细胞株,其代号分别为2D_(11)、3B_5。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猪肾脏和大鼠肾脏天然pICln蛋白分子存在形式。方法 将猪肾脏和大鼠肾脏匀浆后作蛋白定量,以其为样品进行不变性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再用抗pICln的肽段抗体等进行Western blot。结果 大鼠肾脏和猪肾脏的天然pICln分别呈现约43、80和120KDa和约40、75和110KDa的三条反应带。结论 大鼠肾脏和猪肾脏的天然pICln分子可能有单体、二聚体和三聚体三种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6.
蝮蛇抗栓酶是从蝮蛇毒中提取的一种酶制剂,具有抗凝、 溶栓、扩张血管等多种功效,尤其在增强纤溶系统活性方面作用更明显。本文作者着眼于 抗栓酶抗体的制备,利用亲和层析的原理和方法对蝮蛇抗栓酶大量提纯,首先获得了产生抗 蝮蛇抗栓酶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4E1和7B3细胞株,但在制备腹水时意外地出现了大批小 鼠死亡的现象,现分析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融合 用精制蝮蛇抗栓酶分别对5只BALB/c小鼠进行免疫注射 ,剂量为1 U/只;经三阶段免疫后,取免疫鼠脾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NS-1进行细胞融合 ; 用显微镜下挑选单个克隆的克隆化方法进行克隆化[1];用ELISA检测法筛选产生蝮 蛇抗栓酶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获得了强阳性的4E1细胞株。   1.2 腹水的制备 将杂交瘤细胞株4E1扩大培养,按4组不同的细胞 数 腹腔接种BALB/c小鼠40只;同时用ELISA法检测阴性的杂交瘤细胞与上述相同的细胞数接种B ALB/c小鼠。   2 结 果   2.1 ELISA法对4E1培养上清液的检测结果 包被液分别为粗蛇毒和B SA。4E1培养上清液在400、800、1 600和3 200倍稀释时与粗蛇毒呈现“”和“”的 阳性反应,在6 400倍稀释时仍然呈现肉眼可见的“+”阳性反应,而BSA包被组仅在400和80 0倍稀释时出现“+”的假阳性结果,当稀释倍数增大到1 600倍和1 600倍以上时呈明显 阴性。   2.2 小鼠意外死亡 接种细胞为5×106/只时,小鼠在接种后第4天 、第5天死亡;接种细胞数降低为1×106/只、5×105/只和1×105/只时,小鼠分别在 接 种后第5、6和7天相继死亡。活检发现,每只死亡鼠血管内有大量凝血块。而接种ELISA法检 测阴性的杂交瘤细胞的BALB/c小鼠无死亡。  相似文献   
7.
肿瘤细胞标志物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C erbB 2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凋亡抑制基因 (Bcl 2 )、p5 3基因和转移抑制基因 (nm2 3 H1 )在乳腺癌患者接受简化根治术后几项指标同时检测对乳腺癌预后的指导作用。方法 对接受相同治疗方案 (改良根治术及术后放、化疗 )的 6 1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石蜡切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检测C erbB 2、PCNA、Bcl 2、P5 3及nm2 3 H1 蛋白表达 ,并随访观察 5和 8年生存率。结果 不同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数 ,患者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C erbB 2、PCNA、Bcl 2、P5 3、nm2 3 H1 蛋白阳性及阴性表达组 5和 8年生存率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老年组和青壮年组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除传统的预后因素外 ,肿瘤细胞标志物 (C erbB 2、PCNA、Bcl 2、p5 3、nm2 3 H1 )均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sIL-2R含量与肝损程度和HBV DNA含量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急、慢、重型乙肝患者血清标本共93例,28例健康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2、sIL-2R.HBV DNA定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结果 各型乙肝患者血清中IL-2均有所下降,sIL-2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随肝损伤程度加重,含量随之增加.慢性肝炎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HBV DNA含量呈正相关系.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sIL-2R水平及HBV DNA含量可作为判断感染乙肝病毒后机体免疫水平和细胞受损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渗条件下LLC-PK1细胞pIC ln蛋白的分布变化。方法分别用等渗和50%低渗培养基对LLC-PK1细胞进行培养,用抗pIC ln血清抗体对细胞可溶性和不溶性成分的pIC ln进行W estern b lot检测,同时进行细胞的荧光抗体染色。结果W estern b lot显示等渗培养时LLC-PK1细胞可溶性成分中pIC ln免疫反应带的密度为(51±3)%;50%低渗培养时明显增多到(69±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荧光抗体染色也显示了pIC ln在胞质中明显增多。结论pIC ln对低渗是敏感的,它可能作为胞质调节蛋白、低渗时在胞质中分布增多能促进胞内渗透性物质的运出,参与调节细胞体积而对抗低渗。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