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1.
目的 评估低危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术后131I治疗后SPECT/CT诊断转移淋巴结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后131I治疗前根据2015版美国甲状腺协会指南分为低危的409例PTC患者资料,131I治疗后5天行全身显像(WBS)和断层融合显像(SPECT/CT),根据显像结果及随访资料判断SPECT/CT上有无转移淋巴结的存在。比较有转移淋巴结及无转移淋巴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SPECT/CT上存在转移淋巴结的影响因素,利用ROC曲线预测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最佳界值。结果 131I治疗后SPECT/CT发现91例患者存在转移淋巴结,发生率为22.25%(91/409)。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g)及T分期是存在转移淋巴结的影响因素(P均<0.05);Logistic分析显示sTg水平是影响转移淋巴结存在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sTg预测转移淋巴结存在的最佳界值为4.01 ng/ml,敏感度87.3%,特异度60.1%。结论 低危PTC患者术后及131I治疗后SPECT/CT显示转移淋巴结的发生率较高,肿瘤较大及sTg水平高是其影响因素,sTg水平高是预测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99)Tc~mO_4~-异位胃黏膜显像对Meckel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Meckel憩室患者的~(99)Tc~mO_4~-异位胃黏膜显像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其诊断准确率。结果 22例Meckel憩室患者均经手术证实,组织病理检出异位组织17例,其中16例检出异位胃黏膜组织,1例检出异位胰腺组织;~(99)Tc~mO_4~-异位胃黏膜显像诊断Meckel憩室阳性12例,阴性10例(有异位胃黏膜4例,由于贫血被误诊;6例由于憩室不含异位胃黏膜,~(99)Tc~mO_4~-显像无法显示);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比较,~(99)Tc~mO_4~-异位胃黏膜显像诊断Meckel憩室的准确率为54.55%。结论 ~(99)Tc~mO_4~-异位胃黏膜显像诊断Meckel憩室的准确率较低,其诊断结果受憩室有无异位胃黏膜组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luorine-18fluorodeoxyglucose,~(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胸腔积液病因及性质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48例胸腔积液患者,经X线片、CT或MRI检查及胸腔积液常规生化检查等未明确病因而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的诊断效能。结果 48例中组织病理结果证实恶性肿瘤33例,良性疾病15例;33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恶性胸腔积液26例、良性胸腔积液7例,良性疾病患者胸腔积液均为良性;与组织病理结果对照,33例恶性肿瘤者中~(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准确诊断29例,2例肺腺癌及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卵巢癌胸膜转移误诊为良性;15例良性疾病者中~(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准确诊断12例,胸膜炎和胸膜结核各1例被误诊为胸膜间皮瘤,1例肺肉芽肿性炎伴胸膜炎误诊为肺癌并胸膜转移;26例恶性胸腔积液中,18 F-FDG符合线路准确诊断23例,2例肺腺癌及1例卵巢浆液性腺癌胸膜转移未被检出;22例良性胸腔积液中,2例胸膜炎及1例胸膜结核被误诊为恶性胸腔积液;~(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87.88%、特异性为80.00%、准确性为85.42%、阳性预测值为90.63%、阴性预测值为70.58%;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88.46%、特异性为86.36%、准确性为87.50%、阳性预测值为88.46%、阴性预测值为86.36%。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原发病的诊断、胸腔积液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6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了自我管理教育.通过发放《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自我管理相关知识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自我管理监测日志》,以及医护合作的方法,分别在患者入院后、手术前、出院前、出院后进行自我管理教育,调动了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及学习自我管理方法的主动性,促使患者形成并坚持良好的自我健康管理行为习惯,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治疗后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方法 本次前瞻性研究包括49例DTC患者,分为“清甲”(131I摧毁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与“清灶”(131I治疗甲状腺床残留甲状腺癌、甲状腺床复发灶和转移灶)组,于服131I后收集患者每次排泄尿液,测定患者每天每次通过尿液排泄的放射性活度及排泄的总放射性活度,进而估算患者体内残留的放射性活度.分别于服131I后2、6、24、48、72 h进行1 m处剂量当量率的测定,估算患者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达到400 MBq时1 m处剂量当量率.结果131I后2、6、24、48、72 h体内残留131I活度占服131I初始活度的百分比,“清甲”组分别为99%、72%、25%、15%、7%,1 m处剂量当量率分别为157、120、35、11、9 μSv/h;"清灶"组对应百分比分别为99%、71%、18%、7%、3%,1 m处剂量当量率分别为232、182、48、11、2 μSv/h.体内残留的放射性活度与1 m处剂量当量率呈正相关(r=0.94,P<0.001).“清甲”与“清灶”组服131I后48~72 h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分别为548~259及451~248 MBq,对应的1 m处剂量当量率为8~10 μSv/h.结论 DTC患者于服131I后48~72 h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400 MBq,即DTC患者1 m处剂量当量率达到8~10 μSv/h方可出院.  相似文献   
7.
8.
目的通过测定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后日尿排泄131I的活度值来估算患者体内残留的131I活度,并结合国家标准预测患者的出院时间。方法测量3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服131I后不同时间各次尿液的放射性活度,计算每位患者不同时间尿液排泄的总活度,进而估算患者体内残留的总活度。结果 "清甲"及"清灶"治疗患者于服131I后第1d尿液内排泄的放射性活度分别为2401.5 MBq、4144.5MBq(占服131I总活度的64.9%、71%),而且"清甲"及"清灶"治疗后患者第1d体内残留131I活度分别为926.9MBq、1081.1MBq(占总131I活度的25.1%、17.2%),其后患者尿液内排泄的131I活度及患者体内残留131I活度下降幅度缓慢。20例"清甲"及15例"清灶"治疗的患者,达到国家标准的出院时间分别为3.1±2.2d、1.9±1.1d。结论甲状腺癌患者服用大剂量131I后短期内对周围环境和人有影响,所以患者必须入院并在规范的辐射防护病房隔离平均2-3d(48-72h)以上方可出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高龄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患者按接诊时间,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行冠心病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授权教育干预,教育结束后,两组电话随访6个月,并分别在入组前、干预后6个月评价患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结果试验组干预后6个月健康促进行为生活方式量表中社会支持维度得分最高,依次为自我实现、适当营养、健康责任、压力处理及运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冠心病附加条目及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各维度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以授权教育为指导的健康教育能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治疗后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了35例DTC患者,分为“清甲”(20例)与“清灶”(15例)组,分别于服^13I后2、6、24、48、72 h进行^131I全身显像及1m处当量剂量率的测定,以2h时显像计数和活度作为总计数和总活度.根据各时间点显像计数与2h的显像计数比值间接估算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并估算患者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达到400 MBq时的1m处当量剂量率.统计学分析采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 “清甲”组服^131I后2、6、24、48、72 h体内残留^131I活度占服^131I总活度的百分比分别为99%±4%、86%±6%、35%±10%、12%±8%、7%±8%, “清灶”组分别为99%±1%、91%±7%、47%±17%、11%±9%、4%±6%. “清甲”组服^131I后2、6、24、48、72 h的1m处当量剂量率分别为(157±37)、(120±36)、(35±13)、(11±9)、(9±11)μSv/h,“清灶”组分别为(234±43)、(186±51)、(49±20)、(12±11)、(4±6)μSv/h.体内残留的放射性活度与1m处当量剂量率呈正相关(r=0.87,P<0.001).“清甲”与“清灶”组服^131I后48、72 h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分别为(432±292)、(265±281) MBq及(731±701)、(277±470) MBq,对应的1m处当量剂量率为8~ 11 μSv/h.结论 DTC患者服^131I后48~72 h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400 MBq时,即DTC患者1m处当量剂量率达到8~11 μSv/h时方可出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